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慈禧_张宝瑞【完结】(54)

阅读记录

  李瑞东道:“咱们刚出西安城就来了一个花太岁和一个洋小姐,看来这一路上山高水深,凶多吉少,咱们的担子不轻啊!”

  尹福微微笑道:“这早在我预料之中,天下仇恨朝廷、老佛爷、皇上的大有人在,而皇族又深居简出,好容易有了这兵荒马乱的年头,皇族倾巢而出,人生地不熟,有险隘奇谷、恶水密林,自然有人虎视眈眈。西遁途中虽然穷愁潦倒,但众人戒备森严,东归途中则不然,胜利在望,兵qiáng粮壮,众人必生松懈,况且一进京都,又要幽居深宫,敌方望尘莫及,当然要孤注一掷了。”

  二人叙了一会儿,各自睡去。

  翌日晨,慈禧、隆裕、瑾妃都觉身体舒适,病体痊愈。慈禧不愿久留骊山,恐怕夜长梦多,于是皇家行列向东出发,新丰打尖,临口镇驻跗,复前行三十五里,至渭南县,已是傍晚时分,便在西城外觅一粮店住宿。第二日又来到渭南行宫,督办前路粮台升允,奏参临潼县知县夏良材办事不当,贻误要差,并自请议处。慈禧、光绪便将夏良材加恩改为jiāo部议处,其自请议处之处,从宽免议。以后,皇家行列又经过华州来到华yīn县境,行宫设在县署,华山遥遥在望。这一路上因无外人骚扰,慈禧等人略略宽下心来。只是荣禄的独子纶庆高烧不止,终于病故,各宫争往慰唁。荣禄年过七旬,只此一子,甚为聪慧,因此异常惨恻,一路上无jīng打采,沉默不语,颇有些凄凄惨惨的模样。皇宫中人多未到过华山,如今到了华山脚下都想捷足先登,一睹华山风姿。这日上午,慈禧率领宫人先到华山山麓玉泉院招香。玉泉院背山面河,有山荪亭、无忧亭诸胜,林泉掩映,古木yīn森,甚有qíng趣。

  ---------------

  东归喋血记10(2)

  ---------------

  光绪望着这陡峭的石山,高耸入云,覆盖着yīn森森的树林,四周怪石林立,危岩突兀,那崖壑好像怪物的巨口吐出尽藏的黑气。林海波涛,汹涌起伏,一làng高过一làng,一层叠上一层,深厚、迷蒙,天地浑然一体,使人仿佛感到潜游在浩瀚的大海里。

  下雨了,先是细如游丝,渐渐白茫茫一片,那仙人掌、莲花、玉女诸峰朦朦胧胧,如在水墨画中。从半空中挂下来的无数条密得像竹帘般的雨柱中,升腾起一片白蒙蒙的水雾,在树的枝条间、在山坡上缭绕着,冉冉地向四周散去。

  光绪感觉透过树叶掉下来的不是雨点,而是拳头大的水珠。刷刷的雨声撞击着玉泉院的屋檐,发出悦耳的声音。

  光绪觉得这声音简直就是一首悠扬动听的古曲,让人陶醉。

  他看到在无忧亭下的巨石上坐着一个老者,老者全身jīng湿,仿佛石雕似的,默默地坐在那里,双眼望着苍茫的群山。

  这个老者的举止使光绪感觉惊奇,他问一个小太监:“这老头为何不避雨?”

  “谁知道,八成是个疯子。”小太监也看到了这老者。

  “你去把他叫来,我有话问他。”

  小太监出了玉泉院,沿着泥泞的山道来到那老者身边,光绪看到小太监与老者jiāo谈了几句。

  小太监扫兴地回来了。

  “他叫你去。”

  “什么,他不知道我是皇上吗?”光绪一脸吃惊的样子。

  “他说皇上也是人,跟他一样,他比皇上岁数大,小辈人应当尊敬老辈人。”

  光绪愈发感到好奇,这老者是什么人,竟有如此的胆量,全然不把皇上放在眼里。

  他要会会这位老者。

  ***************

  *真假慈禧第七部分

  ***************

  光绪慌忙制止小太监,劝他谦和一些。光绪说:“老人家,这雨下得挺急,您老还是避一避吧。”  老者开腔了:“彼富我仁,彼爵我义,君子固不为君相所牢笼;人定胜天,志一动气,君子亦不受造化之陶铸。天雨我晒,天晒我悠,君子固不为天气所牢笼;人定胜天,志一动气,君子亦不受身外之网罗。”

  ---------------

  东归喋血记11(1)

  ---------------

  尹福听说光绪去会无忧亭下的老者,生怕他有个意外,便跟了去。小太监打着一柄布伞,光绪在踯躅泥泞中来到无忧亭下老者面前。

  老者的脸上焕发着红晕的光泽,一双明亮的黑眼睛,柔和慈善,他穿着朴素,脚蹬一双糙鞋。

  小太监朝老者说:“当今皇上来了,还不下跪?”

