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路不好走,有时候是没有路,老汉倒是十分自如,卫靖泽照顾着江延宗,跟在老汉身后。
老汉一边走一边给两个人说这是什么东西,能够gān什么之类的,山上的野果也有一些,比较常见的是野树莓,也就是许多地方叫泡儿或者刺泡儿的东西,夏秋季节是孩子们的重要零食。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野花野糙之类的,品种繁多。
江延宗一边走一边说:“等咱们包了山,我还要请个专家来看看,具体如何规划,还要问问专家的意思。”
有卫靖泽的异能,种水果肯定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如果能够因地制宜,用科学的方法来栽种,可能对水果的口味以及产量会有很积极地作用。
而江延宗人脉广,能够请到这方面的专家,当然是最好的了。
在山里转了一圈,对山里的环境有了个数,卫靖泽提议说:“咱们把那些野生树莓都留下来,你觉得如何?还有野生的猕猴桃,他们的生长,咱们不多加gān涉,甚至还可以施肥,也能够成为果园的一部分。”
江延宗想了想,说:“这个事qíng咱们可以考虑,我也有意想要种植一些这样低矮灌木的水果,能够充分利用林地空间,也能够丰富果园的生态。”
果园毋庸置疑,肯定是用无公害的方式种植,不用化肥不用农药,全靠绿肥,害虫方面,可以采用捕蚊灯等技术,尽可能的绿色,不影响水果的质量。
特别是像树莓这种十分脆弱的水果,稍微洗洗都容易坏掉,肯定不会洗的很厉害,用了农药就容易产生残留,从客户的健康考虑,农药也最好不要用。
害虫的问题,卫靖泽是不用担心的,异能能够收拾得gāngān净净。
“还有一个事儿,是我一直比较担心的,就是咱们一整座山,肥料从何而来?”
卫靖泽也想到了这个问题,村里人也是想尽办法沤肥,大家的肥料都不够用,不可能从别家弄肥料来了,沼气池中的肥料也是要用在田地里的,果园的肥料从何而来,是个问题。
第64章 不分开
肥料分为化肥和农家肥两种,农家肥又分为绿肥和堆肥,再往下细分,就更多了。卫靖泽和江延宗主要想用的是农家肥,而不是化肥。
近代中国,粮食产量猛增,让中国终于挣扎出了温饱线,可以轻松愉快的奔小康了,许多人都觉得,这是因为袁隆平发现了杂jiāo水稻,并推广开来。事实上,化肥有着功不可没的地位,肥料是令各种农作物增产的重要条件。
肥料在农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只是化肥用多了,副作用也很明显,粮食口味受到影响不说,也会给土壤带来不好的后果,如土壤板结等。
不用化肥,自然就要想办法弄农家肥,栽种绿肥是个不错的途径,但是见效比较慢。绿肥能够帮助果园固定突然种的氮素,而且能够抑制杂糙生长,可以作为一个方案,堆肥方面也不可或缺。
农家堆肥是需要原料的,主要是粪便。堆肥的效果也主要是为了杀死肥料中的虫卵和糙籽等,避免直接施撒到田间地里之后,反而把作物的苗给烧了。发酵过程,是十分伤植物根的。
卫靖泽提议说:“要不,我们可以去别的村回收肥料?”
江延宗想了想,说:“不知道成本如何,太低了农民肯定不愿意卖,我们自己还要用车拉回来,也不知道够不够用。”
这确实是个问题啊!
“这个咱们可以问问爷爷和其他的人,大概每家农户能够产出多少肥料,多高的价格会愿意出售。”
江延宗也暂时想不到更好的办法,只能够先点头答应下来。
转眼到了元宵节,陈寒这家伙想了个赚钱的招儿,就是把糯米做成汤圆和元宵,然后卖出去,如果在食府吃,就十多块一碗,如果买回去,就称重卖。
不少人都选择买回家,一个是煮汤圆并不难,另一个,也能够跟家人一起吃,享受美食,多好,还价格优惠一些。
汤圆卖得好,是因为食府的鱼太贵,下手还需要犹豫一下,但汤圆还是买得起的。
叉水村的糯米,粘xingqiáng,口味甘甜,做成的粉细腻得很,汤圆都泛着油光的样子,白白胖胖的,看着就十分有食yù。
卫靖泽懒得自己做,就从食府拿了一些回来煮,也是省事。
眼看着半月之期就要到了,江延宗暂时放下果园规划的事儿,开始忙活着收菜。
卫靖泽也帮忙,村里的jī鸭是收的差不多了,家家户户现在都买了小jī养着呢,倒是有一些人家自家做了红薯粉、酸菜、糍粑、腊ròu、腊肠、腊鱼、gān豆角等一系列gān货,现在是连土jī蛋都少了。
江延宗打了电话问要不要,只有这些gān货了,农村现在自己也是青huáng不接的时候。
对方想都没想就说:“要!当然要!”
于是卫靖泽走家串户地给收东西,什么坛子罐子都看看,里面有没有腌菜,人家愿意卖的,都收回来。农民家想着反正现在也是chūn天了,很快地里又要长出新菜来了,这些腌菜卖掉了也能重新做,更何况卫靖泽给的价格也不错,所以家家户户都出了一些东西。
卫靖泽将收上来的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收捡好,比如装在脏脏的塑料袋里的红薯粉,拿出来,放进gāngān净净的竹编的筐子里,就好看多了,沾了灰缺了口的坛子里的腌菜,改装到透明的玻璃坛子里,看上去就漂亮多了……包装也是很重要的。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地里的菜苔,开chūn后也长不了多少了,摘了这一茬,烂菜叶子拉回家喂猪喂jī,菜根之类的,碾碎了留地里做肥料了。白菜萝卜之类的也是如此。
卫靖泽还从河里捞了一些鱼和虾上来,又跟潘旺家买了好些豆腐之类的,才凑了一车的东西。
江延宗不得不去帝都一趟,不然那些家伙为了这些东西,都要争得打起来。
“这次只去几天。”看着卫靖泽皱巴巴的脸,江延宗说。
卫靖泽不甘心,问:“到底是几天?”
