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得先捣鼓些先进农具出来,如今在用的二牛抬杠大犁废牲口不说,耕种效果也不好。换!
如今庄子上除了庄主府上是砖瓦房,其他农户住的那基本上都是泥胚房,漏风漏水不说,还容易塌,得改了砖瓦房。换!
如今庄子上的农具太简单,不结实。换!
如今庄子上牛了啥的太少,这不利耕种。买!
这买了牛得集中管理,为了以后着想,得有个牲口大棚,盖!
这要盖砖瓦房,砖头瓦片儿的买了太费钱,得自己烧,那就要有个烧火窑才行。盖!
KAO,想着想着,这chuáng上是待不住了,窜起来随便裹了件外衣,想算算这么一路下来,得有多少钱才行,提了毛笔,不知道咋算,这物价咱不明白啊,这得找人问问,找双儿去。
刚出房门,我就站住了,双儿正在院子里锻炼。
想起来了,双儿说过他爹传过她几下庄家把式,咱还从来没见过。(主要是每天起太晚,等我起来的时候,双儿都练完了。)悄悄蹲了门口偷看,让咱看看咱的宝贝双儿到底耍的啥庄家把式。
一看,眼睛看直了。
哇!平时没发现,这双儿的腰咋那么软呢,往后一仰,居然就把自己盘成一个圈儿了,头能挨着后脚跟!看着咱这腰就发酸。
哗!一字大劈叉,劈的那叫个直!一下,两下,连劈了十几下!赶紧给咱这裆夹紧,看着蛋疼。
噢!单手拿大顶,还带拿大顶练俯卧撑的?一、二、三、……一百?左手完了换右手?一、二、三、……一百?完了,我这手臂也发酸。
咝——,看着双儿两只手各抓一个院子里足有四五十斤重的石凳子在那儿抡的欢快,我这儿倒吸一口凉气。
抡完了,双儿把石凳子放回原处,拍拍手,晃晃脖子,开始运气摆架子,不会吧?!刚才只是热身运动?!
双儿打啥拳没看懂,只看了个眼花缭乱,等双儿一套拳路打完,我这儿已经看了一头大汗。
妈呀,这还是平时我那个文文静静的乖巧双儿吗?这简直一女终结者啊!赶紧悄悄躲回房里,这万一要是双儿发现我偷看她练功,发起飙来,咱这小身板儿不够她掰扯两下的。
不行,得学武,不然咱不就真成了吃软饭的韦爵爷了。
早上在双儿惊异的目光下,咱一口气吃了三大碗面,给自己撑的想松裤腰带,但想想老人儿说要想壮,先吃胖,咱咬着后槽牙忍了。
“啥,你想学武?”后院儿练武的院子里老妖jīng上下打量我一眼,伸手捏捏我这两条小细胳膊:“小子,就你这小身板儿,怕是难!”
“您老别小看人,咱其实也练过的!”我急了。
“哦?”老妖jīng想了想说:“也对,听说当年吐谷浑流匪攻打金城县的时候,你也跟吐谷浑流匪gān过仗,还宰了几个流匪,要不你先练了我看看?”
“您就瞧好吧!”我跳了练武场里,到兵器架子跟前找兵刃。
一眼瞄中一柄大关刀,这个好,架势足,刀把长,正所谓一寸长,一寸qiáng,更重要是这个看着就有气势!
挺胸抬头我就去伸手抓住那把关刀,一拎,没拎动,挺沉。我气运丹田,两脚生根,两手攥着刀柄往上提,靠,只提起大约一公分的样子,就已经累的满头大汗,这***是人用的嘛?
“小子,那把刀重150斤,你玩儿不了,换个别的吧,别làng费时间了!”老妖jīng坐了场子边儿上的椅子上寒碜我。
算了,看来咱不是舞关刀的料子,再看看边儿上那根有我两个高的长枪,嗯,估计也玩儿不了,最后挑拣下来,还是找了柄十来斤重的腰刀掂了手里。
看出来了,老妖jīng家没轻兵刃,最轻也就这个了。
似模似样端个架子。嗯,要的就是这个感觉!
