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倾城_颜月溪【完结】(104)

阅读记录

  “我不愿令溪月失望。”宇文长风忽然说了一句。他不知道自己哪里来的勇气,话到嘴边,就说了出来。宇文松眉头一皱,半晌才有莞尔一笑:“将来她是王妃,又不会委屈她,有什么好失望的。”

  父子俩沉默了一会儿,宇文长风主动打破沉默,转移话题道:“父王,收养紫苏的陶家是个52书库,为什么紫苏识字却不多?照理说,幼儿三四岁便要启蒙,紫苏虽是女子,但在陶家人眼里却是身份尊贵的郡主,哪有不让她读书识字的道理?”

  这一点,宇文松倒未曾深入的想,此时听宇文长风提起,也是觉得有些诧异。当时朝中风气好学,很多名门大户的女子和男子一样读书识字、满腹经纶,宇文长风的两个姐姐宇文秀风和宇文乐风也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就算是璎璎,那也只是因为她自己不乐意读书,并不是齐王府没有请师傅教她。

  “长风,你怎么想呢?”宇文松一向喜欢先听听别人的意见,再发表自己的看法。宇文长风思忖道:“我以为,紫苏并不会跟陶伯把什么话都说了,她必定会有所隐瞒。”宇文松点点头:“她在韶音坊时日不短,逢人只说三分话这种心计还是有的。”

  宇文长风叹息一声,忧心道:“父王,这件事我总觉得不妥。中山靖王是汉室正统之后,若是动了他的墓,只怕政局更会动dàng。”

  “所以此事只能暗中行事。好了,天不早了,你先回房去吧。为父要好好想想这件事。”宇文松向儿子挥挥手,宇文长风退了出去。

  儿子走后,宇文松独自思索了很久。他算算日子,想起不久就是清明了。一转眼,他亡妻去世已经二十多年。当年她为了不耽误他的前程,从容自尽,剩下他和宇文啸风父子俩,悲痛不已。那时宇文啸风才两三岁,尚不知人事,如今已经成家立业、有妻有子。数十年的岁月也就这样匆匆而过,不留一点痕迹。

  宇文松叹息了一声,亡妻的相貌,他依然清晰的记得。她是江南女子,许多年以前,他第一次从北方到江南,在嘉兴南湖边看到她坐在船上采莲,对她一见钟qíng。围在她身边的那群女子讥笑他像个傻子一样,盯着姑娘家看,甚至讥笑他的北方异族口音,只有她没有笑话他,温婉的从篮子里拿了一个莲蓬给他吃。

  那一年,她只有十五岁,不顾家人的反对,跟着他去了洛阳。婚后,他们在一起七年,他从最底层的兵丁渐渐成为统帅,再到后来成为朝中名将。而他们分别的时刻很快接踵而至,皇帝最疼爱的女儿兰陵公主看上了他。

  他想了很久,拿不定主意,让他休妻娶兰陵公主,他觉得对不起患难与共的发妻;让他舍弃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和权势,他也不甘心,且不说兰陵公主千娇百媚,他心里喜欢她,更重要的是公主为了嫁给他,推掉了原来的婚事,甚至不惜和皇室决裂。

  丈夫的心事如何能瞒得过朝夕与共的妻子,没有多久她就自尽了,只为了不让他为难。妻子的牺牲,宇文松心知肚明,所以他没有犹豫就娶了兰陵公主。皇帝死了以后,公主的哥哥继承皇位,很快封自己的妹妹为长公主、妹夫为齐王。宇文松那时才真正觉得,权势对一个男人来说多么重要。

  这些年,宇文松一直不怎么重用长子宇文啸风,正是依着亡妻临终前的遗愿,永远不要让他们的儿子卷入政治纷争。啸风那孩子,和他母亲一样,善良大度、恬淡隐忍,远离是非对他来说未必不是件好事。而次子长风,他身为长公主所生的嫡子,命中注定摆脱不了陷入政治漩涡的宿命。

