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入股就不一样了,只有现在掏钱的才有分红拿,而且是出的资金越多拿得股份越多。
人人都有的,加上自己出资的,相当于一个人拿两种分红啊!这个时候村民们就光想到分钱的场景了,谁都愿意多拿一些钱。
可是等到huáng哲把开发的资金数目提出来,当头就泼了一盆冷水下来。
白龙谷的开发最起码需要一百万的资金。
路要修,围栏要建设,再加上漂流的一些设备,还有建设的房屋什么的,一百万还不一定够。
一百万每家人拿一万块钱就有了,问题是不是所有人都能拿的出来这么多钱。就算是这一年来靠民宿挣到钱的人家,也要咬着牙才能拿出来。
而且前期光投入就要一百万,要什么时候才能把这么多钱挣回来,产生真正的利润?
恐怕几年都看不见回头钱。
huáng哲对村民的想法了然于胸,他笑了笑,并不qiáng迫:“没关系,能拿多少是多少,一千一百也可以,就算是不出都不要紧。村委会筹措到足够的资金。
听到huáng哲这么说,刚才还为分红而脑热的村民们反倒是觉得不好意思起来。
huáng哲原本就没有指望着村民出资能够凑齐这笔钱,他说完白龙谷的漂流项目就说起了别的事qíng。
“另外,民宿部分将组成正式的住宿部,挂靠在旅游公司下。愿意接手的,散会了到我这里报个名。”
之前的民宿huáng哲就已经在系统的管理,现在又要让去报名成立什么民宿部,还挂在旅游公司的底下。
有心细的村民就问了,跟之前有什么不同吗?
这个民宿改制可不是胡晓雯的想法,完全是huáng哲自己的主意。
huáng哲笑眯眯地对开民宿的几十家村民说,将会进行更加系统的管理,提供更多的便利,只不过民宿的收益将会有一部分抽成被公司拿走。
一听还要抽成,顿时有人不乐意了。
huáng哲也不着急,从容的继续说:“现在每户人家的住宿费用统一都是五十元,加收十五元包三餐。成立住宿部之后,每家只要jiāo五元就可以把清洁寝具的工作jiāo给住宿部,省去每日清洗的麻烦。而今后jiāo给公司十元,公司会提供统一的就餐,也省得你们还要给游客做饭,农忙的时候也不安心。”
村民们jiāo头接耳窃窃私语,有的觉得合适,正解决一些他们不想做的工作,十五元被拿走之后剩下的也够他们挣了。而有一些的则比较勤快,家里边的人手也够,并不想放弃这十五元的收入。
huáng哲视而不见地继续说:“住宿部将会对各家进行分级,分成简单房,标准房,高级房的三类。简单房就是现在这种五十元的收费,标准房将涨价到六十元,而高级房则是八十元。”
如果说还有人对之前的抽成不怎么在意,现在房间分级涨价,顿时让人激动了起来。
底下有人七嘴八舌的问,赵贵站起来大声的嚷:“都安静!安静!”
好不容易静下来,huáng哲才继续说:“想要把自己家的房间升级成标准房的,家里边必须增加淋浴设施,能够提供洗浴才可以。想开高级房的家庭,除了淋浴洗澡设施之外,房间里边必须要有电视,并且提供chuī风机和电热水壶这两种小家电!”
