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有疾否_如似我闻【完结】(29)

阅读记录

苏世誉摇头轻笑,饮茶不语。
穆拉和目光困惑地在他们两人身上徘徊一番,又扭头看了看后面窃窃私语的人,不悦地问苏世誉:“他们是不是在说你?”
“你听错了。”苏世誉平淡道。
“没有!我听见你们名字了!”穆拉和霍然站起。
“你又记不清汉人的名字,怎么就确定是我们?”
“我……”穆拉和语塞,看向楚明允,“漂亮哥哥,你说,是不是说的你们?!”
楚明允瞧着苏世誉,慢悠悠地笑道:“他说不是那自然就不是了。”
这话有些弯绕,穆拉和理解不了。
一边小二眼尖,见势不妙忙赶过来劝和:“各位客官,吃饭莫谈政事,莫谈政事!”
苏世誉侧头看她,“坐下吧。”
穆拉和瞪了眼身后尚不知发生了什么的人们,这才不qíng不愿地坐下了。
楚明允指尖描过瓷杯花纹,语意带笑,“我之前就同你说了,这些人从不是在意真相如何,只是想找些谈资罢了,跟他们解释些什么。”
“事实如何便是如何,纵然有人恶意揣度,也不必夺去所有人明白真相的机会。”苏世誉道,“若一味不屑解释,那剩下的就只有流言了。”
楚明允不以为然地笑了声,没有接话。
楼兰此次来访并无事务,在长安呆了几日后便启程返回,由太尉与御史大夫相送至长安霸陵。
适逢早chūn,古道青糙离离,桥下霸水浩浩,河岸杨柳新绿,垂绦如碧。
他们在离亭止步作别,穆拉和挥手把仆从都赶到一旁,这才从怀里摸出一封信塞到了苏世誉的手里,“给安伊诺的!”
苏世誉打量着封得严实的信,问道:“你写的吗?”
“那当然,我学了好久汉字呢!但是你不能现在拆开看!”穆拉和想了想又叮嘱道:“回去也不能拆,嗯——等我回楼兰后才许看!”
苏世誉笑道:“难道你这里面是写了什么怕我要找你算账?”
“才不是,反正就是要等我回去才能看!”
苏世誉笑着应下。穆拉和又摸出个油纸包,递给了楚明允:“给漂亮哥哥的!”
楚明允微有意外,边接过来边问:“什么东西?”
“漂亮哥哥不是好像很喜欢吃甜的吗,松子糖啊!”她补充道,“可好吃了!”
楚明允瞥了眼旁边笑意更深的苏世誉,又蹙眉瞧着献宝似的穆拉和,不禁也低笑了声,“行,多谢你了。”
赠礼送毕,她却仍不急着离开,反而有些踌躇起来,看了眼楚明允,鼓足勇气把苏世誉拉到了一旁,“还有件事要告诉安伊诺。”
“怎么了?”
“我找到心上人了,”穆拉和微低着头,面上绯红,难得显出些小女儿qíng态,“他是在楼兰做生意的汉人,在一次动乱里救了我,人很好武功也厉害,汉字就是他教我写的,中原人里除了你我最喜欢他。父王已经答应让我们成婚了,这次也是他说让我来告诉你一声。”
“嗯,”苏世誉眸中含笑,“那真是要恭喜你了。”
“我成婚的时候安伊诺会不会来?”她抬头看着苏世誉,满眼期待。
“当然是会去祝贺你的。”
“就算你有别的事也会来吗?”
苏世誉想了想,“当然。”
穆拉和笑了,“那你要和漂亮哥哥一起来!”
“你很希望他也过去?”
“因为漂亮哥哥很好看啊,而且——”她眨了眨眼,“漂亮哥哥在的时候雾就不见了!”
苏世誉不解道:“什么雾就不见了?”
穆拉和却不再回答,笑靥如花地跟两人道了声别,便跑向了等候多时的马车。她在车前猛然回身,裙摆飞扬中挥手作别,腕上银铃脆响。
相别转眼几日,天地渐chūn。
书房中,苏世誉搁下笔,将文书放在一旁整理好,目光不经意扫过了放在一旁的信。他心中估算,这些日子已是足够车马抵达楼兰了,便伸手取过了信。
穆拉和将信封得严密,显然还担心他会偷看,捏在手中能感知到其中信纸颇厚,也不知究竟写了些什么。
苏世誉方将信封拆开一角,外面忽然传来奔走声,书房门被人猛地推开,苏白满脸焦急地冲进屋里,张口便喊:
“公子,出事了!楼兰王女在我们边城遭遇伏击,一行人被全数屠杀。楼兰国主震怒,已经派了使者过来要大夏给个jiāo代,皇帝陛下急召您进宫商议!”
第三十二章
宣室前殿中的宫娥侍卫悉数退下,偌大殿宇内连空气都显出了几分凝重,李延贞独坐上位,楚明允苏世誉与楼兰国的来使分立在两侧。
传话的侍卫在路上便将qíng况详细告知了苏世誉:当日楼兰依照约定前来边城迎接王女,却发觉留宿客栈内一片死寂,楼上客房间间,满墙满地尽是淋漓鲜血,扑鼻的浓郁血腥气直令人反胃,而楼兰最受宠爱的尊贵王女乱发覆面倒在地上,染着斑斑血迹的白皙手臂向前伸出,像是曾竭尽全力地想要抓到什么。
楼兰国主得到消息后几乎昏厥过去,怒吼着要即刻发兵,被臣子连番qiáng行劝下,这才答应派遣使者。
侍卫言罢急切问道:“御史大人,天下难得才太平,会因此而再度开战吗?”
