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荣华_看泉听风【完结+番外】(9)

阅读记录

  五姨娘一直以为是太太派人把她关起来的,四姑娘心里清楚,关她的人根本就是萧源!四姑娘思及那十天的羞rǔ,心中恨极,然而让她更恨的是,萧源对她的方式!自己只因一句话冒犯了她,她居然就一句话也不说的派下人来折rǔ她,这根本就是主人对下人的训斥方式!同样是老爷的女儿,难道就因为她是嫡出,就可以这么糟蹋人吗!

  五姨娘不知道女儿心里所想,怕说话久了耽搁了时辰,拉着神色变幻不定的四姑娘焦急的往刘夫人的院子赶去。等五姨娘同四姑娘来到夫人房里的时候,刘夫人已经穿戴整齐,萧家的其她姑娘、姨娘们也早到了。

  四姑娘看到萧源的时候,身体微微一颤,随即又挺了挺腰,忿忿的瞪了萧源一眼,五姨娘见了差点没晕过去,忙用力的拉着四姑娘,快步上前给夫人磕头请罪,木屐踩在青砖上的声音越发的响亮,“都是妾身来晚了,耽搁了夫人的行程。”

  刘夫人端正的坐在上方,先让仆妇把四姑娘扶起来,“姑娘在家是娇客,又不没什么大事,不用跪来跪去的。”

  “多谢太太体恤。”四姑娘由仆妇扶着,朝刘夫人福身后方站在二姑娘旁边,神色恭敬而柔顺。

  刘夫人看着眼底闪过一丝笑意,十天的紧闭也不是没效果的,以前是真傻,现在好歹知道掩饰一下了。

  “夫人,牛车都备好了。”吴嬷嬷进来禀道,“大郎君、二郎君、三郎君也在门口候着了。”

  刘夫人望了一眼还跪在地上的五姨娘和声道:“你要是身体不舒服,就不用去了,省得又折腾出病来。”

  五姨娘道:“多谢太太体恤,妾身身体已经好了,不碍事的。”家里五位姨娘中,刘氏对她的态度是最好的,连先夫人的陪嫁丫鬟、生了二郎君的三姨娘也比不上。若是之前五姨娘对这份“好”还有一点沾沾自喜的话,现在她剩下的就只有惶恐了!甚至在听说萧珣最近极宠一对双生番邦舞姬之时,她也没了先前吃醋的心qíng,有的只是松了一口气!

  刘氏并不得宠,这是所有萧家人的共识,成亲之日,萧珣所作的举动就代表了一切。正是这份不得宠,让五姨娘有了一份奢望,甚至把刘氏对自己的客气视作了理所当然。毕竟她是萧珣所有姬妾中,身份最高的,其她人不是奴婢就是舞姬,而她是良家子,哥哥又是老爷的救命恩人。

  可随着她在萧家的日子渐长,她就越来越绝望了!尤其是在四姑娘被关起来后,五姨娘就彻底明白了,即使刘氏不得宠,即使是她生了儿子,而刘氏迄今无子,刘氏都是萧家的大夫人,是可以随意决定她和四姑娘生死的人。

  “我们走吧。”刘夫人见她坚持,也没在多说什么。

  吴嬷嬷忙上前扶住刘夫人。每次去礼佛前,刘夫人总是不用早膳的,萧家众人也习惯了。五姨娘慌忙的让开身体,但没夫人的吩咐,她不敢起身,刘夫人在跨过门槛的时候,对五姨娘说了一句,“起来吧。”

  五姨娘松了一口气,由丫鬟扶着起身,六位姑娘跟着刘夫人身后,随后是姨娘们和一大堆的丫鬟仆妇,一行人穿着木屐走在青石板,寥寥无声。五姨娘脸皮紫涨,抬起的脚怎么也迈不出去。在萧家,别说是夫人、姑娘们了,就是丫鬟仆妇,都能穿着木屐在青石板上走的悄然无声,这就是士族大家,绝非一般的bào发户可以比拟。

