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深处有为家_初吻江湖【完结】(509)

阅读记录

  结果张升他们却异口同声:“乐意奉陪!

  得,两边都擦出了火花,气氛都凝固了!

  这地方的确不是什么探讨的好地方,加上吴有为不想影响到德川火锅烤肉店,一伙人呼呼

  啦啦的到了衙门口。

  官场上有这样一句谚语: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

  所谓的“知县附郭”,就是知县和知府在同一座城里,这样他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到牵制,疲于奔命”,完全没有了“父母官”的威风。“附郭省城”就是知县、知府、巡抚同在一城。

  附郭京城就不用说了。

  随便一个谁谁谁都比知县官职大,不过京城的知县府衙也在京中,按照地域划分,此地属

  于“万年县”的管辖范围。

  有知县、县丞、主簿各一人,其属有典史等。

  县分上(纳粮十万石以下者)、中(纳六万以下者)、下(纳三万以下者)三等,均隶属

  于府或州。

  京城附近的县基本上就那几个,永平县和大兴县,后来万年县也划归进去,都是名字好听

  的地方。

  而他们都归一府管辖,那便是顺天府。

  自明朝开始,京城的州府名字,永远都叫“顺天”。

  掌京畿之刑名钱谷,并司迎春、进春、祭先农之神,奉天子耕猎、监临乡试、供应考试用

  具等事。

  乃是明朝的时候,永乐大帝在永乐元年所置。

  十年升秩,如南京应天府一般。

  设府尹一人、府丞一人、治中一人、通判六人、推官一人、儒学教授一人、训导一人以及

  统历、照磨、检校等官

  万年县令听说来的人不是锦衣卫镇抚使的公子,就是三十几号前来应试的举子,干脆装病

  谁也不见,让人将案子上报给顺天府尹。

  自古以来,每一任皇帝对京师重地就非乍常重视,顺天府由于是首都的最高地方行政机关,

  所以府尹的职位特别显赫。

  明朝的顺天府尹品级为正三品,高出一般的知府二至三级,由尚书、侍郎级大臣兼管。

  正三品衙门用铜印,惟顺天府用银印,位同封疆大吏的总督、巡抚。顺天府所领县虽然在

  直隶总督辖区内,但府尹和总督不存在隶属关系。

  但北京城垣之外的地区由直隶总督衙门和顺天府衙门双重领导”,大的举措要会衙办理。

  北京城垣之内,直隶总督无权过问。

  万年县令就是个底层的小吏,京中谁都比他高,所以他干脆就不管此事了,直接推到了府

  尹那边。

  在京城,顺天府尹是有着跟御史台、九门提督府等衙门有几乎相等的权限。

  而且,顺天府还有承接全国各地诉状的资格,相当于一个小刑部。

  虽然顺天府阶层不高,很难在众多的事情上做出最后的决断,但是,顺天府尹可以直接上

  殿面君。

  顺天府管的是北七京的治安与政务,同时也联着六部以及上书房。

  也就是说,如果坐在顺天府尹位子上的那个官员,骨头够硬,他就有能力通过皇帝,影响

  更改、甚至全面推翻众多衙门的决议

  凭着一个职位的力量,能够同时插手众多中央部门的事务,且并不算越权。

  当年包拯包龙图,便是兼职的顺天府尹。

  而如今的顺天府尹,乃是李裕李资德。

  号古澹,江西南昌府丰城人,据说乃是唐朝崇贤馆直学士李善后代。

  他是景泰五年举进士,授河南道监察御史。

  天顺年间,任巡按陕西,上安边八事。

  后历任山东按察使,调陕西布政使。

  成化初年,调入朝中,担任顺天府尹,授右都御史,擢为工部尚书,

  大过年的谁不在家过年啊?

  他们到的时候,李裕大人不在,双方都是有身份的人,只好坐在两边喝茶,泾渭分明。

  而衙役则是飞奔去找人。

  李裕在京中有朝廷赏赐的宅院,当时正在跟夫人周氏以及孩子们在一起吃饭。

  结果就被打扰到了,可是一听衙役说是什么案子,就更烦了:“这些人怎么回事?大过年

  的不知道犯忌讳吗?都是些纨绔子弟。

  李裕最讨厌的就是纨绔子弟,尤其是越有背景的他就越是讨厌,因为顺天府尹这个职位,

  真的是在火上烤一样让他烦闷

  能在京里头惹是生非的基本上都是他们这样的人!

  但是他还不能不去,两边都是有来头的人,尤其是他在听说对方是锦衣卫的镇抚使公子之

  后,就更是烦了,他是在朝的人,自然知道皇上现在还没儿子,不止皇室着急上火,百官们也

  都关注此事。

  不然天顺元年就封了的简王,如今已经这么大了,却还是留在京中没有就番呢?

  朝中不是没有人质疑,可是虽然说子承父业,可没有儿子,就得“兄终弟及”了…

  对方是柏妃的娘家人,这就让李裕更不喜,柏妃还没生出皇子呢,柏家的人这就敢闹事了

  去年柏家的柏珍不也上蹿下跳的么?

  还来拉拢他,说了一些似是而非丰的话,真当自己是皇帝的外祖父了吗?

  且不看看,皇上还年轻着呢,生女儿怎么了?只要能生,早晚能生出儿子来!

  李裕穿戴整齐后坐轿子去了衙门,

52书库推荐浏览: 初吻江湖 宫斗文 宅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