“呔!”猛的一嗓子给老妖jīng吓一哆嗦。
我砍!我砍!我再砍!我捅,我捅,我再捅!我劈山刀,地躺刀,五虎断门刀,紧接着再来一个飞天刀,我飞,我飞,我再飞……嗖的一声,刀真飞出去了,咣当一声掉地上给我自己吓一跳。
咳,太兴奋,手滑了!
转头看老妖jīng:“老爷子,咋样?”
老妖jīng看的目瞪口呆,过了半晌才回过神儿来,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你娃命真大!被你宰了的那俩贼娃子真……***可怜!”说完老妖jīng居然走了!
你不教就不教呗,这话啥意思?
刚想走,就听院子外护卫喊:“快过来俩人,老爷子笑厥过去了!”
我KAO!
……
蹲了树底下沮丧半天,咱看来真不是块儿练武的料子。算了,还是安安心心当咱的农民吧。
让人带路,在马厩那边儿找到了程广程老把式。
“这西市上一头牛一般得五六贯,若是碰到品相好的壮牛,少说也得七八贯。马就更贵了,普通的得十来贯,好马那就没价!”程广听我问牛马的价钱,立即来了jīng神。
“那如果买的多呢?譬如一口气儿买个十来头牛了啥的,能便宜不?”我问道。一头两头的牛,还不够少爷我使唤呢。
“应该能,但一旦买超过三头以上的牛,得到官家那儿登记,而且难得有这种大卖家。”程广想了想:“马也是,超过五匹就得登记,但西市上卖马的胡子不少,真要买的数目大,肯定能便宜。”
点点头,谢过程广,一路又问了程府管家一些其他物资的价格,然后盘算着就让人领回了自己的院子。
“少爷,明儿就是重阳节了,你带双儿去登高好不好?”双儿抱着笨笨对我说。
“啊?明儿就重阳啦?”
-------------------------------------------------
今儿清明,休息在家,加更一章,嘿嘿,您是不是多赏一张推荐票?
正文 第二十一章 我为财狂
更新时间:2011-3-22 10:45:14 本章字数:5025
重阳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chūn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ju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流传至今,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往年重阳节皇帝陛下都会赐宴曲江池,与满朝文武共庆佳节。可今年由于受秋雨影响,收成欠佳,所以李大帝以体恤民qíng为理由停办了曲江宴,改为请几个老功勋和老重臣到皇城赴宴赏jú。
老妖jīng一早就走了,程福之来拉我去参加勋贵子弟聚会,可我想到老妖jīngjiāo代过,没事儿别往勋贵圈子里凑,加上我自己本身也不愿意参加这种聚会,所以拒绝了。
“双儿,这长安地界儿上还有啥转转的地方没有?咱话说前头,什么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扎堆儿的地方咱不去啊!”秋高气慡的天气,窝了房间里也没意思,咱也带双儿和笨笨去转转。
“要不咱去老杨庄?”双儿想了想。
“行!找老杨头儿喝酒去!”
说走咱就走,乘车一路缓缓行来,络绎不绝的游人,手里身上都拿着或佩戴者茱萸叶子,人喊马嘶的热闹。
一路上叫卖摆摊儿的小贩不少,几个胆子大的还拎着篮子围了车边儿上叫卖。
看着有趣儿,先买了些茱萸叶子,入乡随俗,咱和双儿也带上。又给双儿买了对儿银镯子,小丫头盯着看半天,肯定喜欢。还有卖铃铛的?买个大的,让双儿穿了根红丝带,挂了笨笨脖子里。
走走停停的,赶中午前到了老杨庄子上。
“老杨叔,我和少爷来看你了!”双儿抱着笨笨,蹦蹦跳跳的就进了老杨头儿的院子。
“李相公和双儿来了,快,里面坐!”老杨头儿乐呵呵的,摸摸双儿的头,给我们迎了进去。
“老杨叔,今儿重阳节,我和双儿到您这儿打牙祭来了!”我笑呵呵的给老杨头儿行礼。
“瞧您说的,我这本来想请您来着,但又怕您城里应酬太忙,所以没敢派人去捎话,今儿既然来了,没说的,这酒菜管饱!”还是老杨叔实在,管饱这词儿咱听得进。
52书库推荐浏览: 鬼屋夜游 鬼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