“早在家里就听母亲说大伯母,一个人cao劳整个宅子的事务,我们姐们早就心生向往,所以给祖母请过安,就急匆匆地来了,大伯母莫要怪我们来的唐突才好。”苏礼被她扯着坐在塌上,也陪笑道。
“不怪、不怪,以前你们在江南咱们没得亲近,如今回到家里,可要多多来走动才好。说了也不怕你笑话,你们大哥在外地当差,大姐也出门子好几年了,我天天闷得很,巴不得姑娘们来陪我说话呢!”苏林氏跟老太太几乎是两个极端,说话动作都热络的很。
“只要大伯母不嫌添乱,我们可是巴不得多来跟您亲近呢!”苏祯也终于露出了点儿笑脸,凑趣过来说话。
不料苏林氏却淡淡的并未接话,只依旧拉着苏礼的手道:“礼儿,缺什么短什么可千万要开口,这里就跟家里一样。”然后不等苏礼张口,就扬声道,“冯兴家的,去四姑娘屋里看看,再好生地问问她的贴身丫头,东西可都要按着姑娘的喜好置办,差什么就来回了我去库房拿。再问清楚姑娘的口味,南北菜的差别大,吩咐下头去寻个会做江南菜的厨子来……”
“这可怎么使得,其实虽然在江南住着,但爹爹还是喜欢家乡菜,家里的厨子都还是京中带过去的呢!”苏礼明显地感觉出苏林氏对苏祯的冷淡,也许是因为自家的庶女过于受宠,导致她对庶女的十分不喜吧,但此时也无法分神安慰苏祯,客气了几句就以还要去拜见二伯母为由,起身告辞。
第十一章 xing格各异的伯母
二人刚刚起身,苏林氏还拉着苏礼的手挽留,就听到外头有媳妇子来报:“大太太,老太太吩咐,明个儿许了三姑娘出去游玩,车驾和随行的人还要劳烦您费心。另外老太太还让从账上给三姑娘支十两银子,做出去的花销用。”
苏礼面上丝毫没有异样,心里却不住咋舌,自己进京之前,所有银钱加起来才不过十两,这位三姑娘竟能受宠至此,一开口就是十两零花。
她暗忖完毕,才抬了头,就见苏林氏的脸色闪过一丝yīn郁,随即缓了缓脸色冲她笑道:“我们家这个姑娘是从小被宠坏了,在家呆着跟坐牢一般,恨不得找由头天天出去玩儿!”
“刚才在祖母那边看到了三姐姐,能看出是个直慡活泼的xing子,也难怪她在家呆得气闷。”苏礼的话不褒不贬,她不想在大房的嫡母庶女之间发表任何意见。
“可不是,你说都十六的大姑娘了,还天天出去疯玩,以后可怎么给她说婆家……”苏林氏说了一半就掩住了口,“你看我,跟你这个姑娘家说起这些。既然要去你二伯母哪儿,我也就不留了,反正晚饭时候也还能见着,我去吩咐厨下今儿个加菜,咱们全到老祖宗那边热闹去!”
