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宫_末回【完结+番外】(22)

阅读记录

  随后不顾他悔恨得恨不能一头撞墙的神qíng,握紧他的双膝用力向两边分开,腰身埋进他的双腿间,一只手直接探进他的后庭,伸出一指cha进去摸一摸挖一挖,很快在其中找到一硬物,再故意辗转碾磨慢慢抽出,对着脸红至脖子的男人啧啧一笑,道:「平安真乖,果然听话地一直用这个保养呢。」宋平安直接闭上双眼,掩耳盗铃一般,只是红艳yù滴的脸色透露尽他的羞耻。他在烨华话后忍不住于心中腹诽,皇帝都下命令他那处必须每日进行保养,他敢不听令吗?

  烨华看着因为羞耻浑身轻颤的他,越看笑意越深,越看却是qíng难自禁。

  那一夜烨华并没像往常那般,先让宋平安痛快泄出来一次,而是折磨得他快要承受不住时,用发带轻轻把胀得生疼的那处绑住,然后把自己炙热的男xing深埋入他的体内,不断撩拨挑逗,前后都被折磨,宋平安的泪拼命忍都忍不住。被折腾得厉害之时,还会不住求饶,烨华却一直狠心地待自己要出来了,才放开他,与他同时达到顶点,在他绷紧身体时,把热液深深注入他的体内。

  不知经过多少次销魂蚀骨的缠绵悱恻,宋平安最终筋疲力尽,躺在chuáng上陷入浑浑噩噩之中,只依稀记得皇帝抱他去洗浴,只依稀记得当他被抱回柔软的chuáng上后,再抵不住瞬间袭上的倦意,沉沉睡去。

  烨华没睡,他让平安轻轻靠在自己的肩膀上,用被子盖住彼此的身体,听着他平稳的气息,轻轻痒痒的洒在自己的胸前。

  今天,一直空置的坤宁宫终于有了新主人,对于此事他一直不热衷,反倒是他的母亲,当今太后热络地前前后后忙上忙下。从前国母的后冠与她失主jiāo臂,她心底真正的心思烨华难以窥测,但她偶尔透露出的不甘却也隐隐表达了什么。

  烨华懂事前,他的父皇年过十九就因傀儡皇帝的身分导致郁郁而终,而他的母后,是当时宫外一个空有品衔没有实权的大臣的女儿,是在他父皇十六岁时,由太皇太后作主,风光娶进来的妃子。

  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一个没有实权的大臣的女儿,在外人看来,不过是皇室为了维持最后的脸面而打肿脸充胖子硬是摆出来让世人看一看的过场,当时的众大臣皆看笑话般地看着这一出戏。

  等岁月逐渐流逝,有心人才逐渐察觉,这的确是当时的太皇太后展示给众人看的一出戏。只不过,当时他们以为皇室一族不过是一帮戏子,事后才猛然发觉,他们才是被皇室拿来戏要的玩具。

  当年只不过是在四位辅政大臣之间夹fèng中求生的那位没有实权的大臣,那位把女儿嫁给先皇的父亲,如今已经是官居一品的内阁大学士,福荫家族亲属。有一个太后女儿,又有一个皇帝外孙,这位内阁大学士以及亲族已是当下朝廷中最有威望和权势的一派。

  而这位内阁大学士在当年的四仕之案中出力不小,为此,在事后更是荣华加身,福贵当头。

  当然,这次成功之后的荣耀皆是有远见的人暗中一一布局的,计划过程中没有出现过多的偏差,但是一个意外的出现反而致使事qíng以更危险更血腥的方向发展,那便是先皇的死。

  这一个软弱男人的死亡,导致一个母亲失去儿子,一个女人失去丈夫,而这个失去丈夫的女人在之前,还一直不断奢望自己能够头戴凤冠,身着霞帔,坐上皇后宝座,接受四方来人喝赞,然而这一切,都随着丈夫的死去烟消云散。

  尽管如今她同样拥有高贵的身分,同样统领后宫嫔妃,但这份遗憾一直留在这个女人心中,她把一切都寄托在独子烨华身上,她渴望从中得到什么以求获得满足。

  如今的皇后刘氏由她安排送进宫中,更是她一手安排送到皇帝儿子的chuáng上,一举留种让她欣喜不已,但诞下的却是长公主,尽管她的热qíng被浇灭些许,但她明白这根本不是阻碍刘氏当上皇后的屏障,毕竟直至现在,刘氏是第一个为皇室添加成员的妃子。

  曾经皇帝是她与太皇太后共同教导,此时的刘氏更被她管治得服服贴贴,唯她马首是瞻。培养一个听话的人已是不易,培养一个听话的皇后更是难上加难,于是这个女人不择手段也要让刘氏成为皇后。

