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无忧_寒花一梦【完结】(54)

阅读记录

  因为知道他们疲累,董三太太和若玥都不问他们什么,用过了早膳。皆是不曾休息好的众人便散了各自去休息,若玥忍不住问了自己的哥哥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qíng,却并不指望自己的哥哥们一定会告诉她那些事qíng。

  “我们亦知道得不算多清楚,但是,边关战事出现了大危机,又一波臣子和数万士兵被派了去边关,皇上甚至让太子亲去……因为听信了大皇子的话……还有靖泽,自请去边关,他说不放心自己的爹爹和大哥,心中总有不安之感。”

  “太子亲去,那朝堂不是就……”若玥忍不住说,又立刻意识到这不是她能够去评说的。

  董玉仲和董玉川却是点了点头,董玉仲说:“妹妹,你想的不错。所以,若是往后再有如昨夜这般的qíng况出现,祖父和娘亲这边,就都需要靠你了……”

  董玉川说:“妹妹,对不起,要让你承受这些。”

  “没事的……比起你们承受的来说,我的那些根本不值一提。大哥、二哥,一定要保重,还有,爹爹。”若玥连忙摇了摇头,又语气郑重的说了后面的话。

  董玉仲和董玉川皆点头,与若玥承诺,“妹妹,放心,会没事的。”

  庆丰二十五年,冬。

  庆丰帝被大皇子蛊惑,将太子派去边关应战。

  边关战事连连告急,好不容易收复回来的城池坚守不了多久又被蛮夷攻占。

  被战争迫害的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qíng绪失常。

  庆丰二十六年,chūn。

  失地终于收复,两国却陷入了僵持。

  与此同时,西夏的东南地区,bào、乱频生。

  于是,不得不分散出军队力量去压制bào、乱,更让边关地区陷入了苦战之中。

  庆丰帝旧疾复发,更是一病至卧chuáng不起,而太子远在边关。庆丰帝下旨,朝中事务由大皇子代为掌管,大臣哗然,散了早朝却不肯离去,于殿外跪求皇帝收回旨意。庆丰帝得知了消息却不宣不见。

  庆丰二十六年,初夏。

  庆丰帝病入膏肓,yù召太子回帝都,旨意却在宫中即被拦下。

  至此,庆丰帝已被囚禁于宫中,不得见任何人。

  边关战事仍是无任何胜利的消息传回帝都。

  庆丰二十六年,仲夏。

  大皇子bī宫,士兵围守各个宫门,大臣们皆被围困于宫中。

  庆丰帝已是奄奄一息,却因大皇子bī宫而心寒,不肯下诏将皇位传于大皇子。

  大皇子只道太子已于边关被人暗杀,不可能再回帝都。

  庆丰帝怒极攻心,几乎吐血而亡。

  大皇子伪传庆丰帝旨意,称皇帝下诏将皇位传与他,诸多大臣不信此事,拒不接旨。

  于此时,宁王带兵qiáng行进入宫中,诉诸大皇子种种罪行。从与蛮夷勾结威胁将其答应将怀仁公主去往和亲至透露边关诸城信息与蛮夷,及至在军中安chajian细,迫害谢昭谢将军及其子谢靖衍,又蛊惑皇上派太子去边关,于边关战乱之中暗杀太子,继而囚禁皇上,威胁其下诏传位于大皇子等等罪行。宁王道其被迫参与其中,夜夜不得安睡,只能留下罪证以求有一日被原谅。

  大臣皆愕然,继而愤怒。

  太子已死,大皇子罪不容诛,便有大臣站出言,拥立宁王为帝。

  大皇子宁王各持兵马,在宫中僵持。

  大臣们依然被囚于宫中,但并无xing命之忧。

  最后,大皇子与宁王兵戎相见,从宫中及至宫外,皆是混战一片。

  这样的僵持与混战,持续了一天一夜之后,终于出现了转机,打破僵局——

  太子回帝都了。

  若玥和董三太太及董府的众人皆不知发生了何事,只是董大爷、董三爷以及三位少爷皆两天两夜不曾回府,且无法得知任何消息。府外处处有将士出没,危险异常。幸而有李折冲都尉李大人遣一队兵士看护董府,董府才没有出现什么大乱子。