  老者无动于衷,依旧观赏雨景。

  “老头,你是聋子还是哑巴?没有听见吗?当今的天子来了。”小太监急了,瞪着双眼。

  光绪慌忙制止小太监,劝他谦和一些。光绪说:“老人家,这雨下得挺急,您老还是避一避吧。”

  老者开腔了:“彼富我仁,彼爵我义,君子固不为君相所牢笼;人定胜天,志一动气,君子亦不受造化之陶铸。天雨我晒,天晒我悠,君子固不为天气所牢笼;人定胜天,志一动气,君子亦不受身外之网罗。”

  光绪见这老者出口不凡,知是隐逸之士,不敢怠慢,说道:“老先生气宇轩昂,乃是高法之士,能不能对我说几句话,以启前程。”

  老者缓缓说道:“chūn至时和,花尚铺一段好色,鸟且转几句好音。士君子幸列头角,复遇温饱,不思立好言行好事,虽是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

  光绪喜道:“说得有理,‘得时当为天下语’,宋儒张载曾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先生的话对我启发很大。”

  老者又说:“进德修道,要有木石的念头,若有一欣羡,便趋yù境;济世经邦,要有云水的趣味,若一有贪者,便坠危机。我观你气象,抑抑郁郁,悲悲戚戚,我劝你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磔带砺行而不觉;居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要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qíng当感,冷心思理。从天子到平民百姓,从帝尧到一般人,都必须从循序渐进开始,逐渐增进其德行,完成其功业。因此说,jī鸣即起,帝舜,盗跖那样的人都有所执著追求的目标。如果君子放纵无所作为的心念,虽不至于成为盗跖,可是饱食终日,疏散懒惰,既不做清心寡yù的隐士,又不关心国家的燃眉之急,昏昏沉沉,虚度年华,如同躯壳。孟子说的好:‘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光绪道:“先生真是奇才,不如随我到北京,做我的谋士?”

  老者摇首道:“兴来醉倒落花前,天地即为衾枕;机息忘怀磐石上,古今尽属蜉蝣。茅帘外,忽闻犬吠jī鸣,恍似云中世界。竹窗下,惟有蝉吟鹊噪,方知静里乾坤。”

  光绪道:“居轩冕之中,要有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常怀廊庙的经纶。闲居在野的处士和隐者,也应怀抱治理国家的才gān,你就不怕你的才华付诸东流吗?”

  老者回答:“清闲无事,坐卧随心,虽粗衣淡饭,但觉一尘不染。忧患缠身,繁扰奔忙,虽锦衣原味,只觉万状苦愁……”

  这时,李莲英匆匆赶来,叫道:“皇上,老佛爷要你们回去呢。”

  光绪见说不动老者,只得恋恋不舍地离开,回到玉泉院,只见那位老者依旧坐在无忧亭下,任凭风雨chuī打,岿然不动。

  慈禧见雨势减弱,便率领众人往华山走去。

  变成了浓雾的细雨将几十尺外的景物都包上了模糊昏晕的外壳。雨,细如密丝,扑到人脸上就像扑粉似的。糙上、树上,慢慢开展到整个山谷里,都是这种轻飘的、流动的、cháo湿的烟雾。四周黛绿的群山,被这淡淡的雨雾,将luǒ露的身子掩盖起来。远处,一个高耸入云的顶峰上,有一座小小的庙宇,在那不可思议的气氛里隐隐约约地屹立着,仿佛是一只孤独的鸟儿想要寻找一个栖息之所。被太阳遗弃的一株株树木,就像一个个满腹委屈的人,战战兢兢地立在那里。

  皇家行列正在行进中,猛听天崩地裂一声巨响,乱石朝下击来,尹福连忙护住皇帝将他拽到一个巨石之后。李瑞东也扯着隆裕来到巨石后面。

  疾石如雨,皇家行列挤在山道之中,有的被乱石击死,有的栽下山dòng。木兰花拼命护住瑾妃,头上挨了一颗碎石,流血不止。木兰花将瑾妃带入一个山dòng,只见李莲英、荣禄早已与几个老宫女躲在里面,一些宫女、侍卫、兵丁都往山dòng里拥,叫喊声、哭闹声混成一团。

  李莲英恐怕山dòng里的人愈来愈多,急忙招呼木兰花道:“不许外面的人再进来,否则格杀勿论!”

  木兰花抽出宝剑,堵住门口,接连杀死几个侍卫,dòng外的人再也不敢往里闯了。

  尹福、李瑞东保护着光绪和隆裕躲在那个巨石后面,尹福观看着山的动静。

  “尹爷,你看,那是老佛爷!”李瑞东着急地拽着尹福的衣襟。

  尹福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在乱尸堆中,慈禧太后手持宝剑,上下翻飞,将飞来的石头击飞,大有临危不惧、力挽狂澜的气概!

  众人都看呆了,慈禧果然会武艺,而且是武功卓绝的高手!

  这时,只见从山顶往下飞来一个白团,越卷越大,来到慈禧前立住,众人才看清是一个身穿白袍的中年汉子。他脸色棕褐,额门上有一个四块铜钱大小的光秃秃的疤痕。两道扫帚眉,鼻孔撩天。尹福认得这个人,他是“大刀”王五的朋友胡七。

  ---------------

  东归喋血记11(2)

  ---------------

  这胡七为何到了这里?

  胡七朝慈禧一拱手:“老佛爷,久违了,今日咱们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慈禧镇定地问:“咱们有什么仇?”

  胡七道:“我的大哥是北京源顺镖局的总镖头‘大刀’王子斌,他在两年前被八国联军杀害。”

  慈禧打断他的话,说:“那你应该找洋人算账,为何劫杀皇驾?”

  胡七道:“我胡七是讲义气的人,我大哥王子斌有个好朋友谭嗣同,就是被你杀死的,在北京菜市口,对不对?”

  慈禧点点头:“不错,他勾结康有为、梁启超乱我朝纲,想谋反,当然正法。”

  胡七也点点头:“这就对了,我是为朋友两肋cha刀的人,今日我来复仇。”说着手挥大刀朝慈禧劈来。

  慈禧灵活地一闪身,躲过刀锋,将剑一挑,朝胡七咽喉戳来。

  胡七一个“鲤鱼打滚”,用刀猛刺对方下盘,慈禧左躲右闪,两个人战了有十几个回合,慈禧朝东退去,胡七紧追不舍。

52书库推荐浏览: 张宝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