这个会开到晚上十二点才散会,相信今天晚上将会有很多人睡不着觉。
有不少家庭觉得白龙谷那边投钱,暂时是看不到希望回钱,升级客房就不一样了,马上就能看见钱回来。
不过如果今后白龙谷那边弄得好,每年分红就不少,比存钱可赚多了。
该怎么办?投钱不投钱?纠结啊……
第70章
胡晓雯才不管那些人的纠结,反正开会这事儿又没有叫她。
胡晓雯的两亩玉米长得特别的好,饱满不说,个头都不小。前几天就陆陆续续的有成熟的,霍红霞每天都去摘几个,煮熟了直接吃,或者是把玉米粒剥下来做凉菜,拌沙拉,炒菜吃都很可口,又甜又嫩,还带着点脆。
这一回秋收,除了胡晓雯自己去收地,霍红霞和田桂英也来帮忙。
胡晓雯自己本来就是一个壮劳力,再加上两个女将身体也很健康,只用一天的功夫就把自己地里的两亩玉米给收完了。
收完的这些玉米直接被霍红霞划拉了一大半到农家乐的库房里,霍红霞说要做各种玉米吃。
胡晓雯也不在意,只是剩下的一半玉米她就吃不清,让她哥哥来拉回去一袋子,给周青胡新民两口子一半,让她哥家自己留一半。
剩余的她就给亲近的几个亲戚家里边送去一些,让他们尝尝鲜。
别人家里边种的都是老玉米,就她自己种的是甜玉米,这种玉米生着吃都清甜的很,做汤炒菜都可以,比起他们自家种的老玉米要好吃多了。
面面还特意让高琴给她拨了电话,自己拿着手机跟她说,玉米好吃,他还带去了幼儿园,把别的小朋友羡慕坏了,把胡晓雯乐得不行。
胡晓雯秋收这些天都待在村子里,每天晚上准时起来去田地里边收割生气。
因为胡晓雯今年夏天用灵雾多滚了几次,今年秋收的收成比起往常多打了一成,村民们都很高兴。
村南,华家豆腐坊。
华卫国一脸肃然,手里捧着新打的大豆,放进了水池当中。
他好像是在进行某一种仪式一般,带着一种期盼,严格地、一丝不苟地按照传统程序制作豆腐。
去年他家的豆腐特别的受到镇子上的欢迎,每天做的豆腐都供不应求。然而等到新豆子用完,他去镇上买了豆子,再做出来的豆腐销量就直线下降。
华卫国当时还以为换了豆子之后销量还是那样,多做了很多,结果没有卖出去,很是亏了一笔。
根据镇子上的老客户讲,他们家的豆腐做的又不好吃了。
无措之下,华卫国只能各种摸索试探,等到他想到可能是豆子的原因时,自己家的当年豆子一颗都没有剩下。
华卫国把这件事qíng放在心上,来年特意多关照地里边。今年的豆子丰收,收回来之后,他第一时间处理,把豆子泡了。
这一屉豆腐热气腾腾的温度还没有散去,华卫国顾不得烫,就直接用刀子刮下来一块放进了嘴里。
豆腐一入口,一股浓郁的豆香直接透过口腔向着嗅觉钻去,这还是华卫国第一次觉得自己家的豆腐能好吃成这个样子。
弹、韧、滑、嫩、香!
华卫国使劲的闭了闭眼,把还略微有些烫的豆腐含到不烫口了,直接咽了下去。他扭头冲着外边喊了一句:“儿子!去村里找今年种了豆子的人家要点豆子回来!
!”
他要知道是他家一家的豆子这样,还是全村的豆子都是这样的好品质。
外间的儿子虽然疑惑,却还是老实的挺父亲的话,拎着一个口袋就出了门。
不一会儿,华卫国的儿子就拎着几个塑料袋回来了。
华卫国抢过袋子,抓了一把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随后直接就抓起一颗放进嘴里生吃。
可怜旁边站着的小伙,直接被他爸的举动吓了一跳。
吃到嘴里的豆子很香,跟自己家的味道一致,这让华卫国欣喜若狂。他二话不说,立刻跑到同村人的家中,把人家种的大豆好说歹说的买了回来。
有的人家种得多,本来就是要卖给榨油作坊的,见他来收,慡快的就直接卖了。
也有的人家自己种了大豆就是榨油吃的,不愿意卖。这边村民一般种两三亩大豆,榨成油能吃三四年。自己吃的自然比买的要划算,也gān净。
华卫国也不气馁,惯常肃然的脸上挤出笑容,硬是给人补贴了市价的两成,把大豆都给包圆了。
不只是那些已经收了的,就连还在地里没收的,他也跑到人家里边去提前跟人打招呼。
华卫国的举动引起村民奇怪,不过他家里是做豆腐的,倒也没有多么离奇。
看着库房里边堆放的大豆,华卫国高兴的大笑出声。这不太符合他xing格的举止,把他儿子惊得跟看jīng神病一样。
“儿子,明年多包点旱田,全都种上大豆,咱们大gān一场!”华卫国雄心万丈的说道。
之前说过,华家是从别的村子迁过来。在桃溪村没有地,只因为会一门做豆腐的手艺,这才过得安稳。
当初就是因为华卫国的能gān,他们家才挣了钱,买了车盖了房子。
近些年来,晃着的土地越来越多,他们家里才租了五亩地。自己种大豆也只是为了节省一些成本。
华卫国发现了豆子品质的变化,觉得这是他家豆腐事业再一次质变飞跃的契机。
他也想了很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思来想去无解,也只能归咎于近些年来环境变得更好了。
当然,村子里边老人的话语,偶尔还是在心里略过,只不过那太过怪力乱神,华卫国不敢深想。
52书库推荐浏览: 南瓜老妖 空间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