  萧家五位姨娘中,二姨娘、三姨娘是家生子,规矩是从小学的。四姨娘虽说身份低微,可也是高门养出来的舞姬,这点规矩还是是懂得。六姨娘是萧老夫人的远亲,打小就跟着老夫人,礼仪自然也是手到擒来的。

  只有五姨娘,她父亲原本只是一个贫农而已,家中温饱都不能保证,平时能给女儿穿双糙鞋已经是极限了,怎么可能训练女儿用木屐走路无声这种没用的礼仪?要不是她的哥哥为了救萧珣而死,他们家也不可能一跃成为冀州的富户,她也更不可能成为萧珣的妾室。五姨娘犹豫再三,最后还是让两个壮实的婆子半扶半抬的走了出去,好歹这样木屐落地的声音还能轻点。

  萧家六姐妹今天穿着一色的衣服,上身着白底红梅小袄、□系亮红的石榴裙,项上戴着金项圈,外披大红斗篷,衬着外头的雪景,真是说不出的惊艳!唯一不同的是,萧源身上穿得是缂丝小袄,而其她姐妹穿得是绣花小袄。

  别说下人了,就是连刘夫人也站着看了好一会才笑道:“看来我以后是要让人多做些新衣服了,瞧这几个丫头穿着多漂亮啊!”

  “让夫人费心了。”二姨娘说。

  “今天就让大姑娘、四姑娘、六姑娘,二姑娘、三姑娘、五姑娘坐一车。”刘夫人道。萧家姐妹众多,出去上香的时候,定然是坐两辆车的,以前都是按年纪排的,之前发生那件事后,显然不适合让四姑娘和萧源坐一辆车。刘氏去佛寺是为了求子,不想多添纠纷。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秘密、雪落听风、7879346 投的霸王票 ^_^

  下章哥哥就要出来了,男主在下下章出来吧

  8

  ☆、8、惊魂(上) …

  萧家的牛车比寻常的牛车要大些,分了内外两层,外间可以跪坐一个伺候的丫鬟,内里是姑娘们休息的地方,车里不意外的已经早早的烧好了炭火,温度适宜,三人上车后,先把厚重的斗篷脱下递给外间的丫鬟,各自选了一个舒服的位置坐好。

  萧源上车就随手把脖子里的金项圈丢到了藤萝筐里,这金项圈是实心的,又镶嵌了不少珠玉宝石,挂在脖子里沉甸甸的,若不是要出门,她才懒得挂呢!二姑娘素知她的脾气,平日在家的时候,萧源一向是能不戴就不戴的首饰,让丫鬟把金项圈用帕子包了收好,一会下牛车的时候还要戴上呢。

  “幸好今天没下雪。”三姑娘举手哈了一口热气,“不然都不好走。”她也嫌金项圈挂着沉,让丫鬟帮她取下了。

  二姑娘笑着给萧源倒了一杯热热的不放糖的红枣茶,又给三姑娘倒了一杯温温的加了红糖的红枣茶才道,“昨天太太特地让人看过天气了,确定了不下雪才带我们出来的。”说着又将几碟素点推到了两人面前,夫人上香前是滴水不沾的,但她不会qiáng迫姑娘们陪她一起饿肚子,故牛车上下人们总会放上几碟素点。

  三姑娘接过茶水,好奇的问,“二姐,江南也下雪吗?”她生在冀州,养在京都,对一直让今上留恋不舍的江南十分的好奇。至于那几碟素点,她看都没看,她早上是被姨娘喂得饱饱得才出门的。三姑娘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四姨娘可不会让女儿空着肚子出门,萧源也从来不在早上吃糯米糕。

  “江南冬天冷的时候也会下雪,但没冀州那么多,顶多一两天而已,雪不过两三天就化了。”二姑娘拿出了针线,准备靠绣花打发时间。

  三姑娘不喜欢绣花,无聊对着案几上的小香炉发呆,不一会眼睛就眯起来了。萧源对绣花兴趣也不大,更不喜欢在颠簸的牛车里绣花,那是对眼睛和手指的双重折磨!见车上有香炉,知道三姑娘也爱玩香,便对三姑娘说:“三姐,还有一会才到禅恩寺呢,不如我们熏帕子玩吧。”

