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而今来看……
只能说,长佩真的算良心平台了。榜单除了当下主流的、能给长佩带来流量的作品外,还给《沈郎》这种不讨喜的冷文留了一席之地。
《沈郎》创作越到后期,产出就越发艰难。结局二,现代心理学以古风文的形式展现,难度大大超出我的能力,有一章甚至酝酿了6天才勉强写出,期间收藏掉了不少。比起《基佬》的大几千的时速,《沈郎》连时速都不配谈,那叫“蠕动”前行。
好几次想着,哎,反正没收钱,不写了吧,坑掉然后玩去开心去。但几位长期追文的读者让我坚持了下来。
我也不知道花这么大精力创作出这破玩意儿有什么意义。
或许如我在《一些想说的话》里面所说:能够让抑郁的人得到一丝慰藉。
那么,为谁辛苦为谁甜。就不再是个问句了。
如果读者中有心情不佳者,读完《沈郎》后有一丝丝好转,请一定告诉我。
《沈郎》不收钱,收快乐。
快乐无价。
3、致敬爱豆
高中时好友问我,生日送我门票,一年内任何明星任挑。
我说不用了,收门票代价太大。
朋友问为啥。
我说,我爱豆是邓丽君张国荣,要看他们,首先我得上天堂。
我是个恋旧怀旧的人,目光习惯性停留在过去。我又是一个保守至极的人,觉得饭上一位已经被时间定格的人物,才有永恒仰望的可能。
所以,高考那段日子,在各式放松娱乐中,我选择往回看。高三是我啃大块头最狠的日子,现在心浮气躁难以看下的书,在当时都算垂涎欲滴的美味。
背书,是我能找到的既把自己从各式计算推理中解脱出来、又不必背负太大罪恶感的娱乐。那一年,我背完了李清照全集,之后陆续背了许多名作,不甚喜欢,最后开始背苏轼,深得我意,但很可惜,还没背到一半,就抄家伙高考去了。
对苏轼只有言片语的了解,却垫下了日后我挖掘他全貌的根基。从点到线,从平面到立体,至而今,我的很多无关遗传的纯良品质,比如内省、比如率直,都是长年累月阅读苏轼给我留下的沉淀。
我不喜欢仪式,连生日都极少庆祝,但对于苏轼,我一直想采取一种形式化的方式,来彰显他于我的重要。机缘巧合,我走上了中长篇小说创作的道路,所以得了个契机。
《沈郎》标题,或引用,或化用,全部出自东坡的诗词。而主角沈越的言谈举止,也被我有意无意染了些苏轼的影子。
以此致敬这位长时的人生导师。
52书库推荐浏览: 贾浪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