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_胶东大葱/蝎子兰【完结】(78)

阅读记录

  王修越想越心酸,冷丁听见李奉恕道:“别趴那么低。伤眼睛。”

  王修抬头,看见李奉恕擎着烛台站在他面前。窗外的天不声不响地黑下来,李奉恕站在黑影中,手里有一团光。他洗澡刚出来,随意披着大氅,浴衣领口是开的,隐约有胸肌的轮廓。头发扎个马尾,一身沐浴后的水气。李奉恕像晋朝以前的天神,那时候神佛都不胖,都是凌厉瘦削而俊美的。表情安详,心无波澜,手握生杀大权。——晋朝也是很久远之前的事了。是夜晚烛火照不到的一团黑暗里蠢蠢欲动的心思,看不清猜不透,陈旧又无可奈何。

  “你洗完澡怎么穿成这样?不怕伤风?刚退烧几天?”王修眉毛一竖,“领口开那么大!”

  李奉恕一只手握着烛台,一只手默默收了收领口。

  王修让李奉恕在书房呆着,他去卧房找衣服。李奉恕放下烛台,随手捡起折子看,又扔下。王修抱着一大堆衣服跑到书房来,做贼一样开门关门,生怕带进风:“都穿上。屋里地龙烧得挺好,外面是真冷。”

  李奉恕拿起王修案上的茶杯抿一口。他已经感觉不到嗓子里的血腥味了,习惯了。但是嗓子的确没好,吞咽就是用刀划。王修还是抱着衣服,李奉恕慢条斯理脱了大氅和浴衣,搭在太师椅上,再一件一件裹上。王修清嗓子:“你快点。我举着胳膊疼。”

  李奉恕没什么表情。

  王修瞥见案上摊开的折子,低声道:“京察……同意内阁奏请何首辅主持么。”

  李奉恕系上大氅:“嗯。”

  王修心里难过:“你……”

  李奉恕摇头:“我太急了。我知道。”

  他坐进太师椅,微微仰头看立在对面的王修:“想起一出是一出,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觉得掌握京营十二卫就所向披靡,其实差得远。内阁这段时间没找我麻烦,想必是冷眼旁观,不知道笑了我多久。”

  他这样一讲,王修反而急了:“内阁笑个屁!女真围京都得靠你冲锋陷阵定乾坤,内阁吐出半个有用的字了?”

  李奉恕笑了。他摊开大晏的地图。比坤舆万国全图小多了,一张桌案却仍然摆不下,气势磅礴地从四面垂下。李奉恕举着烛台在地图上逡巡。掌握了京营和十二卫,就掌握了京畿。那剩下的地方呢?西北的军队,东北的军队,江淮浙的军队呢?

  李奉恕异想天开,要出海,要整顿吏治,要跟各地算算帐。他什么都不懂,现在四面八方都来“教”他,那他……就学到了。

  王修顺着他的目光看地图,发现那是张家口。

  “既然让陆相晟去山西是妥协的结果,那就充分利用这次机会。”

  李奉恕的手指敲着蔚州卫,木制的桌面蹦蹦响。王修蹙眉,李奉恕轻声道:“我问过你,如果异族告诉晋商,卖掉大晏能换取更高的利润,他们会怎么做?”

  王修愣愣回答:“卖掉大晏。”

  李奉恕在昏暗的烛火下染上一丝神性的微笑:“大晏的武器,正从张家口往外卖。军粮也是从这里出去的。”

  王修脊梁发寒:“啊……”

  “让陆相晟替我去看看。他……总是可信的吧。”

  何首辅放衙回家,外甥赵盈锐恭敬立在门口:“舅父。”

  何首辅看这个文静方正的年轻人:“公推考的成绩出来了?”

  赵盈锐垂首:“出来了,我的卷子被贴出来当模范了。”

  何首辅满意点头:“不错。”赵盈锐上届科举考了二甲,老老实实等补缺,等了补缺就正经公推考,何首辅并没有过多操心。赵盈锐禀报了成绩,退出何首辅书房。何首辅捏鼻梁。今年京察考校官员,肯定还是自己主持。摄政王搞了那么大的阵仗,又是提俸禄又是让都察院刷卷,搅和的千步廊两侧六部值房打成一团,还得内阁去平息。今年京察更不能大意,建州围京之变刚过,正是人心浮动之时。朝廷在稳定的时候,才叫朝廷,才有权利,何首辅比任何人都明白。宁一麟写信来问海禁的事。他倒是不怕真的开海禁,就怕真开海禁了官府衙门里没有自己的地位,放京城里那么些个饿狼来抢食。眼下最好的办法还是禁着,只有市舶司港口停着半死不活几条鬼佬的船,走私才有活路。如果摄政王一意要开海禁,官船重现郑公下西洋的壮举,宁家必须掺一脚。

  摄政王。

  这三个字让何首辅五味杂陈。李奉恕一点也不像成庙,不像景庙,更不像宣庙,何首辅莫名觉得摄政王仿佛是个久别的故人,带着一身血腥,自陈旧的岁月而来。不止是他,所有的朝臣都在李奉恕身上感受到陌生熟悉的战栗,就好像……在遥远传说中,需要带着鹤顶红上朝的太祖年间。

  何首辅毛骨悚然。

  山东总督杨源秘密报呈何首辅,他终于打听到李奉恕的一点异常。李奉恕曾经失控过,疯疯癫癫满嘴胡话,兖州鲁王府差点被他拆了。那天晚上……

  正好是成庙弥留之际。

  何首辅的惧意在血脉里扩大。他不知道自己在怕什么,子不语怪力乱神,他也确乎是不信则无。可是这个世界上有冥冥之意,他觉得幽冥中的眼睛在看着人世间。当时他跪在成庙床前,成庙昏昏沉沉,他凑上前去听,成庙在他耳边喃喃道:

52书库推荐浏览: 胶东大葱蝎子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