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台风波录_轻微崽子【完结】(236)

阅读记录

  “嗯嗯。”宋虔之敷衍道,只觉陆观这羞涩的样子新奇又好玩,待要再逗弄他几句,周先推门进来了。

  “李宣呢?”宋虔之问。

  “就是来叫你,他醒了,到处找你,把厨房灶台下面都找过了。”周先哭笑不得,“你快去看,那么大个男人,要是哭了……”

  宋虔之登时头大如斗,走出屋去,李宣便一阵风似的冲了过来,他两手抬在空中,缓缓放下,牵住宋虔之的衣袖,怯懦而小心地一眼接一眼看他。

  宋虔之尴尬地回头看了一眼陆观。

  陆观抱臂在门上倚着,没说什么,努了一下嘴。

  宋虔之放心下来,带着李宣去厨房吃东西。

  一整天李宣都像条小尾巴跟着宋虔之,他高高瘦瘦的,要是走出门去,这么大个男人跟在宋虔之身后,宋虔之怎么想怎么奇怪,于是只好在吴伯的院子里待着。

  下午陆观和周先出去买带回京城的土产,宋虔之尝试和李宣沟通。

  当宋虔之说话时,李宣便认真把他盯着,像在努力理解宋虔之话里的意思。

  吴应中一直在门口站着,留意屋里的状况,神色间流露出担忧。

  “你叫什么?”宋虔之从最简单的开始,李宣却不太能听懂,问他叫什么,什么年纪,家在哪里,李宣的表情像能听懂,又一个字都答不出来,因此,宋虔之只能推测其实李宣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只是因为在李宣的眼里,他是苻明弘,所以他很努力想听懂宋虔之的话。

  这么重复了十数次,宋虔之不得不放弃。

  他走到屋外和吴应中说话,李宣就在自己卧房的门口站着,不远不近地打量宋虔之。

  “看来李宣是不能证明什么了。”宋虔之叹了口气。

  “先帝留下过一封遗诏,说明李宣的身份。这封诏书兴许能激起周太后一丝怜悯。”吴应中歉然道,“太后所作所为,我本不该妄议,但人非草木,老汉照看李宣这些年,自然同情他的遭遇。这封遗诏,乃是先帝对这孩子的一点补偿,陆大人将大殿下与宋大人的谈话告知了我,老汉有一些话,虽是冒昧不当,也不得不说给侯爷知晓。”

  大概吴应中任由疯疯癫癫的李宣黏着他,也是为了找个机会单独和宋虔之说话。想通这一节,宋虔之坦然站定,拱了拱手:“请老先生指教。”

  吴应中目光悠远,对宋虔之拱手,道:“周氏弄权,危及河山,必然激起今上反抗。而我大楚,内忧外患,朝纲乱,则四时不顺,百业不昌。如今君相不和,太后与李相素来亲和,论血缘,小侯爷与太后亲近,想必此次进京,是要对太后言明故太子坠马一事,非是天灾,而乃人祸。”

  宋虔之不清楚陆观对吴应中说了多少,且听吴应中说,尽量少说话。

  “是有这个想法。”

  “在其位谋其政,老汉归隐田园近十载,渔樵耕读终此残生罢了。只是先帝托付,实放不下。老汉有一个请求,不知小侯爷能否做主应下来。”吴应中顿了顿,观宋虔之的神色,道,“即便小侯爷无法答应,老汉也会携李宣进京。当年如果不是陆观救下我和李宣,也没有今日的请托了。”

  吴应中姿态放得这样低,宋虔之反而无法推辞了。宋虔之看着面前殷殷请求的老者,沉吟道:“老大人请讲。”

  “无论周太后是否听信老汉的话,希望小侯爷能誓保李宣此生平平安安。”一番话吴应中说得真挚恳切。

  门边站着李宣,似懂非懂地望着二人,想过来却又不敢。

  宋虔之朝李宣招了招手。

  比宋虔之还年长的男人面上展露出笑容,快步走了过来,他抓住宋虔之的胳膊,只是以手指轻轻勾着他的袍袖,不敢握得太紧。三十多岁的李宣,眼神因为遗忘混乱而格外清澈。

  “请老大人放心,我宋虔之,将誓死护李宣一生平安。”

  恰在此时,陆观、周先回来,二人站在门口,俱是一愣。周先看了一眼陆观,拍拍他的肩,将陆观手里的大包小包都拿进屋里。

  齐婶晚上包了饺子,说是吴应中的最爱,配以香醋。猪肉与豆腐、韭菜、芹菜分别配成三种馅儿,另有小小的一盘牛肉馅饺子。

  才要开吃,院外传来急促的拍门声。

  吴应中在桌面上一挥手,连声道:“你们吃,先吃,我去。”

  吴应中是这宅子的主人家,未知是何人来敲门,他去开门也应当。宋虔之放下筷子,朝齐婶笑了一下:“我口重,劳烦齐婶帮我拿点盐。”

  齐婶去拿盐。

  宋虔之道:“找来了吧?”

  周先早已饿得不行,用手偷拿了个饺子,咬在嘴里烫得他嘴巴直吸气,合也合不拢。

  “你别说话。”陆观道,“让我来问他,等会吃完了饭……”

  外面许瑞云的大嗓门扯着在喊:“宋小弟!怎么丢下你哥哥就跑了!快来搭把手!”

  陆观脸一黑。

  宋虔之连忙给陆观夹了两个饺子。

  周先自觉起身出去帮忙,看见柳平文人事不知地趴在许瑞云背上,眉一皱,上去一面扶住柳平文,问许瑞云:“你给人下药了?”

  “放屁!”许瑞云怒道,“他这么手无缚鸡之力一书生,老子犯得着下药?”

  吴应中不大喜欢这大嗓门的陌生人,手里拐杖一杵,开口道:“小陆,这是你的客人?”

52书库推荐浏览: 轻微崽子 强强耽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