  这样的qíng况,持续了并不算短的时间,直到一夜醒来,似乎什么事qíng都没有了。

  看护董府的兵士撤走了,帝都内再无将士带着兵器在街道肆意走动,最重要的是——董家的三位大人,五位少爷皆回府了。

  先前未得知任何消息,这会儿连着董二爷和三少爷、五少爷皆回来了。得到仆人突然来报的这消息,董二太太除了不敢置信之外,便是忍不住又落了泪。

  府内无一人不是高兴至极,无一人不是激动至极。哪怕是如老太爷这般qíng绪不外泄的人,在看到三位儿子皆好好的、五位孙子也都无事,再听到他们讲起这段时间的重重事qíng,也禁不住老泪纵横。

  回府的诸人皆因为这一段时间的事qíng弄得憔悴,好在一切终了,至此不必再担心任何的变数。

  原来,军中有jian细加之大皇子与蛮夷勾结,才导致初时的节节败退。哪怕是怀仁公主远去和亲,也不过是一个幌子,甚至成为了大皇子与蛮夷勾结的另一个渠道。

  谢将军被所信之人陷害,才至于被蛮夷活捉,谢大公子谢靖衍带三千铁骑闯入敌营,杀敌军十二员大将,救回谢将军。离去之时,不防敌方暗箭,身中剧毒……而太子与谢靖泽众人,尽管日夜兼程,亦是在此事发生的第二日才至边关……

  后来,jian细被揪出,战事上才至于渐渐占据了上风。

  再后来,大皇子派人暗杀太子,太子诈死……而边关的战事无消息再传回帝都,于是,便有了后来的一出。

  大皇子和宁王皆以为已经死于非命的太子却在边关战事胜利之后秘密携大军回帝都,至此,一切皆已成了定局。庆丰帝被太子解救,却是生命垂危,堪堪保住了xing命。

  若玥只从自己的两位哥哥口中得知了谢大公子的事qíng,已是心中qíng绪万种。毕竟是一个相识这么多年的人,不过是十八岁,年纪轻轻,却是去了。过去的种种事qíng连恩怨都算不上,如今乍听见谢靖衍没了的消息,心中无法不动容。

  谢将军和谢夫人,怕是伤心至极罢……回想起来她和谢大公子最后见的一面,却是谢大公子来董府赔罪的那个时候的事qíng了。不知觉的,又顺便的想起谢二公子来请求她去谢府为谢大公子求qíng的事qíng来,如果当初去了的话,现在是不是不必去想,谢大公子死前会不会还惦记着这事qíng,认为对不起董家?

  ☆、45

  谢靖衍已经去了的事qíng,无论如何也瞒不了董老太爷,董三爷便老老实实的jiāo待了。至于先前的事qíng,并不去提起,既然结果最后也都一样便是不如不提的好。老太爷得知此事,不免惋惜于谢靖衍年纪轻轻就……亦是jiāo待董三爷须好好宽慰谢将军,董三爷恭恭敬敬的应下。

  这事qíng,即便没有自己父亲的这般jiāo待,他亦一样会如此去做。他的确气谢靖衍的那般行径,后来谢将军亦曾经带着谢靖衍与他赔罪他气也消不下去半分,但今时今日,再纠结前事已无任何意义,也不可能真的这么多年的jiāoqíng都不顾从此陌路。

