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谊道:“应该没关系吧。”
谁没两个jiāo好的人呢?
慕晏假装沉思,然后道:“要不我们从院中另开个门吧,免得从正门进出,惹人注意。”
两人院落相连,要另开门很容易。
宿谊本想说这样是否不合乎礼仪,哪有在墙上私开小门的,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但他转念一想,慕晏这个古人都不计较,他这个现代人计较什么。反正门又不是不上锁,就算不上锁,他家也没什么秘密不能让慕晏知道。
反倒是慕晏府上应该有许多秘密。但慕晏自己都不介意。
宿谊难得发动他的yīn谋论无能的脑子发散了一下。慕晏已经知道他的身份,是不是想照顾他,帮他保守秘密,但是碍于两家jiāo流不多,就不能第一时间为自己收拾烂摊子?只是这样说怕自己不高兴,所以装作舍不得自己?
不不不,舍不得自己应该也是真的。他们的友谊如此真挚。
思及这里,宿谊觉得,慕晏都做出这么大的牺牲,自己不领qíng就不好了,于是欣然答应道:“若河清不在意,我自然也不在意。在哪里开门,由河清指吧。是在乔迁之前做好,还是乔迁之后?”
慕晏欣喜若狂,生怕宿谊反悔,忙道:“为避免传出去,今晚他们歇工,我就叫我家工匠悄悄把门开了,然后遮掩一番。”
宿谊点头同意。
当夜,慕晏就开了一处小门,正好对着宿谊睡觉的小院。慕晏决定改一下府邸格局,把那里建成一个带书房的小花园,这样就能常住那里。
两边仆人都知道这件事,但他们口都严。
不过就算不严也没关系,就算被外人知道了,也不过说慕晏太信任宿谊,或者说宿谊太看顾慕晏,羡慕两人关系好而已。
他们两自己都不在意隐私空间,其余人叽叽歪歪什么。
但显然两边仆人都挺靠谱,一直没有人知道这件事。
……
宿谊计划要举办乔迁宴,就开始斟酌宴请名单的事。
慕晏非常积极的接下了这个任务,说宿谊方外之人,不需要为这些俗事担心,让他来就成了。
宿谊想说自己不是方外之人,但想着这只是一句客套话,就懒得解释了。他本来也不知道请谁,想让管事和奶娘商议下。慕晏显然比这两个人更通晓其中厉害。有慕晏主动帮忙,他就乐得轻松了。
慕晏拟定好宴请名单之后,详细给宿谊介绍了一下为何要怎么宴请:“康乐并非想结jiāo他人,不过是显示善意而已。以康乐名义,宴请各家小辈,且注明每家只来一人,可带一人,算是给足了各家窥探的面子。”
宿谊虽然声名在外,但毕竟年龄在那。那些年纪稍长的人碍于脸面,不一定愿意前来。
但是不来,又怕错过宿谊的神奇之事。
既然知道其余人也是窥探而已,何不大大方方的挑明?
在这个时候,有才之人稍稍有些怪癖,很正常。宿谊只是傲一些,直白一些,还算不得怪癖。
宿谊不是很明白其中道理,但慕晏这么厉害的人说是这样,那就是这样了吧。
看着宿谊如此回答,慕晏一边无奈宿谊在人际jiāo往上的不开窍,一边暗暗窃喜宿谊对他的依赖和信赖。
宿谊的帖子发出之后,果然各家都比较满意。
宿谊几乎把京中有名的世族都宴请了,算是给足了面子。而他表示只是邀请和他同年龄的小辈聚聚,态度也算放的够低。
请一人还能带一人,算是给世族光明正大cha人试探了。
世族年长之人还有些端着架子,小一辈则是为了争取一张请帖,而手段百出。
即使不能得些好处,只要看些稀奇也成啊。
这个时候可没那么多稀奇可看。
宿谊拿到各家回帖的时候,发现每家都会派人前来。熟悉的几家还是认识的那几人,其余不熟悉的那几家,似乎也在王家宴会上见过。而他们所带的人,也基本上亲朋好友,都是有些名气之人,算是也给足了宿谊面子。
宿谊还算满意。
慕晏问道:“在宴会上,康乐要如何安排?若是人手不够,我可以借人给你。”
宿谊一想,还真不知道宴会要怎么安排。不过皇帝老爹和皇后老妈给的人应该知道吧?
他不好意思再麻烦慕晏,边说自己决定,到时候让慕晏把把关。
谁知道慕晏把关把的十分细致,基本上把管事的活给揽了。
宿谊得知后,再次感叹他们友谊的真挚,并暗地里想着,能不能报答一二。
总是接受别人的好意,自己不付出,不太好啊。
这次,宿谊并不想送吃的。
虽然送吃的,慕晏大概也不会嫌弃。但既然要表示谢意,还是做些更有诚意的东西吧。
宿谊冥思苦相,这个时代的人喜欢什么。
宿谊问偷溜出来找他联络感qíng的太子,太子道:“道长不是应该问河清喜欢什么,而不是其他人喜欢什么吗?”
太子又抱怨道:“为何只河清有,我呢?”
大哥你偏心QAQ!
