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入芙蓉浦_寻香踪【完结+番外】(33)

阅读记录

  杨沐从小跟母亲过着清贫的日子,家境虽然困难,母亲偶尔也流露出难意,但从来不曾这样伤心欲绝过。他伸手抱住母亲,急得呜呜地哭:“娘,娘——您别这样,您在,我的家就在!要是没有了娘,我就成了没爹没娘的孩子,我一个人可怎么活呢?娘,您可千万别做傻事,只要娘在,儿子就算不考什么举人,苦点累点,日子总还是过得下去的,我会挣钱养家,也会照顾好娘的。”

  母子俩抱头痛哭,过了好一阵子,杨母终于冷静了下来:是啊,儿子才十六岁,从小就没有爹,要是自己就去了,剩他一个人,连个依靠都没有,岂不孤苦?好赖活着,起码也得等儿子成家立业吧,自己才能放心离开。这么想着,扶起儿子,擦了下双方脸上的泪花:“娘想岔了,铁蛋别担心,娘以后会好好的,看着铁蛋成家立业呢。”

  杨沐破涕为笑:“娘,你放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知道了实情,杨母反而平静下来,不再提心吊胆的,有些认命的意思。杨沐看天气也转好了,有了太阳,母亲情绪也稳定了,知道她在床上躺得难受,便拾掇出一张椅子,将她抱下床,放在椅子上,坐在院子里晒太阳。他准备找人做一张轮椅,可以推着母亲出去转悠,父亲虽然是个木匠,家里工具全都收着,他平常也时不时捣鼓一下,但复杂的物件还是做不出来。

  亲戚朋友和左邻右舍知道了杨母的病情,都纷纷过来探视,对她的遭遇表示十分的惋惜和同情,这家里才刚有点出头的眉目,她居然就病倒了,真是造化弄人啊。杨沐的舅舅家境也很一般,遇到这样的事情,除了能出点力,还真帮不上什么忙。杨沐现在迅速提前当家,家里的那两亩地要亲自去打理,种菜喂鸡,劈柴洗衣,煎药做饭,还要给母亲翻身按摩,伺候衣食起居,凡事都要亲力亲为,短短几天,人就瘦了一圈。

  杨母看着儿子忙里忙外,心疼得不得了,但是自己又不能动弹,只能干着急。杨沐知道母亲是个闲不下来的性子,干坐着只能让她着急,于是便拿了针线活给她做,转移她的注意力,也让她打发漫漫长日。杨母手头有了事情做,才不至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谁曾想,这本是杨沐让母亲打发时间的活计,最后竟成了她毕生的事业,她用一针一线缝出了儿子的衣服鞋袜,也为这个清贫的家添了一份生计来源。

  母亲病了,杨沐觉得人生应该重新规划了。乡试暂时是没法参加了,当务之急是挣钱给母亲看病,原本是打算一边坐馆授业一边读书的,可如今坐馆的钱太少,也不可能带着母亲去坐馆。要是卖了家里的两亩地,是能给母亲看得起病的,但若是能看好,那也没话说,这万一没看好,家里最基本的收入来源都断了,母子俩只能喝西北风了。要找一个什么样的营生,能赚得到钱,又能照料得到母亲呢?杨沐犯了愁。

  杨沐家出了事,同窗们得知消息,都来慰问过了。三宝和大新是同村的,所以走动得最为频繁。三宝家是跑船运的,在平县一带跑水运,这两年三宝回家帮着经营,也渐渐做大了,还添两了条船,跑船的范围也渐渐扩大到菁州。大新在蓉乡街上一家绸缎铺做账房伙计,他读书的时候算术就比经学学得好,这也算是学以致用。他俩知道杨沐现在陷入困境,得空就来帮衬一下。

  此外跑得勤快的还有吴严,他现在是最闲的一个,兄长吴宽考了两回童试不中,退了学,帮家里打理家业去了,弟弟吴慈还在私塾念书。他们那一批上学的,除了中了秀才和童生的几个,只有吴慈一个人还在上着学,其他人均另谋出路去了。本来多数人来上私塾也不是为了举业,能出杨沐这样优秀的学生,实在算是奇葩了(颜宁不算,他本是书香世家,跟他们这群乡野里长大的小子不是一个标准)。可如今杨沐家遭变故,大家除了惋惜,便只有遗憾。

  吴严从家里吃了早饭过来,杨沐同三宝正从地里回来,发丝上沾着露水,裤腿都被露水打湿了。这个时节正是收晚稻的时候,三宝放了自家的生意过来帮忙,杨沐有些过意不去,三宝说:“兄弟说这话就见外了吧,我这是在家,能帮得上忙,自然是要来帮的,大新在人家铺子里做事,没有我这么自由,要不也要来的。”

  杨沐感激不尽。往年他念书,地都是母亲安排收割的,他也没怎么下过地,遇上放假,也顶多去打打下手。今年母亲病了,这事就得他挑大梁了,母亲本想叫他请人收割,但他觉得自己是个大人了,自家的地,总要学着种的,所以要自己收,正好三宝来帮忙,两人就一起下地了。

  吴严手里还握着那把折扇,一看杨沐光脚挽袖的样子,就忍不住笑了:“你们这样子,就像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夫。”

  三宝见不得他故作斯文的打扮:“什么叫就像农夫,我们本来就是农家子弟。倒是你,二公子,是不是闲来无事,要帮我们割稻子啊?”

  吴严来了兴致:“好啊好啊,我也体验一把生活。”

  三宝白他一眼:“去了就得好好干活,别真只体验一下就跑啊。”

  “那是自然,谁跑谁是小狗!”

  杨沐看他俩斗嘴,感觉生活又有了阳光,不由得微笑起来,他打了水:“三宝来洗个脸,好吃饭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寻香踪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