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官_清枫聆心【完结】(301)

阅读记录

  “早chūn新品,前些日子下雨,天公作美,出芽成功。”节南也就只能闻茶香。

  小柒不在,王家请来的却也是三城最好的大夫,只是规矩太多,各种古古怪怪的忌口,连茶都被禁了。

  忽然,节南眼睛一亮,“难得没人盯着,崔大人那杯就让给我尝鲜吧。我其实也没那么爱喝茶,但什么都忌口,嘴里淡出鸟来了。”

  崔衍知看节南馋猫样儿,连“淡出鸟来”这样的话都说,不禁好笑,端起茶杯,在节南充满希冀的注目下,慢悠悠自己喝了。

  节南眼神顿凶,随之却是泄气,“小气。”

  “我也盯着你的。”崔衍知丝毫不动摇。

  他对她的喜爱,并没有减少半分。

  他还遇得到这样的姑娘么?

  “延家的事,你可知道了?”

  节南受伤的事,王泮林并未隐瞒,早在和崔衍知制定剿匪计划时就告诉他了,他听得心胆俱裂,想不到延夫人对亲生女儿竟做到如此决绝的地步。但他没立即来探望,憋着一口气要打个大胜仗,完成最后一步,将延家母子赶出南颂,不能让节南白白折骨流血。

  节南略一点头,“还没恭喜你,升任湖州提刑。”

  提刑官,四品衔,手下有武官,可以动用地方兵力,还兼管当地农桑事。

  崔衍知的升职,是平定鬼泊帮水贼的论功行赏,同时意味着崔相在朝堂地位的重新稳固,压制了延党势力的进一步扩张。

  崔衍知没有得意,“我只是执行王九郎制定的作战计划,可惜他无功名在身,又不让我向皇上提名举荐。”

  “算了吧,同样的计划让他自己去执行,势必变成兴风作làng,崔大人才是最合适的执行者,因你懂得把握分寸,熟知官场规则。显然他有自知之明,计划好定,执行的人却要有智慧,既能贯彻始终,又不会不知变通。”此人,非崔衍知莫属。

  崔衍知看似顽固,却能接受她桑节南,还能接受王泮林,最终战在统一战线,足以说明一切。

  同样是正经读书出来的,节南就不觉得刘睿会成为另一个崔衍知。

  对节南的真心评价,崔衍知不过淡淡一笑,“今日我除了来探望你,还有一事。”

  节南猜,“玉真姑娘有消息了。”

  崔衍知心叹她聪明,“昨日收到她来信,已随盛文帝去了大兴府。”

  大兴府是大今都城。

  据闻,红叶观的大火毁了龙首之气,大今反对迁都的呼声更高,以至于盛文帝只好打消了念头,终于将亲王府里的九宫美妃搬去都城。

  而伴随盛文帝身旁,同去大兴府的第十位美人,大今史册称之茴妃,茴贵妃,某位重臣之女。

  不久后,延文光家乡将送来崔玉真病逝的消息。

  世上,从此,再无崔玉真。

  这时,节南却有些愧疚,“她终究还是放不下。”

  作为兄长的崔衍知,倒比节南豁达,“字里行间我仿佛看到太后寿辰上踢蹴鞠的六妹,过去那些年她不曾活得痛快,所以,如此甚好。”

  崔衍知没说出口的是,其实节南和玉真挺像,抛弃过往的方式皆毅然决然……

  节南笑了笑,“崔大人——”

  “我虽说过不想当你姐夫,但如今,自认可以担你一声五哥。”崔大人这称呼太刺耳。

  节南微微睁眸,褐瞳流转,虽然没气力活泼起来,反而显得认真,“崔五哥。”

  崔衍知应道,“六妹妹。”

  他失去了一个六妹妹,得到了一个六妹妹,如此也甚好。

  节南为崔衍知那声六妹妹一怔,随即眼角湿润。多好,她的亲人还有那么多,帮她接骨长ròu补血。世道艰难与否,日子好过与否,只在用心。

  “崔五哥何时到湖州上任,妹妹可赶得及送你?”节南笑问。

  “三月初一出发,今日就算作别。”托节南和王九的福,南颂应该会太平一段时日。

  崔衍知喝完了茶,大步走到竹榻前,突抬手掌,慢放上节南的头,轻按一下,“早些痊愈。”

  说罢,转身就走。

  崔衍知走得很快,节南眨眼就看那背影要转不见了,眼泪立刻滑出眼角,大声送他,“五哥也保重。”