  礼部尚书赫连玥是太皇太后提拔上来的人,但同样听令于太后,看到赫连玥递上来的奏折时,烨华就猜测到了这一点。

  当时看着在自己面前故作平静的母亲,烨华同意了,他不得不同意,因为即使他反对,这个女人还会用各种手段bī他同意。

  烨华垂下头的同时,把自己yīn暗冰冷的目光深深隐藏。

  对今天已经成为皇后的刘氏,烨华并没有多少感觉,的确貌美,的确知书达礼,但除此之外,她只不过是太后手中的傀儡,太后让她做什么她就什么,全无自己的思想,这让烨华倒尽胃口。

  于是在这个算是皇族建朝以来举办得最隆重热闹的大事、喜事之后,烨华心烦得溜出了皇宫。

  今晚带平安去的那片一眼望不到边的荒野是从前的他心烦时最常去的地方,本来打算直接就过去,可莫名的,就突然想见一见他。

  连烨华自己也不甚明白,在宋平安身上,他为何会做一些奇怪的事qíng。他避人耳目培养的暗卫并不多,但还是抽出其中一个暗中跟随宋平安,不论发生在他身上的大小事qíng,甚至是上了几趟茅厕或是吃了几碗饭,只要他想知道,就会有人禀报。

  知道他今天轮休,知道他今天去了哪里,知道他现在又在何地,然后去找,果然就找见了一个人走在大街上的他……烨华记得,自己没叫他,甚至连嘴都没张开,然而他却心有灵犀般的突然回首,见他目瞪口呆望着自己时,心qíng突然大好。

  一切,都是如此匪夷所思。

  「平安,以后不论发生何事,你都愿意陪在朕身边吗?」「只要皇上还需要平安,平安愿一直相随。」

  不明白自己为什么突然向他这么要求,但在平安坚定清晰地说出这句话时,心底一直萦绕的苦闷瞬间消弭,再也没有片刻迟疑。

  「平安,有你在,朕才会心安。这句话,是真的。」环抱熟睡的人,烨华不由低头。

  想过很多,抱着他睡时自己就会一夜无梦,他是不是和曾经那只偷溜进来陪自己睡的小狗一样?后来又想,肯定不是,至少,自己不会对那只小狗产生qíngyù。

  「平安,你能告诉我吗?不,你肯定也不知道。」想起他向来都是一副呆头呆脑、一头雾水的模样,烨华不禁失声一笑,抱住他的手不由收紧。

  这一夜,烨华无眠,一直这般静静凝视沉睡的平安。在响起第一声jī啼时,屋后传来两声沉闷的敲门声。

  烨华顿时敛去脸上不知不觉溢出的柔qíng,把平安轻手放下,换上衣服,开门出去。

  平安醒来的时候,天已大亮,皇帝已经不见踪影,若不是身上的痕迹与残留的余韵,他会怀疑昨晚的那一切是梦。

  梦里的皇帝无尽温柔,在他耳边吐气,小声说话,又会轻轻笑一笑,他躺在他的怀里睡着,无比香甜。

  开元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皇帝登天坛为来年国运昌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祷,在一年一次的祭祀大典上,皇帝宣布自明年起,改年号平安,愿百姓平祥和乐,愿国家安定富qiáng。

  「平安?」

  太皇太后闻讯,手中拨珠一停,半晌静静合上双眼,长叹一声。

  「愿我佛保佑国家真能长治久安。」

  纵览邵氏王朝的历史,后人会把其划为两个阶段,最普遍的做法便是以平安元年区分,认为开元年间的隆庆帝在两位太后的协助之下虽夺回属于帝王的权力,却因当时两位太后经营多年,不论是宫中或是朝野,皆是她们的耳目、人脉,空有帝柞的隆庆帝的真正权力还受到诸多牵制。而在平安元年之后,十八岁的隆庆帝才算是真正展示出他的才华,在千古留下浓重一笔的时间。这段时间之后,他逐渐肃清朝中效忠于母族的大臣,换上能为之所用的人才,改善民生的同时,也不断增qiáng国防,在各处部署兵力。

  在隆庆帝平安元年以后的统治时间里,但凡是胆敢骚扰邵氏王朝的外敌,虽远必诛,以致当时王朝的国土多于前朝数倍,百余年间,再无外敌敢对邵朝国土动任何歪念头,反而还要每年进贡朝拜。

  这些已经是远事,回过头来慢慢说起。平安元年,发生两件大事,子嗣单薄的邵氏皇室在十月下旬终于迎接来了第一位皇长子,而生下这位皇长子之人,不是皇后,更不是后宫里的哪个妃子,而是一位选秀入宫,家里无权无势,身份低微得入宫后只能在花园伺弄名贵花卉的女子。

  隆庆帝为何会宠幸这么一名身份卑微的女子,史书是这么记载,说皇帝在闲暇之余突然兴起要去花园散散心,因为是临时起意,当时的内官并没有来得及去花园清人。于是隆庆帝到了chūn意朦胧时,百花含羞待放的花园里,巧见一名年轻的素装女子伫在花海之中认真修剪花糙枝桠,当时雾气沵漫,人比花娇,仿佛是天女下凡嬉戏,隆庆帝一眼就喜欢上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