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卖烧饼_元月月半【完结】(12)

阅读记录

  小五和四妹同时想到爹常说,“不是爹不带你们去县里,县里的拐子可多了,你俩乖乖在家呆着,回头我给你们买,买冰糖葫芦。”

  “那你能和我们一起去找三哥么?”小五满眼希冀地问。

  “也不知道咱哥做的饼能不能卖出去。”四妹跟着嘀咕一句。

  孙婆子一听,不禁担心起来。她中年丧子,老年丧夫,万一三郎的烧饼卖不出去,日后家里的日子艰难,她说不定就会被东家发卖出去。

  “行!你俩快吃饭,吃好饭咱们就去找东家。”说着盛两碗大米粥,一人给他们一个鸡蛋。

  小五郎和四妹的手同时定住,“鸡蛋?”不敢相信的问。

  “对,东家昨儿买的。”孙婆子一看五郎那小眼神,又心酸又想笑,“可别再说东家不会过日子!今天早上东家还跟我唠叨,人家弟弟妹妹七岁长得像八岁,你俩七岁看着倒像五岁。对了,东家还说,你们吃好点就能快点长大,等你们长大了,他也不用自己去卖饼了。”

  “小五,我要快点长大,长秋花那么高,你长——”

  “不准再提秋花!”小五突然拔高声音,孙婆子吓一跳,“秋花是谁?我听东家说过大胖二胖,是你堂姐么?”

  “才不是!”小五瞪她一眼,“都说了不准提!你还说!”

  “秋花是我哥以前的未婚妻。”四妹小声说完又迎来小五一顿怒瞪。“不准瞪我,我是姐姐。”四妹拿出姐姐的款教训五郎,“婆婆,我跟你说,秋花可坏了,见赵员外家里有钱就跟我哥退婚,听说赵员外比我爹还大,家里三个闺女都和秋花差不多大,也不知道秋花是不是脑袋不正常,非要嫁给个老头子

  哼!我一定帮三哥赚好多好多钱,让我哥也当员外,气死秋花!”

  “赵员外,哪个赵员外?”孙婆子顺嘴问。

  “不知道,反正就是这县里的。”说着四妹剥开鸡蛋。

  孙婆子一听也没问下去,“咱四妹乖,别生气,那个秋花不能嫁给赵员外了。”

  “为啥?”小五忙问。

  “那些有钱人的规矩很多,家里如果有亲人去世的话,赵员外必须在百天内把秋花纳进门,否则要等三年。”

  “啊?我咋没听说过?”说着小五心中不禁暗喜。

  “乡里人没那么多避讳,五郎不知道也正常,越是做生意的人越避讳那些有的没的。四妹刚才说赵员外有三个闺女,为了不耽搁他闺女,赵员外这些天一定忙着给闺女找婆家,哪有功夫纳秋花进门。”

  小五眼珠子一转,嘴边泛起笑意,呼啦啦喝完大米粥,就喊,“婆婆,咱们去找三哥吧。”

  此时三郎看着面前的人越来越多,恨不得自己化身成孙悟空,拔根毫毛就能变出千千万万个烧饼炉子。

  “客官,这种发面烧饼也好吃,要不来点这个。”三郎看着桌子上摆满了亟待下锅的烧饼,和堆放在一角无人问津的发面烤饼说。

  ☆、县令将至

  “那个发面饼看起来就硬,我们才不要。”说话之人嫌弃地看着三郎从四四方方的铁箱子里又拿出一盘白面馍。

  “就是。嗳,我说,烧饼郎,你多做点烧饼呗,别做那什么烤饼了。”

  “是呀是呀,干巴巴的大饼还那么厚,你做再多我们也不买。”说着双眼盯着烧饼炉子,一见里面的烧饼变色了,“烧饼郎,快点,把烧饼夹出来,我先给的钱,先给我烧饼。”

  三郎忍不住叹气,他原来还担心人们嫌烧饼贵,万万没想到桃源县藏有一群吃货,看到油光透亮的烧饼上面洒满芝麻,不但把烧饼当饭吃,还呼朋唤友来买。

  看着被冷落的白面饼,这可是母亲最擅长的馍馍啊,外皮脆脆的,里面松软,夹上腊汁肉简直人间绝味。

  三郎不愿放弃,努力游说众人,“我这个烤饼里面其实是空心的,用小刀把饼轻轻划开,往里面放猪肉鸡蛋啥的,味道比烧饼好多了。”

  “太麻烦!”咽下半块烧饼的县丞公子王峰直摇头,“别光顾着说话,烧饼好了么?”

  “还没熟,要不你们进里面歇歇,等熟了我给你们送过去。”说着三郎冲身后的老两口使个眼色。

  王峰一早被他父亲拽起来读书很是不爽,到了饭点干脆告诉家人他出去吃。

  顶着晨光走在清冷的大街上,王峰百无聊赖之中看到平常去的早点铺子前围了好些人,走近一瞧,全是县里的富家公子,见他们毫无形象的拿着个面饼往嘴里塞,王峰嫌弃的皱眉。

  其中有个认识他的人见他盯着自己手中的烧饼,便掰一半烧饼给他。

  王峰爱面子,不吃又怕人家说他孤傲,一边懊恼不该过来一边把烧饼塞进嘴里。等他一口下肚,不禁回味起劲道十足的面香。接着就说,“给我来两个。”说着从怀里摸出银角子。

  “这位公子,有铜板么?”三郎问。

  王峰反问,“找不开?”

  “不是!”三郎摇头,“这些银子铜板每天不知道经过了多少人的手,我拿过铜板再揉面做饼,你们还吃的下去么?”说着冲木盒子里的铜板努努嘴。

52书库推荐浏览: 元月月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