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莲记_DNAX【完结】(150)

阅读记录

  江轻逐与秦追虽早已料到仍不免有些失望。

  当天夜里吃过晚饭正要歇息,忽然烛光一抖,秦追往窗户望去,“扑”一声自窗外飞进一道暗光。他眼疾手快正想伸手去捞,江轻逐却将他一挡,暗光飞过,撞上墙壁一声轻响,又落在地上。这东西飞射而至却不钉入墙中,显见投射之人未用内力,此物又不尖锐才落在地上。江轻逐走到窗边往外一瞧,窗外却没半个人影。秦追捡起那黑黝黝的东西来瞧,是一枚钥匙。他将钥匙拿到烛光下看,小小一枚钥匙打造得精细至极,纹路依稀与红漆匣子上的玲珑锁如出一辙,不由又惊又奇,拿给江轻逐瞧,江轻逐也觉不可思议道:“黑衣人刚盗走了钥匙,却又有人送上门,这是甚么缘故。”秦追道:“难道黑衣人盗取钥匙,是为了送来给我们?你我身边又怎会有这样的友人?”江轻逐摇了摇头,他向来孤身独行,实在想不起谁会如此犯险替他奔走。

  秦追道:“不知钥匙是真是假。”江轻逐接过钥匙向床上望了一眼道:“是真是假,让那小贼瞧瞧不就知道了。”游靖听见声音,自床上坐起扶着墙过来,探头瞧了瞧江轻逐手中的钥匙道:“钥匙齿口上有一道极细的银丝,是用在头发丝细的关巧上,若不放亮处细瞧决计瞧不出来,除了玉手仙子的巧手,天下谁还能造出如此细韧的银丝。匣子里到底是甚么好东西,还不快打开瞧瞧。”

  江轻逐道:“里面的东西牵连甚广,你不怕看了日后许多麻烦。”游靖冷笑道:“我怕麻烦早就销声匿迹,还用你说。”秦追道:“游兄与我们几番出生入死,非但对我有救命之恩,又为此事重伤,实是性情中人。”游靖嬉笑道:“还是秦兄颇有眼光。”江轻逐却道:“甚么为此事重伤,不为此事,他还不是一样去翠微阁偷东西?”

  游靖常与他争些口舌之利,这时好奇心盛一味只催他快些将匣子打开。江轻逐将钥匙插入锁孔,轻轻一转,一连串清脆声响,犹如珠落玉盘,细细一数果然有七响,且声声不同十分悦耳。他将钥匙转足,手按匣盖,这么久以来的磨难,所负血海深仇,如今就要在这匣中解开谜团,二人不由心中激荡。江轻逐将盖子轻轻打开,匣盖内侧以朱笔写着一行小字:“狱火化红莲,罪业自消衍。”

  第四十六回

  江秦二人齐齐向匣子里望去,见匣中装着一方丝绢。游靖只当里面装了甚么了不得的宝物,一见只是张薄薄的绢帛,大失所望,转身而去躺倒在床上。江轻逐将丝绢小心取出慢慢抖开,丝绢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吾辈一生习武,怀抱匡义之志,今邪魔外教乾天门祸乱武林,聚恶徒于门下,屠戮正道,恶贯满盈,罄竹难书。邪教教主方天自谓无敌于天下,目空四海,不可一世,吾辈誓与其周旋到底。然乾天门人多势众,门中左道邪术不胜枚举,若吾辈不能同心协力反遭其败,为天下笑,岂不痛哉。今惊闻少林掌门空净大师、武当首尊璇玑子道长、崆峒掌教赵承远大侠命丧轻衣十三子之手。吾辈痛失良友,悲愤填膺,彼大仇不报,赍恨泉下,吾辈亦感同身受。痛定思痛,曷若戮力同心,共赴一战以慰彼在天之灵。吾辈父兄子弟一呼而应,皆书名于其下,以示同仇敌忾之心。”

  江轻逐看到此处再往下瞧时却见绢帛上字迹一变大相径庭,写道“少林寺空明”,紧接着是另一人的笔迹“武当玉衡子”,其后又有“华山沈仕筠、青城林秦轩、点苍申子夏、江南慕容萧华、晋中李季笙……”等等,洋洋洒洒不下百余人,天剑山庄、七大剑派、江南夏柳二氏皆在其列。

  秦追道:“原来当年武林正道追剿乾天门竟有这么多门派参与其中。”江轻逐道:“这里列下的不过是各门各派中有名望的人物,算上门人弟子,与乾天门对抗时怕有千人之多,可见各派对乾天门深恶痛绝,不灭不休。”他将百余人的名字细细瞧了一遍道:“天玄派不问江湖事,你师父师兄果然不在其中,灰衣人与张余命若要寻仇不该找上天玄派的麻烦。难道还有甚么我们不知道的缘故?”又道:“绢帛上的字不知是谁写的,只以吾辈自称,又无落款。”秦追道:“众人一心留下这绢书,是谁落笔倒也不必计较。”

  江轻逐再去看匣子,匣底薄薄还有一层,便又抽出抖开一瞧,愣了愣道:“这是我义父的笔迹。”秦追听了一并去看,绢帛上写道:“博茫山一役,各派死伤过半,乾天门下三百六十余人,皆为所殁,教主方天亦力竭而毙,余下残党仓皇而去,不知所踪。此役虽持正除恶,义行昭昭,然厮杀三日,血流成河,曝骨履肠,不亦悲乎。”到此处,绢帛上一大团墨渍,瞧不清写了些甚么,隔开数行才渐有清晰字迹:“……余虽察众人皆有悔色,然祸福与共,岂徒独善其身。乾天门已除,虑余孽未尽,蛰伏为患,故将盟书藏于狱莲红匣之中,日后若因当日之行累及子弟,亦当赴汤蹈火,死无辞也。余留字于此,为后世警醒。”

  秦追叹道:“姚老前辈悲天悯人,可敬可叹。”江轻逐道:“义父对邪道恨之入骨,连他都心生不忍,可见博茫山一战何等惨烈,竟让他写下不亦悲乎这样的字句。”他想了一想,又道:“乾天门遭正道围攻,死伤三百余人,连教主也死了,即便有几条漏网之鱼又如何,为何怕成这样,将盟书藏到今日?”江轻逐对义父自然敬重,但姚穆风此举仍叫他分外不解,且不说惩恶扬善何惧报复,若真怕仇家上门,藏着这当日亲笔留名的盟书,不慎落入他人之手,岂非弄巧成拙?

52书库推荐浏览: DN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