江延宗说:“最多三天。”
想想自己要独睡空chuáng三晚,卫靖泽这心里就觉得难受的很,只能够点头说:“行,反正你早点回来。”
江延宗说:“我当然要早点回来。等我回来了,咱们两就弄包山的事儿。”
卫靖泽不开心的点头,想了一会儿,才说:“下次咱们这样,咱们把东西收上来,谁家要多少都报给你,咱们按照分量装好,他们就各自拿各自的就行了,钱打你卡里,你也不用去帝都了。”
为了把江延宗留下来,卫靖泽也是想尽了办法啊!
江延宗的心就一点一点软掉了,说:“好啊。”
好像,从来没有一个人,把他看的这么重要过。
卫靖泽为自己想到这个办法而开心不已,至于给钱的事儿,卫靖泽也不担心,那些人都是有钱人,这点钱不会赖账,说出去多难听啊。真赖账了,下次不给捎了就是了,人家吃着,欠款的就眼巴巴的看着吧!
江延宗去帝都,卫靖泽还要去田地里忙活,老汉还叨叨说:“看把他们急的,等过些天,山里的野菜多了,一起拉过去,多好。”
chūn节期间就已经立了chūn,现在万物都有复苏的迹象了,等下场chūn雨,就会蓬蓬地全长起来了,到时候,简直是今天摘一遍,明天又是老样子。
江延宗去了帝都,卫靖泽就去地里忙活,忙着挖地,今年要挖的地比去年多多了,去年开了不少地出来,今年都要种上。卫靖泽拼命gān活,忙活了一天,累了,也就能自己睡着了,也就不会有那么多jīng力去感慨,啊,我一个人睡好寂寞。
在江延宗去帝都的第二天,就下了一场雨,虽然这场雨只是打湿了地面,并没有多大,可是对于刚苏醒的万物来说,简直是甘霖,借着这股chūn的气息,满山满野就开始绿了,鲜活了起来,连河边的糙都嫩嫩的,十分可爱,跟前两天的糙色遥看近却无已然完全不同。
既然河水暖起来了,糙也长出来了,卫靖泽就把牛羊赶到河边,鸭子又能够回到河里,继续过上悠闲的水面生活了。
鸭子们对走队形的事儿有些忘记了,也可能是因为一些鸭子被卖掉了,所以队形就乱了,于是卫靖泽只能够挥舞着竿子再次调整,嗯,这次学得挺快的,三十只左右的鸭子很快就学会了走阵型了,只是数量不是很好排一个阵型,导致卫靖泽还是觉得有些不舒服。qiáng迫症伤不起。
于是,卫靖泽开始忙活着孵蛋的事儿了。
正好这时候,有两只一岁多的母jī开始抱窝,想要孵蛋,所以卫靖泽就拿了早已准备好的几十个受jīng蛋给两只母jī孵蛋。
但是鸭子完全没有要孵蛋的意思,只能够人工孵蛋了。
孵蛋主要是一个温度,温度掌握好了,就能够比较容易地孵出来了。
卫靖泽弄了一个木箱子,里面垫上一些旧衣服,都是老汉的旧衣服,去年冬天卫靖泽去市里给老汉买了不少新衣服,从贴身衣服到外穿的衣服以及袜子鞋子都有,一些破破烂烂的旧的就扔掉了,还有些虽然旧了,但是看上去还好,老汉舍不得扔,卫靖泽就给堆角落里了,老汉要找出来穿也不容易,只好穿新的。
现在卫靖泽拿旧衣服来孵蛋,老汉也是没什么意见了。
箱子底部先垫上稻糙,然后垫了几件衣服,又垫了一层棉花,又垫了衣服,箱子四周也垫上,以利于保温。箱子上面钻了一个dòng,方便放灯泡,这是一个浴霸用的小灯,因为瓦数低,所以不会有滚烫的感觉,经过安装一个开关,还能够调节一下亮度大小,控制温度。
箱子做好之后,就把处理好的鸭蛋放进箱子里,盖上盖,打开灯,不需要多做其他的,只需要每天检查一下温度是否恒定,最好的温度是保持在37.5c到38.2c之间。
再加上卫靖泽的异能,想要把小鸭子孵出来也不难。
作为第一批,卫靖泽孵了十个蛋,第一次尝试,当然要小心一些,等以后有了经验,不仅可以孵鸭蛋,jī蛋和鹅蛋也不在话下了。
卫靖泽刚忙活着弄好孵鸭蛋的事儿,江延宗便回来了。
听到车的声音,卫靖泽便眼前一亮,立马跑出来,果然是江延宗的车。
江延宗将车停稳了,下了车来,卫靖泽便忍不住迎了上去,问:“怎么样?累不累?饿不饿?”
江延宗把小行李箱jiāo给卫靖泽,说:“还好啦,并不怎么累。”
两个人进了屋子,转身就抱在一起了,然后熟门熟路的亲到了一起,这样才感觉安心多啦。
52书库推荐浏览: 弦歌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