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从感到他的目光,又露出一个笑容。脸上邋遢得模糊,笑起来倒明朗。
阿从应和着袁德的话:“正是。参军与战士们同仇敌忾,定能为将军报仇,狄人要灭我军民士气,却不知如此更激我夏人血性,困而死战,锐锋难挡。再说,也不只狄人能使计……”
阿从一双眼睛清明异常,不知是否因为窗外光线折射,元棠竟然在阿从转身侃侃而谈时,看到他瞳仁里一闪而过的一丝金光。
元棠感到惊异,同时,那个蠢蠢欲动的念头破土而出。
“诈降!”元棠说。
孙太守和袁德都望向元棠。
袁德目光闪烁不定,而后变得越来越亮,说:“对,小将军说得是,此刻若向狄人诈降……正是最好时机!”
孙太守枯瘦的脸上焕发光彩,欣喜若狂:“对对,诈降,先前怎么没想到!”
阿从退了半步,朝元棠抱拳躬身,道:“小将军英明神武。”
元棠在心里咆哮:我不是,我没有!
分明是阿从用话引他说出来的,此刻阿从却只默默低头。元棠更觉得这个人不简单。
孙太守立刻让人到府衙把亲信叫来,袁德也让人去请军中各幢主,诈降要抓住时机也要周密布置,众人都不敢马虎。
袁德比孙太守多些心眼,审视着阿从,传信的人回来后,袁德才移开目光。
作者有话要说:
攻这个出场,有没有很惊艳
第3章 诈降
诈降两个字说出来简单,具体怎么诈,元棠还是很没底。
他没底,袁德却有。
袁德随袁将军征战四方,本来就是个会打仗的。昨日将军去世,袁德大受打击,也有些乱了方寸,若在平时,他也未必想不出退敌的对策。
经过一天沉淀,袁德恢复冷静,又因怀着为袁将军报仇的信念,他更以百倍精力投入备战。
短短半日,袁德已聚拢士气,将诈降的各步骤分派到军中。
孙太守还是按照原来的设想,向城中百姓宣布袁将军身故的消息,并加以安抚,诈降的事,只有孙太守的亲信掾属知道。
果然,消息一出,城中百姓陷入恐慌,不少人聚集在府衙或是城门附近,孙太守派人将他们遣散,袁德则加强了城门防守。
如此虚虚实实,城内气氛空前紧张,百姓大都躲在家中,行人几乎绝迹。
袁德和孙太守着急将士、文武吏议事,元棠基本插不上嘴,袁德随时让元棠旁听,偶尔还会问一两句元棠的意见,元棠说不出个所以然,袁德帮他圆过去,而后还是会问。
元棠看得出来,袁德以袁将军的托孤人自居,真心实意要扶持小主人。元棠也只能打起十二分精神当这个小将军。
傍晚,天边残阳如血,城门击鼓报时,苍凉的鼓声回荡在城墙上空。白天孙太守已通知百姓天黑后不准再出门,整座城静悄悄的,鼓声像把重锤,一下又一下碾压着这座小城。
袁德与孙太守在天黑最后一次召集众人商量。
计划再周密,也不见得万无一失,何况战场上刀剑无眼。
元棠的自保能力几乎为零,说不紧张是假的。
袁德交代完,坐在孙太守右边的阿从忽然起身朝袁德下拜,自请加入军队的诈降的计划。
袁德略犹豫了一会儿便同意了,把阿从编入一位卢姓校尉的队伍中。
卢校尉拍着阿从肩膀大笑,夸他有志气。
将领们虽肃整,眼中却透露着跃跃欲试。对他们而言,迎战退敌总比困顿自守强。
元棠很佩服这种的豪气。
阿从回头,见元棠又愣愣盯着人瞧,又笑了。
这回只是微笑,元棠无法从那张黑乎乎的脸看出太多表情,只知道阿从眼里有些安慰的意思。
没有安慰还好,让阿从这么一安慰,元棠瞬间觉得自己那些贪生怕死的念头都让人看出来了,和铁骨铮铮的将士们相比,和孙太守以及琚城文武吏相比,和阿从相比,他都显得窝囊透了。
元棠怕小命不保,怕上战场杀敌,但元棠也是要面子的。
他立刻板起脸,头转向另一边。
太阳下山后,袁德与孙太守带众人到袁将军灵前祭拜,然后各自散去。
元棠与袁德留下守灵。
或许因为紧张过度已经变得麻木,此时元棠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他静静给袁将军上香,看着烟火发呆。
岗哨换了一轮,元棠劝袁德先去休息。袁德还要上阵杀敌,需要保存体力。元棠自己在战场上是发挥不了太大作用的,熬一熬没什么损失。
袁德没去,他看着元棠颇为感慨,说:“小将军比以前懂事了,将军若是知道,一定很高兴。”
元棠心想,如果袁将军地下有知,应该和真正的袁棠相遇了。他在心里默默祷告,希望袁将军保佑他们能成功退敌。
元棠后来还是靠着蒲团不知不觉睡着了,被袁德叫起来已是后半夜。
袁德说:“小将军,走了。”
元棠扯下头上的白麻,与袁德换上轻便甲衣。
他们上了马,朝南城门奔去。在南门值守的大部分是琚城府衙武吏,发现元棠深夜要出城,称不敢擅自做主开门,需请示太守。
当晚,琚城内火光大起,南城门喧闹如市,北城门则岗哨稀疏。有些不明真相的百姓甚至以为夜里琚城已经被敌军攻占,争相要出来逃难。
52书库推荐浏览: 赤水三株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