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知道的三国故事……不全是真的!?」
江龙越听是越迷糊,对自小耳熟能详故事的质疑,令他一时有些难以接受。
张搴瞧见了同伴的纠结的表情,接着解释: 「大部分人物和历史……是事实……但不少转折……是罗贯中和历代说书人为了增加戏剧效果……编的故事。所以说……是七分实、三分虚……」
「七实三虚!所以……有三成是假的。」
张搴点头。
「所以……墓穴不是空的,并不代表里头的一定是郑和的真体。」
江龙依然如身处五里迷雾中,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脱口问道:「所以,鬼子去墓地是为了查证郑和身份?」
江龙的瞎口一问,惹得张搴差点失声大笑。
「不!他们是去找东西的。这个时候……日本人肯定……没这闲工夫。」
经过连串事件后,张搴对于自己的判断更加肯定,只是依然不确定日本人所寻找的东西及目的为何?
江龙突然自迷雾中脱出,眼珠一亮,脱口:「找东西?挖宝?肯定是挖宝!」
「哪个盗墓者挖了墓后,还大费周章做掩饰,补上全新草皮?追查墓园主人的后人?怕人不知道?这样子的事……至少,我不曾听过!」
张搴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
「也对。哪鬼子到底要找什么?」
见江龙犹然困惑的模样,张搴肩一耸,学着恩师赖德曼,逗弄起江龙。
「那你得去问鬼子?怎么问起我来?我又不是鬼子。」
叫张搴这里一搅,江龙困意消了大半,知道同伴逗弄他,立马回呛道:「可你也是个洋……鬼子!」
张搴故作不悦状,但江龙全没当回事。敢情这样子的对话不是头一遭,肯定也不会是最后一回。
双方又步行了一段距离。江龙若有所思开口:「这鬼子到底在搞什么鬼?咱们现在又不能去抓个鬼子来问明白?不过,这事……肯定跟郑和脱不了干系,对不?」
张搴点头。
「所以,鬼子们还没找到所要的东西?」
「我想是的。」张搴回得简洁。
这趟寻找古物的中国之旅,由于古罗盘仿品的意外现身。印证了张搴原先的推测无误,果然和郑和下西洋的事件扯上关系。但令人费解的是冥冥之中似乎又和儿玉机关正在进行中的秘密行动有所牵连。张搴不得不重新思考眼下情形,试着理出点头绪和未来的方向。
「Champ,咱们当然不是鬼子。就是真找到鬼子……鬼子说的鬼话也不一定可信。」
张搴回了同伴一个同意的眼神。江龙得到了嘉许,开口又问:「可要是咱们真是鬼子,在南京没找着郑和的东西。那么……接下来得上哪找去?」
别看江龙出身乡野江湖、生逢乱世没受过几天正规教育,许多时候神来一语倒是充满智慧和哲理,比之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学者专家也不遑多让。
张搴因而笑称自己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江龙则在一旁应道:「吃烧饼,哪有不掉芝麻。」
张搴心想郑和七下西洋,经历数十年,航线长达万里以上,横跨亚、非两大洲,若是日本人在南京没找到线索,那么他们的下一步会选择在哪里落脚?这绝对是个复杂棘手又难以回答的问题。
张搴不语,继续默默走着。江龙继续打着哈欠,不时回首望着陷入苦思的同伴,既担心他失神栽跟头,也担心插话打断同伴的思绪。于是二人又一路陷入无言沉默。
最终……
「甭烦恼。回去有的时间,慢慢理头绪!」
「是……找周公商量吧?伙伴!」
「这说法也没错!人吃饱了、睡足了、脑子就清楚,肯定好理头绪。再说郑和也得睡觉!你说是不?」
江龙往胸口一拍,毫不回避,带着几分笑意,一口认了自己的阳谋。
望着自己的宝贝同伴,张搴怎可能愁眉不展太久。
「是!是!你说的有道理,郑和也得睡觉,咱们……回去理头绪吧。」
二人并肩而行,很快消失在大街上。
回到住所后,江龙很快便上周公宅第理头绪去,不时发出轰天巨雷般的鼾声。另一头的张搴,却翻来覆去不能成眠。倒不全因为同伴豪放震天的打呼声,共事这么多年,张搴早练就成一番充耳不闻的最高境界。只是马大爷的古罗盘和江龙回程途中所提出的问题,像两条虫般猛往张搴脑子钻。
「如果日本人,在南京没找到所要找的东西,接下来得上哪去找有关郑和的线索?」
原本该是日本人、儿玉机关的问题,八杆子也扯不上的烦恼。不料在仿古罗盘现身,及马大爷的叩首请托后,张搴现在想放手不管,只怕也找不出理由。姑且不论日本人是否抱持着和自己相同的目的,至少眼下在大方向上是一致。
多年经验告诉张搴,追寻古物的差事,说信不信,还真有几份玄妙难解之处。寻不寻得上,找不找得着,除了科学证据线索判断外,还得看有没有缘份!
「古物有灵」,得碰上有缘之人。打从昨夜的拨云见月,今晨的罗盘现身。若再回溯到前些日子自投罗网找上赖德曼,和奥斯汀。所有一连串不可思议的巧合,只怕说明一件事,正如马大爷所言,自己正是郑家、马家祖上所托的有缘之人。把事兜一块看来,而今想置身事外,只怕是连老天上帝都不容许。更甭说罗盘、地图和龙钥匙的主人奥斯汀所交付的神圣使命。如今虽仅是曙光乍现,但说什么这淌浑水也得继续地淌下去。
张搴辗转难眠,索性翻身下床,来到前头客厅,独自泡了壸龙井,一口一口啜着热茶,一点一滴思索着这事的来龙去脉。张搴断定日本人绝不可能为了验证郑和的真体这般大费周章。纵使对于这段中国历史再有兴趣,也断不会挑在这时候,花这么大工夫来做此事。再则此事还动用日本军方的配合,足见非同小可。自甲午战起,日本军方从未在战事上失利,使得军方在日本的地位异常强势,断无可能轻易去配合一个贸易商社。即便是大如三菱商社怕是也没有这份能耐。由此判断,这绝不可能只是项单纯的考古或是商业行动,所涉及的层面必定比想象中来得更高、更广。
张搴望着杯中平静泛黄的茶水,脑海却如大海般不停翻搅。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史上的记载有四:首要是寻找靖难之役中失踪的明惠帝,再则是宣扬大明国威、连盟并对抗北方边患,特别是帖木儿帝国。这些目的就今来看,全和日本搭不上一点边。郑和出使最后、也是最次要的目的,才是和往来国家发展贸易;这点倒是勉强可以和儿玉机关这个神秘的日本大商社扯上点关系。
「建文皇帝、大明帝国、帖木儿帝国,如今全成了历史,烟消云散。莫非日本人的行动真和……贸易、物资扯上关联?」
一个隐然的地点如同潜艇一样,从张搴的脑海中浮出……
52书库推荐浏览: S奇亞S奇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