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对我误很大_沐雨聆音【完结】(118)

阅读记录

  而王安石在舒州任职时,就是在天宁寨的通判厅侧边建起楼阁,夜夜在此处理政务,闲来也读书吟诗。

  城中百姓翘首观望,只见读书处灯光闪烁,窗口透出缕缕清辉,因此传为千古佳话。

  这天是八月十六,月色正好。

  众人用过晚饭,月夜登眺,正好可以俯瞰南湖。但见湖光山色中,月影婆娑,几人都是心旷神怡。

  难怪“舒台夜月”被誉为潜阳十景之首,真可谓“台高月皎洁,清影照回廊”。

  这么好的花前月下的氛围,乔庄主这对有情人当然也不会错过了。

  对此,风雅至极的乔庄主早有准备。

  只见他取出一管玉笛,在月下给未婚妻吹奏东坡居士那首《水调歌头》。

  笛声悠扬,檀郎有情。钟大娘笑颜如花,皎洁的月光下,容色更比嫦娥清丽。

  小乔坐得远远的看着他们,感觉自己的眼睛又要瞎了!

  倒是石桐宇听见笛声若有所思,怔怔念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同一轮明月下,他清隽的侧脸白得近乎透明,容色憔悴,显然是想到了小妹生死未卜,家人天各一方。

  梁御风看在眼里,一阵一阵心疼,忍不住打岔:“为什么有情人都爱对着月亮山盟海誓?”

  钟寅闲着没事,随口问道:“月亮有什么不好?”

  小乔也凑过来捧场:“是啊。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这意境多美……”

  呜,他好想苗苗啊!

  梁少爷振振有词:“月亮当然没什么不好。但对着月亮发誓,它可是一天变一个样,怎么能做得了准?”

  石桐宇:“……”

  他一时怔住了。

  梁少爷紧紧盯着他的眼睛,笑吟吟道:“倒是诗仙说过,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值此良辰美景,有酒当醉直须醉,何必想得太多?”

  他向石桐宇举起酒樽。

  流光皎洁,映得杯中酒液如同琼浆玉液一般,连他含笑的眼瞳似乎也在闪闪发光。

  石桐宇看着他,忍不住心旌摇曳,好半天才说出话来:“是我着相了……”

  他顿了下,举杯与梁少爷碰了碰,轻声道:“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小乔大笑着嚷嚷:“我们能有幸在此相聚,一同赏月,本该纵情欢乐才是!”

  他开始给大家的杯子里拼命倒酒。

  今晚不醉不归!

  梁少爷没去管他,只是盯着石桐宇不放,笑嘻嘻问:“是啊。哥哥你愁什么?”

  石桐宇欲言又止,试探着伸手,轻轻去握他的手。

  梁少爷就势挨近一步,一把揽住他的肩膀,纵声长笑:“紫金之巅,重阳论剑。咱们兄弟齐心,还有谁是对手?”

  他遥望天际圆月,意气风发,掷地有声——

  “天下第一和定魂珠,我们都拿定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下面就是比武大会啦!写武侠怎么能没有比武大会呢?接下来就看梁少爷他们大显神威吧^_^

  第88章 金陵城外

  建康古称金陵, 六朝时期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人口达百万之巨。隋唐两代, 经济文化仍是极度繁荣。直至北宋, 一直是东南经济重镇。

  南宋时, 宋高宗赵构改江宁府为建康府,定为行都, 是仅次于都城临安的重要军事和政治中心。时人称曰:“非据建康无以镇东南。”

  而且, 建康府人口众多, 雄山为城, 长江为池, 舟车漕运, 数路辐凑, 商贸活动兴盛, 市场繁荣,仍然是重要的商业城市。

  采石矶之战后, 建康府城经过多次修筑, 已经大体恢复了南唐江宁府城的规模。

  梁御风他们一行进入建康境内后,便瞧见道上的行人, 江湖人打扮的越来越多。其中尤以少年人青年人居多, 个个意气风发,踌躇满志。

  要知道山河破碎, 国势凋敝,江湖中已经很久没有召开过重阳之会这种大规模的武林盛会。

  上一辈人大多在战乱时捐躯赴难,所以这一辈的年轻人, 正是初出茅庐、雄心勃勃的年纪,谁不想在天下英雄面前露露脸呢?

  即使不冲着美人财帛、稀世神兵而来,就冲着扬名立万这一点,也足以吸引绝大多数少年人了。再说了,就算没本事参加比武,来长长见识还不行吗?

  更有些门派或是家族地处偏僻的江湖子弟,早在得到消息后,怕赶不及赴会,便已立刻赶来了金陵城。这伙人如今在城里住了怕有两个月了,在普通百姓那里都混了个脸熟。

  建康南门是府城正门,即为后来的中华门所在。东门则称白下门,是去往紫金山最近的城门。

  东门外的驿亭,称为白下亭。不远处还建有供往来官员人等憩息的接官亭,叫作建阳亭,亭阁三进,左侧有临水屋宇数间,右侧则是吏舍。

  因为进出东门,必经此处,所以附近的驿道路口摆开了数家茶摊食肆,生意都很不错。

  只因这些日子以来,出入城内的江湖人士太多,官差盘查也严格许多。时辰不巧的话进城的人还要排长队,恰好可以在此歇歇脚儿。

  重阳之会要在紫金山上召开,白下门外大概是最热闹的。适逢重阳将近,秋高气爽,出游的人也不少。道上鞭丝帽影,行人络绎不绝。

  每当有成名的武林人士经过,道旁两侧的茶棚食肆里,就会传来一片交头接耳的议论声。

  梁御风他们四人初来乍到,随便找了张桌子坐下喝茶,立刻被热情的茶摊伙计缠上:“四位客官面生,是刚到咱们金陵城的吧?”

  梁御风刚要了壶茶,闻言讶然道:“是啊,这你也看得出来?”

  伙计忙道:“公子样貌出众,人中之龙。要是小的见过怎么会忘记呢?”

  这话梁少爷爱听,不管是拍马屁还是真心话,轻摇羽扇表示通通笑纳。

  伙计又问:“公子,不知你们可是为了参加重阳之会来的吗?”

  石桐宇瞥了他一眼,皱眉不答。他斜背长剑,江湖人的身份极为明显,这伙计明知故问,必有图谋。

  梁御风倒是不以为忤,笑吟吟道:“是啊。怎么了?”

  伙计一边说话,一边眼珠子滴溜溜转,暗暗打量他们四人的衣着,只是没看出什么名堂。

  梁御风一贯的装风雅,白衣翩翩,羽扇轻摇,一副贵公子派头。

  石桐宇则身着葛衣,头戴斗笠,帽檐压得低低的,一如既往的低调。

  小乔呢,相貌绝俗,可家里穿出来的上好衣服,下摆沾了泥巴也不管,风度全无,一派孩子气。

  钟寅的人不起眼,偏偏喂起猫来大方得很,刚一坐下,就特地要了份炸小鱼喂猫。上好的卤牛肉,那猫也是舔了一口就不吃了,问题是接下来他就自己把那片牛肉给吃了……

  这四个人坐在一起,真心看不出有钱还是没钱。

  伙计伤透了脑筋,干脆不管那么多,先套近乎再说。

52书库推荐浏览: 沐雨聆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