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辛隐约感觉到李意阑的一只手像是从手臂移到了后背上,将自己环住了,但他身上还没回暖,又不太确定。
第81章 入京
钦差过路非同小可,午州驿站的官员们今夜都未歇,一直在准备接待。
酒菜温在灶上,特产堆在桌上,奈何钦差铁面无私,只是风卷残云地吃了点饭,对于驿丞的“不成敬意”看都不看一眼,说是快马已经到了极限,再也承受不住一丝多余的分量。
驿丞热脸贴到了冷屁股,也不敢有所不满,只是顺从地退到了旁边,闲极无聊地观察这一行分作三拨吃饭的人。
钦差一共六个,其中五个聚在一起吃饭,另一个独自坐在圈椅上打盹儿。
剩下那一堆三个更古怪,一个病秧子一个和尚搭着一个道士,看着活像个江湖浪人团。
此刻浪人团是这屋里最活跃的一点存在,暖和过来的王敬元在一边猛打喷嚏一边长吁短叹。
他说:“早知道钦差的马上这么他娘的冷,我就不跟那个白一抢了,果然谦让才是美……阿嚏——德啊。”
知辛将茶案上盛着姜片的碟往他那边推了一截,笑道:“这回是来不及了,下次再谦让吧,来,多嚼两片,后半程可能会好受一点。”
王敬元苦大仇深地往嘴里丢了两片,嫉妒地瞥了李意阑一眼,心说这人看着病恹恹,谁知道这么冻下来竟然还能跟没事人一样,由此可见习过武的人还就是不一样。
可李意阑实际上没有那么没事,再厚的衣裳都没法完全抵挡住寒意,他被灌了一路,心口和肋间隐隐作痛,但由于感觉暂时还不太强烈,他也就没提这事。
临出发前知辛用炭盆熏热了手心,给李意阑把了道脉,触指只觉脉象迟缓无力,其他的因他自己有些心不在焉,便没有认真地听辨。
一行人休整了半个多时辰,等到骏马嚼完草料,风驰电掣地又上了路。
李意阑虽然有心为知辛策前挡风,但是钦差的快马容不得两人共骑一匹,故而他只能在知辛身上加了层披风。
——
二十一日,丑时两刻,饶临议事厅。
张潮带着营官的银票赶回来的时候,李意阑已经走了三个多时辰。
彼时江秋萍,寄声和吕川都还没有没睡,三人挤在厅里各自为政。
江秋萍伏在案上阅览刘芸草留下的口供,寄声歪在扶手椅上发呆,吕川沉着脸在生闷气。
他围着杜是闲转了一天,那小子白天倒是安分如常,谁料晚上去酒楼吃了顿饭,在闹市里闲逛了半天才肯回去,这使得吕川回来得刚好晚了一步。
李意阑的身体状况大家都看在眼里,冒着夜雪赶路风险奇大,可圣旨让他走李意阑又不得不从,所以吕川心想归根结底还是怪自己。
这个夜里饶临又迎来了一场薄雪,张潮推门进来,发顶布着一层由雪沫融成的水雾。
他是路过这边见灯还亮着,顺便过来看一眼,谁知道里面竟然有好几个没睡,并且当中还有平时懒觉最多、与他六哥形影不离的寄声。
寄声哀怨而焦躁的表情让他嗅到了不对劲的气息,张潮闪进来带好门,开口打破了此地蔓延已久的沉默,他说:“怎么都还没睡?”
江秋萍在说话声里回过神,抬眼见他鼻子和脸上都是冻红,同袍之情沛然顿生,眨着干涩的眼睛立刻站起来迎道:“回来了啊,快,过来喝点儿热的。”
张潮走过去接住一杯茶水,又听见他闲不住地说:“银票取到了吗?是不是从丰宝隆兑出去的?”
张潮点了下头,接着将下巴冲寄声和吕川一点,低声道:“他俩怎么没精打采的?”
江秋萍闻言立刻蹙起了眉,叹了口气说:“京城的钦差在你后头来了,连夜将大人请回京去了。”
张潮愣了一下,脑中不是不担忧,但是没有说出口,只说:“寄声怎么都没跟着?”
江秋萍将三匹快马的事简单说了,接着又拉着张潮,将刘芸草的供状副本递给了对方。
张潮听完后只觉得难以置信,他怎么也想不到,在他离开的这几个时辰里,案子就有了竿头日上的进展。
然而刘芸草的口供摆在眼前,从谋划到实施都按部就班、有理可循,尤其是当中那些罕见的手法,未曾经手的人确实无法想象。
“所以这案子,”张潮在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驱使下,迟疑地挑着眉毛说,“就……这么破了?”
江秋萍逃避地笑了起来,耸了耸肩说:“你不要问我,我也还没反应过来。”
张潮茫然地站了一会儿,脑子里乱成了一锅粥,同时疲惫却如潮水一样涌了上来。
这个案子虽然查得不久,但他们每个人,每一天都在疲于奔命,所以这忽如其来的终点打得众人实在是措手不及。
——
二十一日,寅时初,上京官道。
在马不停蹄地赶了将近七个时辰的路之后,李意阑在途中发了一场急病。
他的咳嗽越演越烈,还喷了骏马一头的血,不过神智是清醒的,并不曾失去意识。
知辛起初听见他开始咳,就曾知会过钦差停下来歇一歇,但那位首领不了解李意阑的病况,觉得知辛大惊小怪,不容置喙地拒绝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常叁思 强强耽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