苏世誉紧皱着眉,没有答话。车帘在疾行中随风起落,窗外满路花开,chūn光如画。
殿中,楼兰使者面色yīn沉,却仍旧规规矩矩地行了一礼,开门见山地道:“我们王女殿下遇害之事,还请大夏负起责任!”
李延贞一时未答,楚明允便开了口:“这是自然,使者大人稍安勿躁,我们已经封锁边关出入搜查嫌犯了,若有消息定会及时告知你们的。”
使者看向楚明允,“太尉大人讲话这么避重就轻,可不太好吧?”
“哦——?”楚明允侧身迎上他的视线,“什么避重就轻,我不太懂你的意思。”
“大夏泱泱大国,可如今我们王女在你们境内遇害,难道只是简单查明就能够轻易了事的?”
“不然呢?”楚明允道,“破案捉凶天经地义,若这个也算是避重就轻,那使者大人还要意yù如何呢?”
“国境之内无法保证来使安全,出事后推脱责任,这就是大夏的处事风范吗?”使者道,“王女的留宿地点不是寻常人能够得知的,如今惨遭毒手,就果真与你们朝廷毫无gān系吗?”
“话可不能这么说啊,”楚明允道,“王女殿下的行踪除了我们,楼兰王室不也是一清二楚,既然是在边关遭遇的伏击,那泄露消息的是谁可就不好说了。”
旁边的苏世誉闻言一怔。
使者冷声质问:“太尉大人话已至此,还敢说不是在推卸责任?!”
楚明允不带语气地道:“我不过是将有可能的qíng况提了出来,你这么激动做什么?”
“你——”
“还请使者大人冷静些许,”苏世誉忽然开口,“此事是大夏与楼兰共同之痛,争执终归无用,只会徒添芥蒂,如今唯有两国坦诚合作,才可尽早找出凶手。”
对方态度温和有礼,使者纵然心中有火也不好再发作了。
楚明允侧头看向苏世誉,“苏大人是想到什么了?”
他的确想到了。在楚明允那句话音落下的一刻,纷杂急转的思绪陡然凝滞沉寂,有什么挣扎而出,清晰浮现。
遣使来访本是不应过早的,身为王女的穆拉和本是不应亲自来访的。
只是……
——“我找到心上人了。”
——“父王已经答应让我们成婚了,这次也是他说让我来告诉你一声。”
“使者大人,请问王女殿下是不是即将要与一个汉商成亲?”苏世誉问道。
“御史大人指的是季衡公子?”
“你可知事发后他人所在何处?”
“这倒是没有在意,他……”使者的话骤然顿住,变了脸色。
见使者如此反应,在场几人便都明白了过来。李延贞终于开口道:“既然有了头绪,那就赶快传令下去拘捕此人吧。”
使者应了一声,神色几变,最终看向苏世誉道:“不过御史大人是怎么会怀疑到他的?大夏境内有人设下的伏击,季衡又是汉商,不知道这些是不是有什么联系?”
楚明允微眯了眸,暗自冷笑,一开始就反复qiáng调大夏有责,而今这位楼兰使者终于忍不住明显表露出来意了。
死者不可复生,与其执着不如谋取其中利益,筹谋算计本应如此,无可厚非。
苏世誉淡淡道:“使者大人认为有联系吗?”
使者还未出声,李延贞就抬手止住了他们对话,叹了口气,“使者之意朕明白,朕定然会命人彻查清楚,而此事发生于境内,大夏的确难辞其咎。”
使者转回身,对着李延贞垂头一礼,“皇帝陛下既然这么说了,臣就放心了。不过,楼兰虽为小国,国力不敌大夏,也还望皇帝陛下能够公道些。”
李延贞看了眼立在下首的楚明允和苏世誉,道:“当年楼兰国主以三座城池陪嫁,那就赔以三座城池,请国主当做是将王女嫁于大夏了吧。”
大漠的三座城池与中原的三座城池可是无法相提并论的,这开出的赔偿远超预料,使者既惊又诧,喜色未及浮到面上,便听楚明允冷声道:
“陛下慎言。”
苏世誉也道:“陛下,依照惯例,具体赔偿一事还需在朝会商议才可定下。”
李延贞便噤声不言了。
使者表qíng微有扭曲,大夏朝中是个什么qíng况他明白,朝会上做主的也不过就是楚明允和苏世誉两人,眼下他们都发话了,所谓朝会商议不过是拖延之词。
楚明允此人侵略感过qiáng,使者目光便落在了苏世誉身上,“御史大人,我们王女视你如兄长,如今她在你们境内遇害尸骨未寒,你还要在赔偿上争执吗?”
苏世誉眸色深敛,一时未语。
楚明允啧地一声笑了,“使者大人难道不是更在意赔偿的样子吗?”
眼看着又有争吵起来的趋势,苏世誉轻叹了口气,道:“使者大人所言不假,王女殿下诚心待我,我感激不尽。”他顿了顿,“也正因此,我希望能与使者大人您单独谈谈。”
使者不明所以,苏世誉向李延贞行礼询问,得到应允后便抬手做了个请的姿势,“劳烦使者大人同我去偏殿一谈。”
使者几分犹疑,踟蹰着还是跟了过去。
没了李延贞的旁观,苏世誉再与使者谈判便少了约束,只是纵然他娴于辞令,有许多手段,关于穆拉和的惨死,大夏终究是难逃其责。

52书库推荐浏览: 如似我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