  宇文松信步走在剑庐外幽静的竹林中,想起自己戎马倥偬的这一生,心中有些颓然,所付出和所得到的究竟值得不值得呢?好多事冥冥中自有天意,就像那一年他去嘉兴祭奠亡妻,遇到和亡妻同族的jú夫人、璎璎两姐妹。

  那姐妹俩相依为命,和亡妻一样出身寒门、生活困顿,姐姐不过十七八岁,妹妹才三岁。也许是觉得jú夫人清秀的眉目和亡妻有几分相似,他一时动了恻隐之心,说服了她们的叔叔婶子,把她们带回了金陵。为了让这姐妹俩在府里名正言顺的住下去,他纳了jú夫人为妾。然而这些年,他心里并不曾真正把她放在心上。

  不知不觉走到了jú夫人所居的院落,jú夫人的婢女看到他,忙屈膝行礼:“王爷——”宇文松挥了挥手,那婢女退了下去。

  他走到厢房里,看到jú夫人正坐在窗下刺绣。“王爷。”jú夫人看到他,放下手里的绣活,忙要站起来相迎。宇文松在她肩头一按,示意她不必拘谨。jú夫人只得坐了下去。他待她一直不错,可毕竟隔着岁数,彼此连真心的jiāo谈都很少有,更别说柔qíng蜜意的恩爱。

  “绣什么呢?”难得他有这份兴致,居然主动关心起她的绣活,之前他即便看到了,也当没看到,从不过问。jú夫人忙道:“给紫苏未出世的孩子绣一个肚兜儿。”“童子采莲?不错!你和紫苏走得很近啊。”宇文松捋须笑了笑,随口说了一句。jú夫人一怔,暗自揣摩他这话的意思。

  “那天逸风跟我提璎璎的婚事,梁王府显然是不成了,就算梁王不久就要撒手归西,他儿子司马襄和璎璎的姻缘红线已断,想再挽回也是不大可能。”宇文松说起这事,叹了口气。

  jú夫人常常为妹妹的婚事发愁,他知道,所以他此时提起,就是想和她再商量一下。“璎璎的婚事,有劳王爷和公主记挂,妾身和璎璎一切都听从王爷和公主的安排。”jú夫人谦和的说。

  两人正说话,婢女进来告诉他们,晚膳已经摆好,请他们过去用膳。“走吧。”宇文松叫了jú夫人一声。他难得留在她房里用膳,她为此受宠若惊。

  孽qíng

  王府另一边,宇文逸风和凤藻正吃饭,看到紫苏的身影在院子里一闪而过,向站在一旁的雪雁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去请紫苏过来吃饭,雪雁扭捏了一下,不肯过去,宇文逸风淡淡一笑,也就没有qiáng求。

  “碧儿,去请小夫人过来用膳。”凤藻早已瞧见宇文逸风向雪雁使眼色,而雪雁一副不qíng愿的样子,吩咐了自己的婢女一句。碧儿看看雪雁,也不愿去。“嘿,你俩可都反了啊,本公子和夫人差使不动你们了是不是?”宇文逸风放下筷子,笑嗔。碧儿看了凤藻一眼,凤藻向她微微点头,她这才往紫苏房里去。

  不一会儿,紫苏跟着碧儿过来,见到宇文逸风和凤藻,轻轻一拜。她的神色如常,没有了前些日子的失魂落魄,取而代之的是少有的淡然温和。她坐到凤藻下首,端起碗吃饭,只顾吃喝,并不理会那两人的目光。

  “紫苏,这一下午不见你的人,去哪儿了?”宇文逸风好奇的问。紫苏看着他,气定神闲道:“我有点闷,出去走了走。本想去看看二嫂,可是瑞雪说她还没有回府,我就去了jú夫人那里坐坐。”

  凤藻听她提起jú夫人,下意识的看了她一眼。宇文逸风因为宇文长风的事,对jú夫人有点看法,因此听她一说,也皱了皱眉。紫苏暗中打量他们夫妻俩,瞧出他们的神色都有些古怪,只不过两人的表qíng都不明显,很快就隐去,暗自留了心。

  晚上,凤藻想起白天在谢府的事,始终有点疑惑,决定问问宇文逸风。“你那时和我说起璎璎的事,是不是想为她和那位云飞扬公子做媒?”凤藻问她丈夫。宇文逸风正歪在贵妃榻上养神,听她问起,便道:“是啊,你怎么知道?你看到他们了?”

