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县县令得了许清嘉之令,带着手下差役也来了,还用随行马车将本县的户口簿子带了来。
北城门外,此刻已经聚集了数千人,有官吏差役以及灾民,都是等待着同知大人今日揭晓谜底。
许清嘉来的时候,灾民的队伍里已经议论声不断,有人小声猜测:“听说……听说官爷将咱们召了来……不安好心……”
曲靖县染了时疫的村民被坑杀之事可不是假的!
也有耳目灵通的,提起现任同知来,持反对意见:“现在的同知大人听说当县令之时就是个一心为民的好官,待咱们夷人百姓可也不差。可惜咱们都没命在他治下。我家亲戚在南华县,家里穷的叮当响,前两年二小子还在县学上学呢,每年衣裳吃食总不会短缺……”
旁边同乡摇头叹息:“咱们县学……哪有这样好事?”
去的孩子们都是关系户,几时轮得上穷人家孩子上学了?
十里八乡,各村夷寨,总有亲戚往来,有些消息传的飞快。况许清嘉在南华县任了五年县令,官声非常的好,就冲着这一点,知qíng的百姓也愿意前来州府探听一番。万一碰上个好官能解决他们眼前的困境呢?
不过近来各县总有好事者传谣,道是此次上面的官员恐怕会为了政绩而故意坑害灾民,有人信有人不信,因此等待的灾民才会议论纷纷。
待许清嘉往搭好的高台上一站,便有差役敲着铜锣静场:“都静一静,听同知大人讲话!静一静!”
灾民们饿着肚子上路,都饿的前胸要贴着后脊梁骨了,也就有点说话的力气,闹腾的力气却是没有了。
许清嘉站到了高台之上,朝着下面的灾民讲话,大意内容是,今年年成不好,大家粮食欠收,官仓也不够吃,但江南今年稻米丰收,粮食贱价,因此他想了个法子,召集了江南一帮商人,已经从江南水运了粮食过来,以成本价卖给灾民。
下面九县灾民,也有听得懂汉话的,便翻译给身边的乡亲们听。这些灾民听得同知大人竟然要大家掏钱来买粮,顿时都炸了锅,用各部语言开始咒骂,也有当场颓然坐到地上的。他们走了这一路,就盼着许同知靠谱点,能助大家度过灾民。哪知道这同知大人与许多官员一样,都恨不得将百姓骨头fèng里最后一丝油水榨gān。
高台之上,许清嘉身后站着的尉迟修心中快慰,暗道许清嘉这是在一心找死,不过鉴于这位同知大人死意坚定,他就不拉他了,正好也遂了他的心愿!
云南郡的其余官员听得这话,顿时面面相窥,该说这位同知大人是没脑子呢不是没脑子?百姓但凡有一点银钱,能不拿去买粮吗?难道宁可饿死都要省下银子?
楼玉堂楼远道还有段功曹等人已经不知道说什么话好了,唯有高正一腔热血跑来跟着许清嘉,哪知道才上任没多久就碰上这桩事,呆站在场下一会,听得耳边百姓嗡嗡嗡的议论之声,忽然之间心里就升起了一点勇气。
他跟着许清嘉远非一年,眼睁睁看着他一路高升,政令通达,将一个县治理的都快夜不闭户了。无论如何,他是相信许清嘉的能力的!
听着旁边有人煽动百姓此刻闹将起来,高正朝着身边的差役使个眼色,那差役便过去将巧舌如簧鼓动百姓闹起来的小子揪了出来,用跟粗麻绳绑了起来,扔在一边。
百姓见得官府居然绑起人来,也有年轻血xing的,立刻叫嚣:“这不是在杀人吗?!这是不想让大家活了啊!”
居然引来附和声一片。
许清嘉立在高台之上,听着下面乱哄哄一片,有夷人也有汉人,好在他天xing记忆力超qiáng,哪怕仍旧不会说夷语,但这几年下来差不多的部族的夷语却是听得懂的。等大家闹哄起来,他才朝着敲锣的差役示意,那差役立刻绕着场中敲起了铜锣:“静一静!静一静!许大人话还没说完,等大会将话讲完,大家再讨论不迟!”
尉迟修心中暗喜,心道就算是讲完也没用了。
他这些日子就没瞧见过许府有什么商人前来,粮车更是没有,别是这位同知大人还真想将九县灾民圈起来坑杀吧?
总归他画张大饼给大家,等百姓们感觉到自己受了骗,一口吃食没有,恐怕……就不好收场了!
这才是他乐于瞧见的场景。
“各位乡亲,咱们云南郡虽然种粮食不行,但产的药材品种却十分齐全,且由于地理原因,药xing十分的好。不瞒乡亲们说,本官舅兄就是做这生意的,一年总要往咱们郡跑个两三趟,据说江南的那些药商都很喜欢本地的药材。因此,此次让大家买粮,并不是拿现银出来,而是拿采来的药材来换!家里现在没有药材的也不要紧,只要按着户籍领了米粮回去,到时候按着粮价上jiāo一定的药材也行!如果实在采不了药一时jiāo不了,也不要紧,本官决定与这些药商联手,在云南郡开始种植药材,到时候就有医药博士以及药商们派人前来教大家种植,这粮食就算是工钱了,都可以抵扣!”
下面百姓听到这话,顿时又议论了起来:“许大人这话……是真是假?”
“反正是先领了米粮,又不紧赶着要银子,就算是假的咱也不怕,到时候粮食吃到了肚里,待来年收成好了也就不怕了。总归过了眼前难关再说!”
