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砚提着灯笼,将周围都照了一圈,指着铺好的床,对乔玉道:“下午就吵吵嚷嚷地说累了,晚上早点休息。”
又将烛火搁在,叮嘱道:“你年纪小,晚上还要起来如厕,别吹灭了灯火。”其实典给署送来的蜡烛不多,得省着用,景砚心中虽有定数,但还是要让乔玉的屋子亮上一夜。
乔玉微微张大了嘴,他以为这间屋子是为太子收拾了的,擦桌椅板凳的时候还格外尽心,另一间屋子只扫了地,连床都未擦。
太子怎么能住那样的地方?
他也顾不上看新屋子的样子,急急忙忙抱住了景砚的胳膊,皱着眉问道:“那殿下难道要住另一间屋子?那里还没收拾好呢!要不您同我住一间屋子好了。”
景砚没有答应,只是替他合上了窗,挡住外头的夜风。
乔玉咬着牙,还是不许他走,“那,那我去住那边好了,殿下不能,不能去的。”
景砚将周围都瞧遍了,没什么差错,才将乔玉从自己胳膊上摘了下来,有些好笑,“小呆瓜,你才这么小的人,我能把你放在那边?我年岁大,没什么要紧的。你安安生生的,好好睡一晚,就让我最放心了。”
最后,还是景砚将乔玉的小兔子小老虎送到了枕头下面,又如同在东宫一样,替他敛好被子,在乔玉依依不舍的目光下,才出了这间屋子。
景砚抬头,望着天上的圆月。昨日还在下雨,无星无月,今天的月亮的又亮又圆。
这宫中的事大多如此,日日不同,岁岁难料。
他走到了那间还未修整的破屋子,也是太清宫主殿的寝室,微微阖上眼,左右瞧了一眼,才屈起食指,敲了敲一块与别处并无什么不同的墙砖。
里头弹出了一个机关,摆放着几张薄纸,上头的小字密密麻麻,写满了朝中内外的消息。
景砚对着半开的窗户,在月光下看了一会,便已牢记在心,又点亮了一只蜡烛,将薄纸放在烛火上,没多一会,夜风吹走了灰烬,再也寻不出一点痕迹了。
第6章 有光
入夜,月上中天。
景砚屋中还燃着一盏灯火,他坐在椅子上,手上拿着一卷才从典给署包裹里整理出的《地藏经》。
照往常的规矩,太清宫里本是不应该再有书的,以免景砚读了,再生大逆不道之心。元德帝下了到道口谕,说是允许典给署送东西的时候夹带几本佛经给废太子,命他日日诵读,以超度因陈家而枉死的怨灵。
一阵轻风掠过,豆大的烛火在窗纸上微微摇曳,又骤然亮了许多。
景砚抬起眼,不过转瞬之间,一个黑衣人在他身前伏地跪拜,也只不过是不紧不慢地问:“有什么要紧事?”
那黑衣人是陈皇后生前安插在皇帝身边的暗卫,原是被元德帝派来监视景砚的,只不过因为怕交往过密,难以隐藏马脚,才约定平日的事宜都以信函相告,除非真的发生了需要面见禀告的大事。而今天已经收到了信函,无论如何,暗卫都不应该再来了。
暗卫的嗓音低沉沙哑,却难掩欢喜,叩头禀告道:“属下方才得到了从外面传来的消息,说是小将军被逼跌落山崖后没死,已经同南疆那边的人联系上了。”
小将军名为陈桑,是陈铭的老来子,景砚的小舅,年纪大上九岁,因为母亲去世得早,长姐如母,差不多是被陈皇后一手带大的。陈桑自幼便才能出众,十六岁就能跟着陈铭上战场,杀敌饮血,不比久经沙场的兵士差。但因为陈家与元德帝的缘故,那次过后就送到宫里当了几年的侍卫,前两年才出宫再次奔赴战场,战功累累。而去年秋天,南疆大乱,陈桑请缨,战局一片大好,却意外死在那里。后来陈家倾覆,陈桑又被翻出旧事,被污曾与南疆贼首通敌,因分赃不均才被推下山崖。而众人皆知,陈桑五岁时立下的誓言便是忠君为国,马革裹尸,他确实死了,却连死后的清白也保不住。
景砚并未说话,似乎在思忖着什么。良久,才翻了一页佛经,是这寂静的黑夜中,唯一的声响。
暗卫偷偷地抬头,用余光瞥了景砚一眼。
景砚合上了佛经,不远处的烛火在他的眼瞳里跳跃,似明似灭。
他轻声细语道:“那南疆那边传来的消息,有没有说小舅现下打算如何。他是要报仇,那孤自有安排。若是,再如同往常,要雪刷冤屈,就将他直接斩杀在南疆,下去陪着外祖父和母亲,不必再在这世间挣扎了。”
暗卫浑身一抖,不敢再说了。陈家上上下下在一起一百余人,最后只剩下一个死而复生的陈桑了。
景砚又笑了笑,问道:“十四,你说怎样?”
据说陈皇后年少时便生的很美,与众不同,于大悲寺上香的时候还被主持称赞过世间大美不过如此,长得极有佛缘。景砚肖母,微微笑着时的模样,宛如佛陀慈悲时的神态。
可他早就知道,太子不是佛陀,而是恶鬼。
那暗卫名叫萧十四,是十数年前,陈皇后安插在皇帝身边的人。那时候帝后新婚燕尔,元德帝也并未经历过那次失败的御驾亲征,正是浓情蜜意,如胶似漆。他们俩难得起了小儿女的心思,趁着一日公务不多,于早春出宫踏青,路上偶遇一群地痞流氓,元德帝身边的暗卫露了行迹,被陈皇后记在心中。她思量了许久,终归还是没有放下戒心,寻了个机会,将几名从小长在陈家,生性老成的孤儿送了进去。
她想过,若是在之后的十年间,与元德帝的情意不变,就将这件事告诉对方,亲自请罪。
可元德帝于她,于陈家的心意,甚至没能撑过两年。
当初的那群孩子大多死在了长大的过程中,没剩下几个,其中萧十四的品阶最高,常伴御驾。去年秋天,也就是景砚十四岁时,边关告急,南疆有人勾通外贼,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已经民不聊生。那时陈铭已于不久前放下了兵权,在家养老,听闻了这个消息,在上朝的时候自请出战,被元德帝以年老病弱拒绝,不再让陈家沾染兵权。
萧十四冒死从皇帝身边得了南疆真实的消息,比现在报上了还要坏得多,因为太过重要,亲自去禀告了皇后。
皇后见了悲报,尚且于心不忍,想让陈桑违背皇帝的意思,再请出战,平定战乱。那时皇帝与陈家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张,卸了兵权才稍有缓和,可皇后还愿意再这么做,着实让萧十四松了口气。
他转眼瞧见太子从小佛堂过来,脱下的大氅上浸透了沉檀香,略带着些袅袅的烟火气。
景砚瞥了一眼递上来的密函,却不许陈桑再请旨,皇后问他,景砚指着密函道:“若是再请旨,确实会准奏。可到了明年的这个时候,就再没有陈家了。”
陈皇后并不知道境况那么坏,也不知道元德帝的狠心,还惦念着南疆,望着他苦笑了一声,“你到底不像是陈家人。”
太子从小性格沉静而内敛,令人捉摸不透,陈皇后有时候总觉得他像极了元德帝年轻时的脾性,却还要更深沉些。
景砚那时十四岁,闻言不过轻轻一笑,“儿臣不姓陈。况且众生皆苦,与孤何干?”
52书库推荐浏览: 狐狸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