  “不光是我,大嫂也看到了,她还试探我,问我觉得如何呢,又把公子襄夸了一番,说他和璎璎也很相配。”凤藻有意没有提起溪月。宇文逸风眉头一皱,没有立刻言语。凤藻坐到他身侧,笑道:“我看那云公子一表人才、气度高华,堪配咱们府里的姨小姐。”宇文逸风仍是没有说话,微有些笑意。

  凤藻见他俊朗的脸上似有一丝yīn霾,态度不明,心中疑惑不解,问道:“逸风,怎么不说话?这事不是你希望促成的吗?”宇文逸风心中想着青鸾对此事的态度,嘴上却道:“我是想促成,但有点困难。琅琊云氏虽不像梁王府那样是皇亲国戚,但也是朝中世代缨簪的大族,声名不在王谢两族之下,我怕云家到齐王府来提亲的话,也是有些……”

  他觉得此事最大的难度正是在此,云飞扬的父母怎么可能不因为溪月的事记恨齐王府,怎么可能同意儿子娶齐王的小姨子。而且,假如人家了解了璎璎的身世,会不会也像梁王一样,觉得她身份低,不愿娶为正室?这些事,都是宇文逸风没有把握的。

  “你说的也是。既然有了梁王府的例子在先,其他的豪门大户也都会有顾虑。啊,你看这样好不好,你去求太后,让她给璎璎做主赐婚。”凤藻笑嘻嘻道。宇文逸风瞥了她一眼,没好气道:“你算了吧,还想拉郎配?我听到赐婚就头疼。qiáng扭的瓜不甜,哪有女家上赶着求男家的,传出去也不好听,咱们齐王府的小姐也不是嫁不出去了,要太后赐婚。”

  凤藻哧的一笑,知道他还是对当初两人成亲的事耿耿于怀,她却不介意,抱着他的肩撒娇道:“算我说错了行不行,人家只是提个建议嘛。赐婚有什么不好,你二哥二嫂难道不是?咱们不也是吗,不都过得挺好的。”宇文逸风无奈的笑笑,点点她脑袋:“你真是自我感觉太良好。”两人对视一笑。

  “我那时让你和大嫂不要走得太近,你怎么总是不听?”宇文逸风审视的看着凤藻。凤藻委屈道:“我哪里不听了,自从你跟我说过,我和她来往就少了,她主动找我说话,我总不能不理她吧。再说了,咱俩要是都不理她,好像也太不给你大哥面子,你总不希望你大哥因此不高兴吧。”

  宇文逸风嗯了一声,搂着凤藻的肩,想着心事。这样温馨的时刻,凤藻满心欢喜,不再出声。宇文逸风想起紫苏和jú夫人来往甚密,又添了另一桩心事,想着要找个机会暗示一下紫苏和jú夫人保持距离。jú夫人颇有心计,和青鸾一样会无事生非,对她也是不得不防。

  “想什么呢?”凤藻点了下宇文逸风的下巴。宇文逸风低头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凤藻端详着他出神的样子,怎么看都觉得他好看,觉得能嫁给他真是幸福,轻轻把头靠在他肩上。

  院落西厢房里,紫苏独自站在窗前眺望花园中的景致。烛台的蜡烛早已被她chuī熄,香炉中脉脉的吐着青烟,房间里弥漫着清冷诡异的气息。

  她已经决定了,要和齐王府的人周旋到底。既然他们对她步步紧bī,她也不会束手待毙,即便是将来玉石俱焚,也好过这样惶惶不可终日、如坐针毡。

52书库推荐浏览: 颜月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