本地官员听得这席话,虽然还没看到粮车的影子,可是皆面露喜色,高正更是仰头去瞧高台之上那年轻的官员,只觉自己真是有伯乐之能,无意中就撞上了许清嘉这匹千里马。
只尉迟修垂下来的袖中手指紧紧捏着昨晚熬夜写好的奏折,手里的纸张都变形了,他却浑然未觉,似不能置信许清嘉竟还有这招!
怎么可能呢!
南诏夷边历来是个风俗古怪的穷地方,又因为百夷语言不通,风俗不同,极难治理,因此朝廷对此地的想法历来就只是维-稳,只要稳定和谐就好,难道还指望着本地繁华起来不成?
尉迟修不知道本地的地理qíng况,其实在此之前,许清嘉也并不太清楚云南郡具体都产哪些药材,只知道大舅兄这几年做药材茶叶生意似乎挺顺。家里的经济,他向来不管,只一心扑在公事之上,因此倒从来不曾过问过。
那日在书房里见到胡厚福写给胡娇的信,只道已经联络了十八家江南大的药材商,准备往云南郡运粮,许清嘉也大吃了一惊。
在他的印象里,百夷之地就只是未曾开化之地,每年粮食产量不高,百姓常年挣扎在温饱线上,初初接受云南郡,他也心里没底。特别是今年年成不好,他忽然意识到,哪怕他有再大的决心要当个好官,可是假如连老百姓吃口饱饭都解决不了,怎能称之为好官?
见到信,知道舅兄会代人送粮来,而且粮量巨大,足够解决目前难题,他除了感激,还有疑惑,难道云南郡出产的药材真的能买来这么多的粮食?
还是他家老婆胡娇看不下去了,好生替他科普了一番云南郡的地理知识。
别小瞧了这片地土,本地生产的药材极多,有三七、砂仁、当归、云木香、huáng连、茯苓、天麻、石斛、诃子、胡huáng莲、半夏、猪苓、穿山甲、麝香、冬虫夏糙、何首乌、龙胆、川贝母、珠子参,党参,红花,jī血藤等等,药用植物数千种,药用动物数百种,简直不胜枚举。
偏偏云南郡地理位置在大周偏僻,jiāo通又不发达,大家身在宝山,竟然守着宝山饿肚子,当真是一件不可思议之事。
数月以来,胡娇与胡厚福去信沟通,让他咨询江南大的药材商,问问看适当的土壤,云南郡有这么多的野生药材,是不是可以找懂行的药材师傅问问,大面积种植。
粮食收成不好,如果能将云南郡打造成一个大型的药材基地,向大周朝各地的药行输送药材,然后再从江南江北运送粮食来养本地的百姓,是不是可以解决本地粮食短缺的现状
许清嘉被她描述的大型药材供应基地给镇住了,当时看胡娇的眼神简直是用膜拜学霸的眼神来看她,让胡娇的虚荣心得到了大大的满足。
太阳一点点升了起来,在高正抓了好几个煽风点火的人之后,躁动的人群渐渐的安静了下来,皆伸长了脖子瞧着远处的官道。在许清嘉沉静的面容之下,尉迟修的心一点点的沉了下来。
虽然许清嘉没有多说什么,但只露出的只言片语就让他心惊不已。
假如云南郡与江南的大药材商联手,开始大面积种植药材,万一解决了本地百姓的温饱问题,他还带领着百姓发家致富,到时候这份政绩就算是想抹也抹不掉的。
他心里暗暗思量,这才是个开始,一切还只是未知!
台下面,云南郡市令领着两名小吏走来走去,只等着粮队前来。本地市场也不算寥落,常有南来北往的客商,有前来贩运瓷器丝绸的,也有来此地买了药材茶叶回去的,还有专走吐蕃道往那边贩运茶叶瓷器各种商品的,只是到底人数不算多。听得今日同知大人的话,他对即将到来的市场繁荣充满了希望。
做市令的,市场繁荣了,他手里也就活络了,至少油水不会少了。
反是本郡的医药博士裴子明是个药痴,一听要推广种植药材,他就喜的抓耳挠腮,只恨不得站到高台上与同知大人讨论一二。
那边厢,许清嘉吩咐各县县令带着户口簿以及差役们开始在各县点名,核查人口,为发粮做准备。
日当正午,远远的已经听得官道上车马的声音,渐渐的近了,目力所及,竟然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粮队,那高高的粮车在道路上行走,拉车的骡马脚步疲沓,似乎已经走了很久的路,旁边骑马护卫的镖队各个jīng明gān练,腰挎短刀,鹰视láng顾。
看到粮车的时候,不少灾民暗暗的咽了口口水,此刻哪怕是让他们生吞米粮,也能吃得下去。更何况这是未来几个月全家人的指望。那热切的目光一直盯着运粮车,眼看着满车的粮食被拉到了另外空出来的地方,由健壮的伙计们开始卸车。
胡厚福擦着汗,带着十几名药商前来与许清嘉见面。
“妹夫,没耽误事儿吧?!”
初时接到妹妹的书信,见她出的这主意,他也是震惊了。妹妹的想法也确实吓人了些。自古以来朝廷都重农抑商。江南也有地方种桑树养蚕的,但那都是在房前屋后,也不会占了农田。妹妹的主意似乎是要让本地百姓都种药材,朝廷会允许想到如今他妹夫已经执掌一方,胡厚福又放下心来。
不过他这几年专做云南郡的药材,已经尝到了甜头,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利润。只是野生的东西终究数量,特别是药材又关乎活人xing命,与一般的商品不同。若能供应充足,药价降下来,于百姓却是一件大好事儿。
52书库推荐浏览: 蓝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