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暗中_金十四钗【完结】(36)

阅读记录

  张玉春彻底放弃抵抗,束手就擒。

  警察一拥而上,押走了垂头不语的犯罪嫌疑人。

  “你刚刚说……你说你……”陶龙跃打了一个磕巴,沈流飞方才饶动感情,言辞真切,说的那些仿似他的亲身经历,张玉春被震动的同时,他也几乎信以为真。

  “只是谈判技巧,”沈流飞面露客气微笑,但话却很不客气,“怎么,陶队长要尿检吗?”

  一刹那,千斤压力卸除肩膀,为这皆大欢喜的结果,谢岚山暗暗长舒一口气。把枪递还给小梁,他冲沈流飞轻佻地挑一挑眉:“我可以帮忙。”

  第23章 追逃(3)

  张玉春被带回了市局,讯问室里,始终缄默不语。他不知打哪儿听来了一句“抗拒从严,回家过年”,怕自己言多有失,说了也没人相信,所以在陶龙跃的咄咄逼问与展示的一系列铁证面前,他以他仅有的判断力选择了一个下策——绝食斗争。

  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必须两名民警同时在场,谢岚山从讯问室外走进来,手里捧着个硕大的碗,朝陶队身边的小梁一努嘴:“你出去。”

  一股浓郁的鲜香袭来,笋干酸爽,鱼肉嫩滑,谢岚山带进讯问室的是张玉春家乡的名菜,酸笋煮鱼。

  陶龙跃呵斥谢岚山:“你干什么,这样不合规矩!”

  “饿啊,查案到现在,还没吃饭呢。”谢岚山大大方方坐下来,将手中的碗往张玉春面前稍稍移近一些,“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你们继续。”

  “你刚进来时说自己一进门就晕了过去,怎么可能?!监控里那个是你自己梦游走出去——”

  “吸溜”一声,谢岚山喝了口金黄诱人的鱼汤,啧啧两声:“真好。”

  他平时吃饭挺屁精的,没那么大响动,陶龙跃白他一眼,继续向张玉春开炮:“你都肯跟我们回来了,最好还是一五一十地都交待了,进来时看见墙上挂的字了没有?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张玉春动了动嘴唇,看着原本想说些什么,见陶龙跃一指后墙,又把话咽了回去。继续沉默。

  “证据已经——”

  又是“吸溜”一声打断了他的话,陶龙跃怒瞪谢岚山:“谢岚山!”

  “师兄,你的红三剁拌饭来了。”丁璃自讯问室外进来,也特不成体统地往桌上放了一个瓷碗,里头是西红柿、红猪肉、红辣椒“三红合一”的一道菜,铺在白米饭上,汤汁鲜红漂亮,就是肉块切得不好,支楞八翘的。

  饿到第三题了,香味撩得张玉春直咽口水,抻着脖子往桌上瞧。

  谢岚山慢条斯理地把汤汁搅匀到米饭里,抬眼一瞟张玉春:“地道的红三剁,特别下饭。”

  家乡人识家乡菜,张玉春忍不住说:“你这肉块切太大了,不地道。”

  食堂的阿姨是北方人,不会这道菜,谢岚山一手执手机看菜谱,一手掌勺,替张玉春炮制了这道“乡味”。他故意没剁碎猪肉,不整地道。

  谢岚山微微一笑:“等你回家以后,请我吃地道的。”

  乡味引发乡愁,“回家”二字更是直接触动了张玉春的敏感神经,他面露悲色:“真的还能回家吗?”

  “我不知道,看你是否配合。”谢岚山神情严肃一些,“反正‘抗拒从严,回家过年’铁定是狗屁。”

  “不准说狗屁,人民警察得有素质。”陶龙跃自己骂人的时候,什么粗口都爆,一到谢岚山面前就摆领导的架子。

  “那就是驴屁猪屁黄鼠狼的冲天屁,”谢岚山还装得挺正经,“发明这话的人真该抓起来枪毙。”

  张玉春从头到尾都没指望相识已久的陶龙跃会信自己的话,可看着这个没见过几面的谢岚山,倒觉得可以试试。

  他说他一进门就晕了过去,等他再有知觉时人已经在河边了,他说他觉得有人把他抛进了河里,又感到有人把他捞了出来。那时天还是黑的,天上无星无月,河面也漆黑一片,他接近天亮的时候才彻底醒过来,稀里糊涂地就往市区里走。

  “什么河边?”陶龙跃想了想,“你是说樊罗江?”

  樊罗江是汉海市与邻近城市间的重要水道,一条曾以历史人物闻名的大江,水量丰沛,一泻入海,但却由于地处偏僻,与汉海这样的花花都市气质不符,那内涵丰富的流域文化也始终“养在深闺人未识”。据说近期受益于城市规划,已打算重点开发,幢幢高楼正待拔起,但目前看来还是一个天然垃圾倾倒处,萧索,荒凉,人迹罕至。算了算丛家与樊罗江的直线距离,推测出张玉春落水遇救的大致时间,高度的职业敏感令两位警察同起疑心:没人会在凌晨三四点的时候还独自徘徊在江边,如果真有张玉春所说的这个人,他在那里干什么?

  “抛你到河里再捞出来?大半夜的闹着玩?”陶龙跃觉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我就记得这么多了……”张玉春已经绝食了两天半,又饿又蔫,垂头丧气,“我从头到尾没自己离开过丛家,我真的没杀人。”

  “你没离开丛家?”所有的犯罪嫌疑人一进讯问室,翻来覆去都这么一句话,陶龙跃听得耳朵都起了茧子,根本不信张玉春说的这些,“监控都拍到你了,你最好如实交代你的犯罪事实!”

52书库推荐浏览: 金十四钗 强强耽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