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雄豪_赤水三株树【完结】(47)

阅读记录

  封淙说:“一将功成万骨枯,是这个道理。兴兵求生不求死,为利而不单为胜,无利虽胜尤败,小将军重生死,已经知道怎么为将了。”

  元棠睁大眼睛:“是吗,真的是这样,你不觉得我太贪生怕死吗?”

  封淙在他眼里仿佛看到光芒,不觉便笑了,说:“为将者不止是带人冲杀而已,而是要懂得如何带他的军队寻找敌人的弱点,求生之法胜之法。我在上筠时听营里的士兵们谈论,总是希望能入常胜之军,你知道为什么,胜时挣军功的机会多,败时存活的可能大。士兵们本来也是求存,小将军至少在这一点已与军士同心。”

  “况且,”他的目光正落在元棠翻开书卷的页面上,说:“‘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真正善战的人,不见得在战场上功勋卓著,比别人杀得猛,胜负不仅是一战而已,在战场之外,先谋胜再谋战,这才是善战。”

  元棠叹道:“真的可以先胜而后战吗。”书上的道理浅显,实施起来很难。

  封淙的瞳光又变得幽深:“不容易,万事都在变,但总有办法,先虑之虑是好事,想太多却多增烦忧而已,不如先做些什么。我瞧小将军比一年前长进不少。”

  封淙好像懂得很多的样子,元棠和他说会儿话好像又上了一堂课,他在元棠眼里变得更高大,而且元棠真的觉得被鼓励了,对自己有了点信心,他想继续努力,不能落后封淙太多。

  正说着,身后传来轻咳声,桓王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回到馆舍。

  元棠忙行礼,在他低头的时候,桓王盯着封淙,露出惋惜遗憾怀疑种种复杂眼神,封淙也神色一变,又扬起一抹不太认真的笑容。

  “没有外人在,就当我是太学的先生吧。”桓王笑着说。

  各自入座后,封淙给桓王斟茶,问:“叔祖是暂时留在京城,还是从此不去上筠了?”

  桓王这次回京好像很低调,元棠他们在宫里都没听说桓王回京。

  桓王说:“陛下诏我回来交代一些上筠军务,顺便暂代太学讲武堂博士一职,下个月陛下在鲲游湖检阅水军,上筠府军也会参加,演习后我就回上筠去,不会再回京城。不过早则明年开春,迟则夏天,我会离开上筠。”

  封淙一双俊眼微睁,继而皱眉,元棠起初还不太懂,想了一会儿才明白,桓王的意思大概是他要离开上筠军府,从此放下手中兵权。

  那可是上筠府,距离京城最近的军府,曾集结数十万北征大军,内可拱卫京城,外可御敌。

  “是陛下要您离开上筠?”封淙问。

  桓王叹了一声,怅然道:“我老了,实在无力为继……这些年我虽在上筠镇守,却始终无法振兴本府,多增一些兵力,上筠能控制的兵力只勉强足够护卫京城而已。但就算如此,陛下还是不放心。”

  封淙声音冷静道:“陛下不信任您,不会放心上筠扩军,再说现在北晟的也无法维持攻势,您若是扩军,他会怀疑您有不轨之心。”

  桓王满目忧愁,颔首道:“朝廷禁军寡弱,各州郡世家武力强盛,京畿地区无兵可招,亦无地无粮养兵。当年募集的北征劲勇,如今不是战死就是游散在南北之间,南归的军士少之又少。幸而北晟现在也已无力南下。”

  封淙却冷锐地说:“正是外无大患,他才放心撤换镇将。”

  元棠了解过一些夏国的兵力分布,总的来说强枝弱干,京城周围,朝廷直接控制的禁军大概两万到三万人,有步兵和水军,以及极少量骑兵,这些军队只能负担宫城和京城周围戍守,远征是绝对不行的。

  而各州军多由各地家族控制,比如霁飏一代,只有部分郡府吏员受朝廷指派,其余武力人员都把控在袁周几个家族里,所以在霁飏时元棠才敢瞒着萧擅之见封淙,在京城这样的操作绝对是行不通的。

  当年为了应付北晟,朝廷招募劲勇,后来战事稍平,朝廷并没有实际控制多少兵力,像袁将军与朝廷关系紧密,还是因为袁家与沈家旧交。

  胡飞远没搭上萧家之前就有些散游国境的状态,他身上也有南夏封的将军,朝廷给他的粮饷武器却不多,大部分是胡飞远自己筹措,当然后来他搭上萧家,受朝廷任命成了泽柔镇将,又是另一回事了。

  封淙默然片刻,问:“您心中可有接任上筠的人选?”

  桓王摇摇头。

  封淙皱眉:“您觉得陛下如果派信得过的人接管上筠军府,就会重视加强上筠兵力?”

  桓王叹息。

  封淙说:“上筠府将位悬空,恐怕不仅陛下想派人接管。”

  三州统帅,对朝内外都是极其重要的位置。

  桓王说:“若是王家有人能接手,也会着意经营一番。太后和王尚书也老了,待太后千秋,王家在朝中无依靠,唯有外镇保家族存续。。”

  封淙不太认同桓王的做法,然而瞥见桓王纵横的额纹,改口道:“叔祖为宗室元老,这些年为封氏镇守上筠,与朝中周旋,已尽人事。回京后叔祖打算如何安置,继续到太学教武学?”

  桓王说:“若是陛下还看得上我这把老骨头,残生以此为念,倒也不错。”又叹道:“我乃宗室远支,当年文熙太子将我荐为北征军为参将,后授命于朝廷镇上筠,这些年尽我所能,仍有愧与文熙太子相约,不知何时能壮我大夏,恢复北地山河。”

52书库推荐浏览: 赤水三株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