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神情阴鸷,又十分清醒,裴秘不相信没听见自己方才说的话,然而既然问了,自己也就只能答:“公主婚事事关重大,断断不可如此轻忽答允,还望陛下三思。”
裴秘身份在朝中举足轻重,又是卫燎心腹,知道这件事倘若自己不反对,大约也就是这么定下来了,事出突然,没有功夫照往常一样细细筹谋,没奈何只得来个文死谏,也算是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他正在腹中打草稿,盖因知道卫燎的性子之决绝,倘若真的是忠烈先贤那样“陛下今日不收回成命我就撞死在这殿中”,放在先帝时候兴许真能奏效,放在卫燎这里就只会被拖出去庭杖,因此虽然存了这话非说不可的心,但也还要揣摩一番这话该怎么说。好在他已经看见了还没动的制书,近来大事不多,能用到竹简的也就这么一回事,况且他来时问过中书令,平日这话不该说,眼下事出突然,裴秘要主动扛过卫燎的怒火,陆终再没有不肯答应的,当下就露了个底。只要还来得及,那就还算轻松。
卫燎却一声冷笑:“有什么不可?傅希如亲自来求娶,难道朕还能不答应?”
他脸色难看,却是皇帝被冒犯了天威的那种难看,裴秘一瞧,心里反而安定几分。他只怕这是两人情事出的又一波折。一般帝王有一颗钢铁之心,所喜爱的又无非只是后宫女子,无论怎么闹腾,也不过是家宅不宁。即便是好男色,又多半都是佞幸之流,倒也没什么不能与心腹谈论的。偏偏卫燎两者都不是,他年纪还轻,从小都和傅希如纠缠在一起,傅希如深入其心日久,前尘往事都与之有关,裴秘倒是试过开诚布公的谈一谈,毕竟历代帝王宠信男女,其实区别并不大,该算计的还是要算计。
可偏偏在这件事上卫燎始终不能痛下狠心,反而如同逆鳞一般,绝不肯让他提起,傅希如和云横有了交际,裴秘就要小心谈起云横,如今傅希如要和清河公主成婚,他就连清河公主也不好直白的谈起,唯恐戳了逆鳞,招致卫燎怒火。
这宰相也非常人能做。
如果只是一个喜怒不定的帝王,那倒是容易侍奉,即便是要哄一个不通道理的孩子,也不算难,偏偏卫燎二者皆备,既然通了道理,又不讲道理,裴秘实在头痛。
不过卫燎肯开口,总比什么也不说强一些。裴秘闻言倒是一惊,想不到居然是傅希如自己来求尚公主。他隐约猜到先前肯定还有什么事,只是怎么也不会想到,事情的源头正是如今内宫唯一的喜事:李才人腹中的孩子。
从傅希如这一头是不能提了,裴秘也就只好从清河公主这面试图说服——如今圣旨还没下,改封邑这件事他还不知道,终究这桩婚事才是最大的麻烦,于是直说:“倘若是个别的公主,倒也不算麻烦,只要陛下肯,倒也不算什么。但偏偏清河公主身周暗流涌动,叫她嫁给傅大人,这二人一旦联合,又在宫外,要避过耳目做什么就方便许多,情势一旦复杂,变故就多了起来,到时事态脱出控制,又该如何?不若从一开始断了这条路。左前牛卫大将军杜预,也堪为公主良配。”
杜预是个板正的人,虽然手掌兵权,看似是给卫沉蕤送了份大礼,实际上反而是将她紧紧的钉在牢笼里,施展什么都不方便,难道不好吗?
未料上面的卫燎还是摇头。不过他也已经平复许多,闻言只是摆出又一条裴秘不知道的私隐:“当年大兄给她看中的夫婿,就是这个杜预。”
杜家以军功起家,他们知道这人的好处,难道废太子不知道?不管是要结一门好亲,还是要给女儿寻个好归宿,终究是早有了瓜葛的。卫燎登基之后在宫里查过许久的东宫旧事,现在卫沉蕤回来了,这些本以为没用的东西也就有用了。
裴秘还待再说,卫燎却彻底绝了他的心思:“当初废太子有这个意思,宫中朝中人尽皆知,只等下旨,视杜预如驸马,他也曾经和清河见过几面的,这个风险不能冒。”
诚然眼下杜预是举止并无不端,更忠君爱国恪尽职守,但谁知道倘若真的成了婚,又会怎么样呢?卫沉蕤性情早变了,能搭上傅希如就是破釜沉舟的所谋者大,哪里不会抓住这个机会?
即便杜预不被她蛊惑,难道她就不会伺机而动?杜预手里有兵权,她要做什么方便的多,反倒不像是傅希如,既然知道两人业已联合,把他们放在一起无非就是密谋罢了,冤有头债有主,岂不简单?
裴秘一听就明白他的打算,一时也说不出哪里不好,张口结舌,旋即低沉道:“陛下可要想清楚,走这一步,就是把傅大人舍掉了,来日全凭他自己,倘若想不开,往后就……”
分道扬镳,已经是个死局了。
卫燎只管摇头,意兴阑珊:“难道从前不是?”
这倒让裴秘无言以对了。
=========
作者有话说
裴秘:短期来看,还是我的工种最危险。
正在陪小女孩翻花绳的卫沉蕤:呵呵。
小女孩:????
第四十九章 春深
裴秘一向知道自己的不足。他出头太晚,当时屡试不第本来已经心灰意冷,后来终于被点成进士,也不过是书读的多了考过的试也多了,无他,唯手熟尔。
也正因为他没有什么根基,势力,党派,卫燎反而格外看重他,否则何至于升迁的这么快。要论曲意媚上,这件事可不难。
52书库推荐浏览: 薛直 宫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