  “好啊,你熏什么香?”三姑娘一听熏香就来了jīng神。

  “是栀子香,香片是用檀香做的,也带了一点檀香味。”萧源从暗藏的八宝格里取出一块香饼,放在一银碟子,然后用火折子点燃。

  三姑娘拍手笑道:“栀子又称佛花,今天用这香到也应景。”

  “是啊。”萧源打开香炉,里面gāngān净净的,萧源满意一笑,将自制的香灰倒了进去。

  “五妹,你这个香灰是檀香灰吗?”三姑娘对香道很感兴趣,就可惜四姨娘不懂此道,没法子教她。

  “不是,我喜欢用松针煅烧后粉末当香灰。”萧源用火箸夹起已经完全烧红的香饼,把它浅浅的埋在香灰中,又用火箸在香灰上,轻点了几个小孔,才从荷包里取出一片香片放在银碟子上,再把银碟子放在香饼上方,扣好香炉盖。三姑娘托腮看得津津有味,还不时的问萧源几个自己不清楚的问题,萧源一一耐心答了。

  香炉里的香料,在炭火慢慢的煨烤之下,栀子混杂着淡淡的檀香味,渐渐的通过香炉四周的孔dòng缓缓的溢出,萧源将一个竹篾附在香炉上,对三姑娘道:“可惜现在牛车里,倒了热水我怕弄翻了,不然就人弄点热水来了。”

  “为什么要弄热水?”三姑娘好奇的将自己的帕子盖在竹篾上熏香。

  “香毕竟是用炭火慢慢煨烤出来的,就算再小心,也会带了一丝烟火味,如果在香炉下放上一盆热水,用水汽蒸一下,不仅能去掉那丝烟火味,还能让香味更持久。”萧源解释道。

  “原来如此。”三姑娘拿起自己的帕子轻轻的嗅了嗅,欢喜笑道:“五妹,好像没有烟火味呢。”

  “好像是没有呢!”萧源也嗅到了弥漫在空气里的栀子香味,满足的眯了眯眼,“三姐要是喜欢香道,我正好有几本手记,回头让丫鬟给你送来。”

  “多谢五妹了!”三姑娘喜上眉梢,她不爱女红,对琴棋书画也兴致缺缺,唯独爱此道。

  二姑娘含笑望着两人,“你们也帮我熏一下吧。”说着取出把帕子摆在了桌上。

  “我来!”三姑娘兴奋的捧着二姑娘的帕子放在竹篾上。

  这时牛车一阵轻微的晃动,外间的丫鬟轻声道:“二姑娘、三姑娘、五姑娘,前头有个农庄,夫人想下车歇一会,你们要不要也下车松散下。”

  说是下车歇息,其实就是找个地方方便,萧源望着外头天寒地冻,摇了摇头,“我不去。”农庄可不像家里,到处都燃着火墙,下车也是受冻。

  三姑娘眼尖瞧见四姑娘下了牛车,拿起自己熏好帕子,“我去找四妹玩。”

  是去摆显吧!二姑娘和萧源哑然,二姑娘微红着脸道:“五妹,你在车里休息一会,我下去走走。”

  “好。”萧源等两人走后,让丫鬟把还在燃香的香炉放到固定的夹板里,这样就不容易打翻了。

  “元儿。”车外变声期少年粗哑的声音在马车外响起。

  “三哥!”萧源让丫鬟拉起车帘,一名年约十三四岁的清俊少年含笑站在车头,领口翻出的黑貂毛更衬着他容华如玉,“你快上来,外头冷。”萧源冲着他招手说道。

  萧沂微微笑道:“我可你没你那么怕冷。”他嘴上说着,人还是上了牛车,车内的丫鬟乖觉的下了车,让兄妹两人单独说话。

52书库推荐浏览: 看泉听风 宅斗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