苏礼又客套了几句,这才走出屋子,刘妈早已经在外头候着,直接扶二人上车,又朝二房府上驶去。这一趟走得实在有些远,似乎有刚才的两三倍路程,才停下车来。下车抬眼打量,宅子的规格上就比大房逊色不少,更不要说是里头的气派,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但是处处都透着jīng致韵味,物件错落有致,多处不杂、少处不空,看来是花了心思整治的,苏礼瞧着喜欢就开口赞了句:“二伯母的宅子倒是有几分江南园子的味道,尤其是引进来的这条水,把整个院子就给点得活了起来。”
“看你小小年纪,说话倒是挺懂行。”假山后忽然转出一人,藏青色的半臂和儒裙,虽然半旧但却又都是上好的料子,让人一时间看不出来人的身份。
“老奴给二太太请安。”刘妈上前两步行礼又回头介绍道,“这二位是三老爷府中的四姑娘和六姑娘,午后刚到,来给您请安的。”
原来这个就是二伯母苏宁氏,苏礼瞧着她的打扮心下奇怪,却也不及多想,忙上前见礼。起身后见她回身把手中的物件递给身后的丫头,朝自己打量几眼道:“难怪能说出些门道,原来是江南来的。”
苏礼这才看清楚原来她手中拎着的是把小铲,难怪穿着半臂,估计刚才正在侍弄花糙,看样这院子是她自个儿拾掇出来的,忙道:“侄女不过是浑说的,若有不对之处还望二伯母见谅。”
果然苏宁氏进屋后,让她们稍坐就匆忙进去换了衣衫,这才再次出来道:“刚才gān活就随便套了件衣服,让侄女们见笑了!”虽然不过是句客套,但她没什么表qíng语气地说出来,也实在有些太过敷衍了事。
苏礼恍若未察地笑道:“是我们姐妹来的唐突才是,而且在自个儿家中,自然是怎么方便舒服怎么穿才好。母亲在家若是忙起来,也是穿着半臂,她总说gān活就要有gān活的样子,若是穿着袄子云肩的gān活,十之八九就是个假把式。”
苏宁氏淡淡一笑:“没想到三弟妹倒是个慡利的xing子,等来年也回来京城,倒是应该多多亲近才对。”
苏礼这才发现,她并不是态度敷衍,而是天生的一副冷淡xing子,衣服也都是深色冷色系的,让人觉得似乎有些难以接近。寒暄了几句后,一时间有些冷场,苏礼四下打量地找话题,发现里间屋内竟然慢慢一墙的书,忍不住惊讶道:“二伯母这边好多的书。”
“怎么,四姑娘也喜欢看书?”苏宁氏扭头打量苏礼,见她神态沉静,衣着大方得体,不禁生出几分好感,便道,“若是喜欢看,以后可以来找我借书。”
“真的?那可真是多谢二伯母了。”苏礼眼睛一亮,这回可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在古代买书可是比现代还要奢侈的消费,在江南的时候,她就为了买书根本攒不下银子,如今听说有这么一屋子的书给自己借,当即心里就乐开了花,随之也觉得这个二伯母亲近随和了起来。
苏宁氏刚才随口许诺后,又觉得有些暗暗后悔,虽然眼前的女孩儿看着gān净体面,但是不知她能不能爱惜书本,不好直说便道:“现在不早了,我陪你们先去住处瞧瞧,然后换了衣服就差不多时辰该去主宅用膳了。”其实心下是想看看苏礼屋内的事物,是不是也都齐整再做打算。
苏礼不知道她心中所想,还以为苏宁氏是个外冷内热之人,客气了两句便也不再推脱,当下三人都乘了小车去了住处。说是去住处,其实苏礼根本还不知道在何处,也不好掀开帘子瞧。
下车后苏宁氏道:“你们几个未出阁的姑娘住的是主宅的偏院,里头一共五进,刚好每人一进,都各自带着厢房偏厦,说是都住在一处,却也各自独立成院。”
苏礼听罢心下稍安,比她之前想的要好了不少,原本虽说没觉得会跟大学宿舍般都住一处,却也以为是在一个院子内的,如今听说都是各自独立的小院,心qíng愈发的畅快起来。
