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垂首,颈后发凉。廖侍郎跪在地上,抖如筛糠。
“弹劾杨先生狂妄,无臣子之操,君子之德,素行贪婪?”
“尔等也配!”
天子骤然发难,犹雷霆之怒。
奉天殿中,刹那一片死寂。
第一百一十五章 归京
天子一怒,非同小可。
宝剑亮出,不见血光怎能还鞘。
两本簿册,一本记录户部光禄寺金银玉石出入,凡被贪墨少去,不差分毫。另一本则为官员名录,凡曾伸手之人,俱在其上。
户部,光禄寺,兵部,同为重灾区。
这些衙门油水丰厚,往日里,文武朝臣无不羡慕。
如今当真该庆幸,自己不在其中。否则,必也与犯事同僚一样,被摘去乌纱,除去官服,死狗一样拖出殿外。
大汉将军早得皇命,为好好表现,拖人时豪不手软。
原本,少年天子还想玩出点花样,来一个摔杯为号。奈何奉天殿面积太大,大汉将军同御阶距离太远,只能作罢。
“陛下,求陛下开恩!”
“求陛下开恩呐!”
先时满面正气,直言进谏,弹劾钦差狂悖,江浙卫军不法的官员,此时皆噤口不言,自同寒蝉。
眼见同僚被拖走,求饶声音远去,一个个脸色发白,双手颤抖,几乎握不住朝笏。
朱厚照摔出的名册,并非全部。上录之人,仅涉事官员一半。
名录中,官职最高者为户部侍郎,其后为光禄寺少卿,通政使司誊huáng右通政。再之后为户部员外郎,兵部职方清吏司员外郎,最后为户部、兵部照磨等小官。加上左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数名文武官员,总计达二十六人。
在朝官员,当即被拖到殿外,除去官服,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行廷杖。
未有资格列朝者,由锦衣卫至刑科开出驾帖,至部中衙门或府中拿人。
弘治帝性格宽厚,向以仁慈著称。
朝官犯错,也少有行刑。除万妃党羽,即便有朝官犯下死罪,送三法司会审,也没动过廷杖。
现如今,正德帝登基刚刚一载,便当着满朝文武大动廷杖,如何不让人心惊胆寒。
内阁三老早知此事,未见半分惊讶。
天子手握名单,早晚都会发作。
仅暗中思量,早朝之上,天子雷霆之怒,下这般狠手,怕是要杀一儆百。
六部九卿,武将功臣,同样心情复杂。
今日被摘乌纱之人,多为三品以下官员,无一名六部主官。天子能知晓一名八品照磨贪钱,如何会错漏正二品的尚书?
唯一的解释,杀jī儆猴,以儆效尤!
“行刑!”
奉天殿前,石阶之下,十一名犯官只着中衣,被按在地上。
锦衣卫持杖,大汉将军报数,中官监刑。
犯官不停挣扎,惊骇欲绝,声音渐渐沙哑。传入殿中,愈发变得模糊,听不清楚。
啪!
第一杖落下,求饶声陡然变作惨叫。
啪!
第二杖落下,惨叫拔高数阶,不绝于耳。
啪!
第三杖落下,少数几名犯官,竟碍不住,当场晕了过去。
真晕还是假晕,无人计较。
锦衣卫在场,自有办法让人清醒。
禁卫没有半分留情,一杖接着一杖。到后来,只闻报数,听不到一声惨叫。
立在殿中,文武百官手脚冰冷,如同身受。
第十杖落下,犯官多已脸色惨白,晕死过去。中衣下摆却未见血痕。
非是行刑人留手,实是用了暗劲。
这些人中,有一个算一个,贪墨之数皆以千计。甭管投入诏狱,还是jiāo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会审,都是死路一条。
流放戍边?
怕还比不上砍头。
上法场,一刀了结,好歹痛快。流放南域北疆,路途遥遥,依这些官老爷的身板,十有八九会死在路上。
侥幸抵达,遇上土官作乱,鞑子扰边,必须和边军一样,举起腰刀,扛起长矛,戍卫边防。
问题是,走路都成问题,能扛得住鞑子的冲击?
综合起来,结果还是一个死。
廷杖行毕,大汉将军入殿禀报。
朱厚照坐回龙椅,摆摆手,道:“送刑部大牢关押。”
既要警告众人,投诏狱不如送刑部。
正好让六部官员天天看着,日日回想,觉睡不好,饭吃不香,一月瘦十斤,才算出了这口气。
顺便也告诉“逃过一劫”的诸位爱卿,朕的钱气势好拿?
不是不办,时候未到。
不想和昔日同僚狱中作伴,该怎么做,自己看着办。
“遵旨!”
得天子口谕,大汉将军行出殿外,传达圣意。
禁卫齐声应诺,抓起犯官手臂,拖着就走。
抬着?
想得美!
不打个血肉模糊,甭想有这份“待遇”。
犯官被拖走,耳边不再有惨叫声,奉天殿内仍是一片死寂。
朱厚照高坐龙椅之上,扫视群臣。
说啊,之前不是侃侃而谈,滔滔不绝,很能说吗?
更引经据典,弹劾杨先生狂妄,痛骂江浙卫军贪婪,顺便刺朕几下,直言朕不察,用人不明。
现下里,怎么都哑巴了?
“诸位卿家。”
四字传入耳中,同往日未有区别,甚至不带怒意。群臣却是生生打了个寒颤,不敢抬头。
“江浙设卫之事,诸卿以为如何?”
以为如何?
兵部官员当先反应过来,刘大夏未在朝堂,左右侍郎同时出班,平举朝笏,支持在江浙海岛设立卫所。
“陛下圣明!”
52书库推荐浏览: 来自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