宿谊忙道:“待你生辰。”
太子被安抚住了,然后拿出自己的文章跟宿谊炫耀,以期得到宿谊夸奖。
宿谊对太子的文章除了夸奖还是夸奖,因为他自己对文学方面一窍不通,根本不知道太子写得好不好。
宿谊接受的教育也就在皇帝离家之前,之后几年就由皇后和太后共同抚养。两人教读书,教做人,文学方面却没办法。
不过他也不需要文学方面有多大的造诣就成。
就算他家不当皇帝,而是去做官,做官也不一定需要文采。
宿谊在太子那里取得灵感之后,因想给慕晏一个惊喜,不想直接问他,于是让管事递了个小纸条给皇帝。
有事qíng,找老爹嘛。
皇帝好不容易得到宿谊一次主动联系,结果居然是问慕晏的事,顿时气得跳脚。于是他也和太子一样,质问为何宿谊没想给他送东西。
为了不显得自己太小气,他还拉着皇后一起抗议。质问他为何不给他母后也送东西。
宿谊一个头两个大,心想还不如直接问慕晏呢。
不过家人的qíng绪也是需要照顾的,于是他承诺每个人生辰都会送东西。
皇帝继续表示抗议。为什么慕晏是感谢,他们就是生辰。那慕晏为什么不是生辰送东西?
太子被皇帝一“撺掇”,也跟着抗议。
生辰礼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和这个没关系!抗议!抗议!
宿谊只得捏着鼻子妥协了,表示会一人送一样东西。
皇帝暂时表示满意,然后回答了宿谊最先的问题,慕晏喜欢兵器骏马。
宿谊这才反应过来,慕晏还是武将,而且是声名赫赫的武将。作为武将,喜欢兵器和骏马理所当然啊。
宿谊觉得,自己付出了这么大“代价”,得出这么个答案,有点郁闷。
只是一丁点郁闷。给家人送东西,他当然不会推辞。只是想着家人之间,不用那么客套,送什么谢礼。
既然他们想要,就送吧。
可武器送什么了?宿谊倒是能做一杆简易火枪,但他可不敢把火药拿出来。
至于金属冶炼,宿谊虽然知道钢怎么炼成的,但是自己并没有试过,一时半会儿也做不出来。以后倒是可以试试看,现在作为礼物就不成了。
第55章
宿谊对兵器还是很感兴趣的, 特别是古代的那些冷兵器。他也尝试着自己做过。
反正他有钱有闲有人, 甚至自己尝试过用铁制作武器。只能说,技术宅真是……有毅力。
只是宿谊直接用的钢锭融化了来制作东西,并没有从最原始的铁矿石开始cao作。
在想起来送东西的事之后,宿谊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所能做的,不一定只是农作物这点事。不过那些都是之后了, 现在他还是想着怎么送礼物吧。
慕晏不知道将有礼物, 但是宫里的家人都知道了,翘首以盼呢。
宿谊想到了两样东西。一样是盔甲, 一样是连弩。
连弩又叫诸葛连弩,这个世界没有诸葛亮,相传为诸葛亮涉及的诸葛连弩自然也没有出现。诸葛连弩可以说是冷兵器时代最厉害的远程兵器之一。不过因为制作要求十分高, 无法大规模制作,之后渐渐失传了。
在现代, 诸葛连弩被人复制出来, 宿谊自然也是会的。
至于盔甲, 明代以后的盔甲“棉甲”只要是针对长枪,现在不适用。唐代的明光甲以及从西方传来的锁子甲,都比现在所用的盔甲,防护能力更qiáng。
前者宿谊能够比较快速的制作起来, 但是估计工匠掌握很难。后者工匠拿着图纸之后掌握比诸葛连弩估计快些,但是打造不易。
特别是锁子甲,程序十分繁琐。在西欧中世纪, 能够打造锁子甲的工匠地位和神父一样,都是高等平民。
宿谊冥思苦想,并旁敲侧击慕晏对于武器和防具,更喜欢哪样。
慕晏不知道宿谊想送他礼物,便道自己的长刀已经足够锋利,只是盔甲还觉得不够能展现他的威武。
虽然宿谊不觉得慕晏那张脸和“威武”能扯上关系,但慕晏这么说,他就你决定送慕晏防具了。
因锁子甲需要打造时间太长,他决定打造一个明光甲。
传闻历史中有一位著名将领穿着明光甲上战场的时候,阳光she在胸甲上,让他浑身反sheqiáng烈的光芒,被敌军以为天将下凡。
若是慕晏还能带兵打仗,说不准有这传说的,就是穿着明光甲的他了。
而诸葛连弩,就连制作方法一起送给皇帝老爹吧。诸葛连弩在两军对垒中虽然有诸多限制,但是在守城时却能发挥超乎想象的力量。
现在昱朝该打下来的地方都打下来了,战争也基本上以抵御外敌为主,诸葛连弩正好实用。就算不能大规模制造,但是每个边塞城楼上放个那么几架,也能发挥不错的效果吧。
皇帝和慕晏的礼物选好之后,还差皇后和太子的。
皇后的礼物好选。现在chūn暖花开,宿谊准备收集花瓣给皇后做jīng油。
至于太子,宿谊想了许久,还是没想好给太子送什么。
虽然他直觉送什么,太子都会很高兴,但是太敷衍似乎不好。
太子什么都不缺,他送的也不一定有用。死来想去,他准备认认真真写幅字给太子。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愿君常保此三镜。”
52书库推荐浏览: 木兰竹 古代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