刚由苏宁氏陪着看了看住处,还没等进屋坐下,外头就来了媳妇子通报,说是老太爷从别院回来了,老太太着二位姑娘前去拜见。
苏礼也没时间再去看顾苏祯的qíng绪,匆忙回房换了衣服,便被众人急匆匆地扶上小车,朝主院赶去。
第十二章 老太爷回府
因为存稿用光,加上前两天各处奔波,所以断了两天,致歉~现在安顿下来了,会保持更新滴~亲们多多留言,多多投票虽然住处是主宅的偏院,但要绕去正房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苏礼倚在车内只觉得整个人好累,已经不记得多久没这样qiáng打起笑脸到处应酬。一想到说不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这就是自己经常要过的日子,她就忍不住在心中叹气。
再想到等下要见的祖父,她心里更是有些惴惴,苏家老太爷她还是有所耳闻的,苏家世代都是商贾之家,后来因为老太爷的长姐入宫做皇妃,所以得封了爵位,这才开始苏家真正的兴盛,但毕竟不是世家,虽然显赫却也还是脱不了经商的底子。而祖母偏偏是个世家出来的大家闺秀,凡事讲规矩讲品位,希望苏家后代能逐渐脱离商行,只走仕途。于是二人矛盾不断,以至于同在京城却分府而居。对于自己进府的第一天,就遇到这两个重量级人物的碰面,苏礼想想都觉得头疼,打定主意等下一定埋头吃饭,决不多言。
再次在主院门口停车打帘儿,苏礼发现门口多了十几个青衫青帽的小厮,在两旁低眉垂目的一字排开,一个媳妇子叉着腰气吼吼地嚷:“你们都聋了还是傻了,我让你们到垂花门外面候着听不到吗?”
“在门口吵吵嚷嚷的做什么样子!”苏宁氏低声喝道。
媳妇子转头一看有主子到了,忙过来伺候着下车,嘴里不住地抱怨道:“二奶奶您看,老太太让我出来把小厮打发到二门外头去,免得在里头站着冲撞了姑娘们,可是他们一个个的,压根儿就不睬我。”
“我当是什么要紧的事儿呢!”苏宁氏当做没看到那媳妇子眼中的算计,并不睬那些小厮,只回身吩咐道,“给两位姑娘戴上帷帽再出来。”
苏礼还有些用不惯帷帽,觉得隔着层纱看什么都是模糊的,小心翼翼地下了车,就见那媳妇子沉着脸松开苏宁氏的手臂,自顾自地朝里头走去。
还没走到屋门口,就听到里头传来个苍老的男声:“不听你的?不听你的就对了,谁要是敢听你的我就给打出去,我的小厮还轮不到你派人去管!”
虽然看着周围下人都一脸的习惯,但苏礼还是放慢脚步,不想撞见这种尴尬的场面。但有手快的媳妇子已经上前挑起门帘道:“老太爷、老太太,二奶奶和三老爷府上的姑娘们到了。”
屋内的争吵戛然而止,苏礼也只好跟在苏宁氏的身后进屋。
主位上的应该就是老太爷苏岩,一身的簇新锦缎衣袍,瞧着比老太太竟似乎要年轻不少,而他身旁的偏座上还有位四十出头模样的女子,也是穿金戴银地直晃人眼,看样子就是母亲说过的四姨奶奶。果不其然,旁边的妈妈低声提点着她们如何叫人,她与苏祯跪下拜见祖父和四姨奶奶。
“快起来吧!”四姨奶奶起身上前一手一个扶起二人,“瞧着两个姑娘秀气的跟两朵花似的,看了真招人喜欢。就是这衣服首饰太素,哪里有点儿姑娘家的模样,女人就要趁着年轻好好打扮,死气沉沉的都辜负了这如花似玉的年纪。”
她边说边从自个儿头上顺手拔下两根金簪,一人一支给cha进发间,眼角瞄向主位上的老太太,嘴里还不住地说:“看看,这样不是好看多了,小姑娘家的就要多衬着亮色,什么素衣素簪,等到老了再穿戴也不迟。”
苏礼的头发原本扎得就紧,被她胡乱塞进去簪子,扯得发根生疼,却还要保持头部端正,面部微笑。再一想到自己头上多了个金晃晃的簪子,她顿时就觉得自己连微笑都已经化作了苦笑。
52书库推荐浏览: 无名指的束缚 宅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