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_胶东大葱/蝎子兰【完结】(368)

阅读记录

  “圣上自有安排。”

  玉米种子先去的山东。钦天监还有库存,摄政王下制把钦天监里的所有库存调出,规划明年京畿种植。旭阳看到钦天监库房里运出来的结实的仿佛放大无数倍的麦穗的玉米穗头,愣愣地问:“辽东不给吗?”

  没人回答他。

  到辽东,肯定会进建州,这到底……

  右玉玉米大丰收,朝野很轰动,居然找到了五谷之外的另一谷,生命力顽强产量高,食用有百利无一害,能果腹充饥。种子先去山东,肯定是理所当然的。山西有右玉,推广也不难。陕西延安府也送到了,下一步白巡抚自有考量。

  北方还剩下谁……

  河南,辽东。

  河南有李鸿基,辽东有黄台吉。

  摄政王没有明确表示,也没人敢问。

  出乎意料,第一个上书要求把玉米引进辽东的,居然是邬双樨。

  摄政王好像有点惊奇,一挑眉毛。邬双樨在奏折里压根就没用他那飞扬的文采,一条一条列辽东的作物收成。辽东独有黑土,沃野千里,年景好的时候富足不可估量。然而年景太差,辽东的冬天突然提前,冰灾雪灾接连而来,人民饥寒冻饿,惨不可言。

  邬双樨在奏折里一字一句讲辽东的麦子,谷子,豆子。辽东人那么努力地耕种,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就什么都没了。

  辽东亦是国土,辽东富足是国富足,辽东饥馑是国饥馑。泣涕请求陛下殿下看一眼辽东,辽东子民亦是大晏子民,民心从未变。

  折子上去,没什么回音。

  李在德一日落衙回来,看到邬双樨站在家门口,没牵马,衣襟上有土,仿佛摔得。李在德嗅到邬双樨身上浓烈酒味,心里一惊:“怎么喝这么多?赶紧进去站门口干嘛?”

  老王爷把御赐金银埋在院子里,终于放心地出门,现在不在家。立在把邬双樨架进家门,邬双樨抽抽鼻子,嘿嘿笑:“傻狍子,你看我是个什么人?”

  李在德心急如焚,把邬双樨放床上,着急去倒水,邬双樨偏偏拉着他不放。李在德道:“当然是好人!”

  邬双樨竖起手指摇一摇,十分严肃:“不对,是小人。汲汲钻营,满心躁竞,毫无大义的小人!”

  李在德脱了邬双樨的靴子——他终于看到了邬双樨的脚。邬双樨在清醒状态下从来不让李在德看他的伤,李在德扔了靴子粗鲁地扯开邬双樨的衣服,把他一推,看到他背上挖箭头剩下的伤疤。

  李在德眼泪止不住地涌:“竟然有你这样为国征战满身都是伤的小人!”

  邬双樨似乎有点清醒,张皇地坐起来,看到自己的脚,慌慌张张到处找:“袜子呢袜子呢!傻狍子你别看!太埋汰了!”

  李在德流泪道:“我怎么不能看?我为什么不能看?你受伤有什么恶心的?”

  邬双樨双脚严重冻伤,颜色很深,仿佛烫伤的愈合。脚趾残缺,触目惊心。邬双樨为了恢复以前昂扬的走路姿势,练习很久。

  邬双樨捂着脸。他在傻狍子心里是枪挑红缨的少年将军,他下决心不破坏这个形象……

  全完了。

  李在德搂着他:“你是小邬将军,披肝沥胆,赤忱忠诚。我没你想的那么肤浅,你是觉得我不能和你同甘共苦对吧……”

  邬双樨一抹脸,把脸埋进李在德颈窝,低声喃喃:“多谢傻……多谢李巡检。”

  李在德轻轻摇晃,轻轻抚摸邬双樨身上大大小小的疤。

  邬双樨嘟囔:“要有一天,所有人都吃饱,哪儿还有人提着头造反,那才是……天下太平……”

  第194章

  宗政鸢亲自监督玉米种入库, 一天一宿没合眼, 看着仓库关门落锁才放心。福建官场被清洗之后,那两套砝码和福建总督人头被传视各省,各省官员看着办。

  宗政鸢刚晋升山东总督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复核粮库。没有猫腻不可能,但是山东官员除了贪污,没胆子也没路子大规模走私, 主要还得靠每年入库的收成当政绩媚上, 缺漏居然不算多。

  当然登莱两州的港口也不干净。

  山东总督盯着入库, 谁也没敢做什么手脚, 顺顺利利封门落锁。宗政鸢把粮库的掌事从上到下换了一遍, 告诉他们手中握着人命,动粮库之前想想自己的祖宗后代,不要轻易造孽。

  王修隔三五天就得写封信给宗政鸢,告诫他山东不能乱。宗政鸢看见王修的信都窝火, 小白和陆相晟甩开膀子地干,他反而在山东一动不能动。转念一想, 也好, 总得有个提供粮资的地方。明年玉米番薯土豆如果都能有收成,山东也算……有苦劳了。

  接收玉米种之后,自有官员接待右玉的张旗总,宗政鸢自回帅府, 倒头就睡。他心里郁闷, 当上总督,居然还没以前当指挥使的时候畅快恣意。朦胧间梦见自己被关在一个狭小的笼子里, 极为局促,压得他都抬不起头,团着跪在笼子里,下巴顶着胸口,憋得喘不上气。笼子甚至还在缩小,宗政鸢听见自己骨头被挤得咯咯作响。他被压得只想大吼,声音在喉咙里堵着就是出不来。宗政鸢感觉到自己的眼球要被挤出来,眼前一片血雾。

  “咩呀。”

  宗政鸢拼死挣扎想要挣脱牢笼,即便筋骨存折,可是挣不开,牢笼居然还在缩小,宗政鸢就要被榨成一团肉——

52书库推荐浏览: 胶东大葱蝎子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