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听见孙悟空的话,更觉得不可思议了,她道:“小孩子怎么知道处理这种事,你就应该把人哄好,怎么能放任他们自己解决?”
孙悟空终于不想听下去了,他恢复了自己懒洋洋的模样,带着小孩子们走了。
之后戚凡与他的小组同学们达成了共识,他把多拿的薯片放回去了。
如果是一群小孩子,他们就会很容易说服对方,在没有大人介入的情况下,他们能做的很好。
麦德龙超市并没有摄像头,所以剧组派了人,还有小型无人摄像机跟拍,等晚上孙悟空他们回到学校的时候,节目组的成员还专门对孙悟空进行了一段单人采访,问他为什么会这么处理。
孙悟空道:“没有什么为什么啊,因为他们能做好,所以我教给他们做,不是很正常吗?”
他道:“你很难跟小孩子说清楚什么是灰色地带,他们的观点是非常明确的,只有黑与白,对与错,但正因为如此,在做事情的时候,他们是没有什么通融一下的,都是百分之一百地完成。”
“因为戚凡做的不对,所以他最后被其他小组成员说服了,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节目组人道:“但之前,他不是委屈地哭了?”
孙悟空挑了一下眉头道:“哦,那个没关系。”
节目组人道:“为什么没关系?”
按照现在许多家长的想法,孩子哭是一件非常不得了的大事,都是要哄着让他们不哭,才算完成了一向任务。
然而,会哭的孩子有糖吃,这道理不仅是用在人间界,就算是动物界也是存在的,孙悟空见过不少小猴子,有的就经常哭啊,或者用其他方法得到母亲的注意力,让母猴子更加注意到他们。
孙悟空道:“你觉得小孩儿是为什么哭。”
节目组人道:“额,因为委屈?”
孙悟空道:“不是,在婴儿时期,孩子们哭,是因为哭声是传递情感的方式,他们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只能用哭让你知道他不舒服。”他顿了一下接着道,“但是等到两三岁的时候,孩子哭就是因为他们知道,哭声是武器,会哭的孩子有糖吃了。”
他耸肩道:“当然,这就是潜意识的行为,如果一个孩子因为哭,他的父母来哄他,达成了他原本的目的,那哭声就是有效的,时间长了之后,他们就知道哭声可以帮助他们。”
“所以孩子才会哭。”
孙悟空道:“这个时候,为了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还有不要动不动号啕大哭,就应该不管他们。”
“小孩子们一组就有这个好处,都是一样大的,没有谁会因为同龄人的哭声而心软。”
他得出结论:“时间久了之后,习惯性哭嚎的孩子就会改掉他们的坏习惯。”
节目组的人听的愣愣的,现在孙悟空在他心中,俨然就成了儿童专家,说得实在是太正确了。
来采访他的人也是年轻人,对于现代年轻人来说,在上飞机火车等长途交通工具时,经常会遇见一个情况。
那就是小孩子在走道上疯狂地跑来跑去,要不就是魔音贯耳。
有的父母会约束自己孩子的行为,让他们迅速安静下来,呆在自己的座椅上,但也有很多父母,一点都不认为自己孩子发出的声响给周围人造成了负担,在他们委屈地哭,或者尖叫时,心理防线就崩溃了,随便他们怎么做都好。
节目组人员心想:真应该让那些父母看看孙悟空的处理方式,这才是培养出乖巧有涵养小孩儿的正确方式啊!
不过……
他又忽然想到了之前质疑孙悟空做法的大妈,种花国这样的家长实在是太多了,如果他们不改改自己的老观念,那对下一代真的没什么好处。
他看向孙悟空的眼中带上了一丝敬仰的光,身为工作人员,他能在后台通过屏幕看见孙悟空带儿直播。
和外表不同,孙悟空可以说是非常善于带孩子了,而且他的教育理念非常先进,是现代大部分年轻人推崇的。
但因为他的想法与种花国传统爱孩子的行为相悖,等到节目播放时,恐怕还会有许多杠精拼命黑他吧!
但是有黑有粉才能去引起争议,才证明节目组火了。
他们拍摄《进击的老师》除了认为节目内容会受到大众喜爱之外,也未尝没有引起种花国人反思教育方式的想法。
而这一层深入的内涵,似乎在孙悟空身上已经找了突破口。
……
晚上,孩子们各自拎着自己的零食袋,兴奋地回到了学校。
他们一路上叽叽喳喳,不断讨论,显然是对明天的秋游十分期待。
孙悟空他们在把孩子送回宿舍后,就去跟其他班的班主任开了个会。
罗冰听说他们竟然带着小孩儿去超市了,特别惊讶。
她道:“没出问题吧?”
当了一个多月的老师后,她也没有放松,特别是秋游在即,她实在是紧张极了。
对老师来说,最可怕的就是孩子们有个什么闪失,为了避免这一点,老师和班主任都尽可能避免带孩子出去,他们甚至希望能够打破学校的传统,不带孩子出去露营,就找个去普通的动物园逛一天回学校算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浮云素 洪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