  若玥随父母和两位哥哥去谢府吊唁,悲伤的气氛弥漫了整个谢府,任是谁也一样被感染得qíng绪低落。

  谢夫人两眼都哭肿到只能睁开一条细fèng,眼泪依然是止不住的流;谢将军两眼布满血丝,面露疲态,似在qiáng撑;谢二公子面部紧绷,双唇紧抿,对着前来吊唁的宾客皆是重复着鞠躬的动作,对所有安慰的话语都回礼致谢,也许是这样的过于平静反而更加显得反常,即便是这样,也一样能让人感觉到他心中的悲苦。

  若玥随两位哥哥一起跟在董三爷和董三太太身后焚香鞠躬哀悼谢大公子的离去,言语的苍白并不能够真正抚慰离世者的亲人,但除此之外,又似乎再没有任何可以用来安慰的方法。董三爷和董三太太安慰谢将军和谢夫人须节哀,董玉仲和董玉川亦是安慰了谢靖泽几句,若玥也一起说了些安抚的话。

  她想起六岁的时候听自己的大哥说过的谢大公子准备从军的话,又想起曾经谢大公子谈论起自己祖父时的敬佩和崇拜,还有就在两年多以前他第一次独自上战场就大获全胜,以及为救出谢将军而带领三千铁骑闯入敌营连杀对方十二员大将的壮举……

  若玥一直都觉得谢大公子是个不错的人,这与不愿与她结亲并没有什么关系,现在想想,倒觉得自己更把谢大公子也当作哥哥一样看待,总觉得他很爱照顾人。只是这个人往后都无法再见到了。

  与谢将军,谢夫人,谢二公子一一回礼,若玥最后抬起头来时,对上的是谢靖泽的一双眸子,眼光复杂,似包含万千qíng绪。若玥看不懂这眼里的意味,竟一时愣忡了。直到自己的二哥轻声的喊了她一句,若玥才回过神来。

  后有诸多一样是来吊唁的宾客,董三爷一行人并没有能够在灵堂内多留,吊唁过后董三爷一行人便只能很快离去。回去时,若玥与董三太太同一辆马车,两人却什么话都没有,都尚未从在谢府的沉重心qíng中缓和过来,唯有沉默。董三爷与董玉仲、董玉川乘坐的马车内也是一样qíng况。

  庆丰二十六年,秋。

  庆丰帝退位,传位于太子。

  太子即位,改年号天盛。

  因为新皇即位的原因,加之大皇子一党、宁王一党党羽须肃清,朝中的事务并未减少反而更加繁重。除了董二爷和董三少爷、董五少爷能够多歇息几日之外,董大爷、董三爷并着其他三位少爷皆是依旧日日忙碌。虽是忙碌,但胜在一切都安定了下来。

  新皇即位后,除了旧臣之外,亦是大胆任用年轻臣子,如董玉仲、董玉川之流皆受到了提拔,反倒是旧臣之中被提拔的为少数。边关战事中功劳重大者,如谢昭谢将军则特封为忠武候。朝堂上于这时,出现了新气象。

  一切的确是都安定下来了,但已十六岁的董若喻和若玥皆是尚未定亲,跟着的是笄礼便也就不着急了,于是,若玥便体会了一把古人所谓“待字闺中”。不知道是因为经历了先前谢大公子的事qíng还是怎么的,即便是慢慢不再忙碌的董三爷,亦仍旧是一点儿也不着急若玥的亲事,让若玥不能不奇怪。

  奇怪归奇怪,若玥却不问去什么,她本来就觉得,十六岁出嫁也一样是太早了。头上的几位姐姐,十六、十七便生子,若玥都每每为她们捏一把汗。哪怕这就是古人的规矩,若玥也并不是太接受,最重要的是她自己都觉得自己还没有长大还在想着享受父母的疼爱,即便是真的嫁人生子了她也不敢保证自己能真正的照顾好自己宝宝。她希望的是等到再迟一点,她能够担起这份为人母的责任的时候,再要孩子然后全心全意的去照顾他。

52书库推荐浏览: 寒花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