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知错_谢朝夕【完结】(40)

阅读记录

  不过是在榻上病了一日,书信便纷至沓来,承贵捡了封落款紧要的递与晏适容,哪知晏适容看了竟执意下榻。

  承贵一把将他拦住:“这可使不得啊!”

  晏适容下榻却是一阵头晕目眩,五指死抠着床柱,勉力缓了缓,沉声道:“吴骁那边有异动了。他要薛措领吴家军驻京师,便是不给他留反悔的余地。”

  如此想来薛措调离五军便是给吴骁送的见面礼,而吴骁便是要借着薛措指挥使的威名踏入京门。

  不管薛措对吴骁是真心也好,假意也罢,从薛措率吴家军的那一刻起,他便再也不能回头了。

  几路军马一路南下,连夜在京外驻扎,声势嚣张,唯独京里,恍若不知,还在做着各自的太平大梦。

  眼见着晏适容往书房走,承贵只好替他披了件外衫。

  “爷,您莫忧思过重。”

  晏适容却没有答他,写了一夜的信,写至最后几指颤颤,险不能抓握住笔。

  “爷……奴才帮您写罢。”

  “不,他们识得我的字。”

  承贵便不说话了,给灯添了一匙又一匙油,直至天边露出鱼肚白时,晏适容才放下了笔。

  他交代道:“要孙流孙滨拿我亲印去,将这封信速速送给京畿的提督,余下的几封送去各州府,他们看了信,当知怎么做。”

  承贵不敢耽搁,连忙退出书房,离开前又忍不住问:“您真的想好了吗?”

  晏适容定定地看着他。

  “信一旦送出,您这些年的隐忍和谋划便尽诸东流了,皇上势必视你为眼中钉,那——”

  “承贵啊。”晏适容轻轻叫他,眼神疲惫却又坚定,“我这些年的隐忍不过是在讨好皇兄,讨好他让我多活几日。可我活着便是想见到薛措平安康健。从前那时我还小,薛家倒了我帮不上什么忙,可现下不一样。天亮了,你快去吧。”

  承贵知晏适容这是打定主意了,终是没再说话,将门给阖上了。

  屋子里,晏适容喉中痛痒,又忍不住咳起嗽来。

  薛措领吴家军便等于被变相囚禁,若是京畿的提督相助,将他们反向相围,薛措有恃,想来凭他的才智,占主动权应当是易如反掌的。

  晏适容的眸子亮了起来,不管此刻身上有多难受,但能帮到薛措,他却是欢喜的。

  八月的日头还很毒,烈日炽烤下,地上连一丝风都湮灭无踪。

  秋老虎作祟,酷热难当,倚翠给晏适容扇着风问:“也不知这何时落雨啊?”

  承贵摇摇头:“还不好说,京城也太闷了罢。”

  这几日百姓与官都不是很好捱。

  山雨欲来风满楼,可这京城里密不透风,四华巷内,户户门窗紧闭,便使得阖京更沉闷了。

  晏适容这几日咯血,胸口闷痛,憋在府里已经许久了。听到承贵的话,他的手指往桌上敲了一敲:“快了,便是这几日了。”

  承贵看他一眼,知他说的是什么。

  ——哪知这一日来得这样快,不过三日京中便变天了。

  满城狂风席卷落叶,天色骤然阴沉下来。平地一声雷扣响京门,吴骁的铁骑兵临城门之下,雷声滚滚,百姓们惊慌失措,分不清究竟是雷更凶还是人更凶。

  晏适容抚了抚胸口,喝了口水,竭力平息胸口腾然乱冲的气息。

  府门被扣响了,是宫里的人。

  平望挂着笑说:“皇上托奴才给王爷带个话儿,皇上今儿个在浮云楼排了一出戏,请王爷去看看。”

  “难为皇兄记挂。”晏适容端端正正地戴好冠玉:“本王这就去了。”

  承贵在晏适容身后急得团团转,晏适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却是笑了:“安心。”

  平望多看了晏适容一眼,不禁道:“王爷今日真是好气派。”

  晏适容笑了笑:“看戏,总不好失礼皇上。皇兄今日必定也是龙袍加身,派头十足。”

  他今日穿的是黑底蟒袍衮服,戴的是红宝石垂珠冠,奢华贵重,端的便是王爷的雍容。

  生,得了王爷的命数。

  就算死,也要拿出皇家的体面。

  古人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那么今日便看天成不成全这条命了。

  马车落定在浮云楼时,四面的风都往里头灌。

  浮云楼的名字出自《古诗十九首》中那句“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它是大魏第一高楼,坐落在西北角的宫墙之上。

  与其说它是楼,倒不如说是宫墙上建的一方高而广阔的看台,昔日太|祖便是在此处慰问犒劳开国功臣。数代传下,若非新君大殿,供万民景仰,此楼总是常年关合的。

  晏适容被宫人们带上了楼,发现晏清早已在楼上等候多时。他同晏清问了礼,便入了座。

  这广阔的高台之上只设了两个座,晏适容心有讶意,却仍不动声色。

  晏清今日一身明黄龙袍,冕旒珠垂,遮住了晦暗不明的神色,此刻在楼上呷一口龙井茶,俯瞰宫城,将错落有致的宫院尽收眼底。

  天子的目光总是长远的,或许,他还能看得更远些,看见不久便会踏进门的铁骑和刀光剑影里沾染的血腥。

52书库推荐浏览: 谢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