  人影已消失,只有他挥起的半只青袖,扬风,晃动一片青杏绿枝。

  ---------------------------

  大今正天府,原南颂北都,骏山脚下某座小县。

  小县最热闹的街上,唯一一间药铺子的对面,一根竹竿竖幡布,布条上写着歪七八扭两个大字“郎中”。

  幡布下面坐一姑娘,桃红布裙,福娃髻,但觉髻盘比脸盘大。

  那张圆月脸上,两只大眼乌溜溜,桃花粉的水润双颊,小嘴儿嘻嘻笑,坐在小药柜子上数数。数到三百三,就往嘴里扔一颗蚕豆大小的零嘴儿,一看有人要进药铺子,就抢人生意。

  “看病不要钱,赠药两副。”胖乎乎,很福相,能招财。

  于是,本来到药铺子里的人,贪免费看诊送药,被郎中摊子抢去一大半。

  药铺子的伙计,抱着门板不敢露面,因为已经让女郎中打青一只眼。

  老板在后头坐堂,等半日都没见几个病人,还以为今日清闲,也就打算偷个懒,哪知到了门口才知道有人抢生意,再看自家伙计那没出息的样子,一个毛栗子敲过去。

  伙计溜开,装忙去也。

  老板好气又好笑,正想到对面说理,却见一位风度翩翩的俊公子走到郎中摊旁。他想不知哪里来的温润君子,看着颇有身份,别是府城里的皇贵,故而收住了脚。

  接下来的qíng景,让人眼珠子差点掉出来。

  温润君子放下一个食篮,蹲身,拿出两碗饭几碟小菜,摆在另一只药柜上,对胖姑娘说吃饭了。

  胖姑娘也不管好几人在等看病,过去端碗吃饭,láng吞虎咽。

  反倒是君子过去,客气地告诉排队的病人,摊子休息两刻时,请他们先去别处逛逛,这才走到胖姑娘身边,和她一块儿吃饭,还给她夹菜。

  吃完了,还是温润的俊美公子爷收拾碗筷,重新提起食篮,嘱咐胖姑娘早点收摊,今日会做她最爱吃的烤鹅。

  胖姑娘大咧咧,赶人。

  街上所有女的,眼神突然怨念无限。

  ---------------------

  今天出门啦,只来得及码出一更,大概也是完结前最后一次跟大家请假啦!

  祝大家端午假期愉快,吃粽子,念屈原哈!

  第505引 天作之合

  昆朋问声有人在吗,同时推开门扉,正看见王楚风端着两盘菜从灶屋里走出来,身上穿一件布围,戴两只灯笼布袖,哪里还有半点明琅之华,只为心爱的姑娘保留了暖风而已。

  昆朋想起另一对来。

  安阳王氏之名,真不是chuī嘘,如此至qíng至xing,心中怎会少万里锦绣?

  “昆大先生来得正好,今日做了不少菜,可以下酒。”王楚风已经不会介意别人看到他这一身,“柒柒应该很快回来了。”

  昆朋跟进正屋,屋里家具简陋,却收拾得很gān净,挂版画福娃,铺蓝花桌布,花几上放着一只白瓷瓶,瓶里一丛明灿野jú,很会过日子的温馨之感。

  他看一眼摆桌的王楚风,不知怎么,就觉得应该是这位的功劳,不禁叹道,“小柒姑娘真有福气……”对上王楚风那张温润君子面,话锋一转,递出封挺厚实的信,“山主有信来。”

  山主,就是节南。

  王楚风谢过,接了,放在花几上,“我让小柒写信给小山报平安,小柒却说没消息就是好消息,小山若有事要找她,总有办法找到她的。今日看到昆大先生,我才明白小柒说得没错。”

  两人在正天府周边转了两个月,刚下船时去鲲鹏茶铺喝过一回茶,后来就没见过昆朋了。

  昆朋笑,“你俩去通宝银号取过一回银子,而且小柒姑娘一路行医问诊,治好不少疑难杂症,要查你们的下落并不难。要不是山主指明这信要亲自jiāo到小柒姑娘手上,我也不想来打扰。”

  “山主——”王楚风这才注意到这个词,再想昆朋亲自来送信,多半南颂那边有大事发生,“小山姑娘答应接掌文心阁了?”

  “正月十五立社,号尊明。”昆朋语气一振,“小山姑娘是第一任掌社,设迷沙总社,统管六大分社,目前总社正建构各职,由左右光明司和执察长老司共同决策……”

  “尊明社?不错不错!”小柒笑声从窗外传来。

  昆朋转头,瞧见柒小柒挑一扁担,几乎与她一样高的药柜子压弯了扁担,但那姑娘脸上笑呵呵的模样,就好像挑着棉花。

  王楚风那份君子气顿显明烨,“柒柒,可以吃饭了,昆大先生来作客,所以挖了一坛梨酒,可能尚未酿熟。”

  小柒双眼璀璨如宝石,一脸猫样,“没事,没事,你酿喝的,怎么都好喝,你做吃的,怎么都好吃。我去洗手,等我上桌才能开饭啊。”

  昆朋看那姑娘往屋后面跑,再看还望着窗外的王楚风,“小柒姑娘瘦了不少,也没一刻不停得吃东西。”

  王楚风眼中闪过痛芒,“柒柒吃了很多苦,没有任何立刻根治的药,只能一点点改变体质,好在已经熬过最难受的时候了。”

  昆朋看在眼里,但笑不语,年轻人多吃吃苦,不是坏事。

  没一会儿,小柒洗手进屋,热qíng招呼昆朋,听说小山来了信,她也不着急看,吃饭最大。

  一顿饭吃下来,昆朋大概知道为何是王楚风下厨,看似简单的一盘炒青菜,和他吃过的所有炒青菜不一样,更别说那只烧鹅了,那滋味儿打巴掌不放手。

  小柒喝酒快,吃饭也快,吃完就到一旁看信,昆朋和王楚风聊着。

  王楚风隐有所感,“昆大先生今日不打算走?”天已黑,昆朋不似要告辞的样子。

  昆朋不答反问,“小柒姑娘行医这些日子,可有收获?”

  王楚风摇摇头。

  小柒说,当年他七哥从骏山跳崖,虽然得救,却生了一种动辄失忆的怪病。小柒还说,本以为他七哥是在安阳本家附近的山上跳崖的,所以一开始她就找错了地方,希望在骏山有所收获。

  当小柒这么说了以后,王楚风才知七哥就是九哥的惊人真相。如果他还在家里,大概会冲到南山楼,找九哥问个一清二楚,而如今离家千里,小柒也不知详qíng,一日日过去,他就剩一个想法——

52书库推荐浏览: 清枫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