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还在外面?”卫乐写好信走出来,正要去找卫凡,就发现瑞麒一脸不安的待在外面。
“先生,请告诉晚辈,究竟是哪里错了?”
瑞麒诚恳的看着卫乐,他会得父亲喜欢,也是因为他有错就会认,认了就会想办法改。虽然有些东西因为从小在他脑海中扎下了太深的根不太好改,但瑞麒会听话,他是个听话的儿子和晚辈,只要说服他所坚持的,他就会努力改正。
但是之前他父亲为他找的人都没有说服他,虽然能力在很多人眼中已是不错,但是他父亲眼中还差了一点,这样的xing格生于平常家庭到是没有问题,但是要换成他们家就不行了。所以才把他送来了卫乐这里,希望他能改变瑞麒。
“唉~~古人的教书方法害死人。”
为什么大家一提起古代的秀才书生就会说酸秀才酸秀才,学文没多少,人先被他们酸死了。就是被这些老古板害的,他们固执的只信书中的内容,却不知道变通。古人写下这些书的时候是什么年代,经过的千年好些东西都发生了改变,不管是朝代还是环境,不再是千年前的人和物了。
适合千年前的东西并不一定适应千年后的社会,毕竟有些事qíng发生了改变,相比之下书中的内容就太过时了,再用显然不合适。但却因为这些人,固执的不肯改变,这才有了后来的灾难。
想想曾经的华国,本来是世界第一qiáng国,最后会轮落到被别的国家随便欺负的地步,要不是后来世界大战胜利,建立了新的国家,想必他们还会是别的国家口中的一块肥ròu,谁都能上来咬上几口。
哪怕是新的国家建立后,也花了几十年才站在了世界所有qiáng国的面前,告诉他们华夏重新站起来了,他们不再是那个再被别的列qiáng们欺负的古老国家。
不说古人的东西都不好,但要懂得世事变迁,一味的坚持古老的东西并不能让国家变得qiáng壮,只会让国家越来越弱虚。想想辫子朝,就是他们让华夏的发展回到了几百年前,甚至是更远的时期,这才造成了别的国家都在发展,只有华夏不仅没有进步,还退步了几百年。
世界都在前进,只有你后退,不欺负你欺负谁?何况华夏地大物博,有着他们觊觎的东西,自然就有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事qíng发生。
其实数数华夏的历史,主动侵略别的国家的事很少发生,但就是这样一个与人为善的国家却成为了众矢之的,成为他们侵略的目标。
怪什么?怪我们华夏人太能gān?别的国家还在随地拉尿拉屎的时候,我们国家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制度,只要没有天灾*,人人就能有衣穿有食物吃,我们不需要向别的国家买东西,只有他们向我们买东西的份。更有许多奇珍异宝,都是他们想要的。
所以争对我们国家的yīn谋与战争就发生了,而那时的先辈们却无能为力,华夏为此动乱百年,付出的代价有谁看到?
所以卫乐不喜欢那些自以为是古板固执的人,因为他们除了拖后腿别的事什么也帮不了,不仅是对国家,哪怕是对他们自己的小家都一样,他们无意伤人却总是害人。
古代的妇女为何生存艰难,不就是他们这些人兴起的吗?想到奶奶的小脚,卫乐就心疼。真该把这些男人抓来让他们也尝尝裹小脚的滋味。什么三寸金莲,在卫乐看来那就是变、态的欣赏眼光。好好的一双脚被扭曲成那样,也只有变态才会欣赏,正常人怎么可能欣赏得起来。
不知道什么叫自然美吗?扭曲过的美,再美也是假的,人造的。比如后来的整容,卫乐也不欣赏。
假的不能成真,不管你整出来的样子有多美,你生下来的孩子也不会因而变得更美。卫乐记得网上曾流行过一段话,说想知道那个明星的美是不是天然的,就看他们生下的孩子,一看一个准。
看到这样的话卫乐笑喷了,但也说明了大家对天然美的追求。
所以卫乐很庆幸庆朝没有这个陋习,裹脚是怎么流传开来的?不就是这些读书人酸秀才搞出来的吗?一个个跟变态似的,什么眼光啊!
所以看到瑞麒有朝着这方向发展,不仅卫乐担忧了,他爹更加担忧。
“你坐下吧!我给你讲个故事。”
卫乐把信放在一边,拉着瑞麒坐在走廊下。
于是卫乐给他讲了一些固执古板的读书人,这些读书人也有为官为宰的,可他们gān出来的事真不是人gān事,祸人是轻的,祸国才严重。
就拿海瑞说吧!人人都夸他是清官,可他却因为自己的女儿接受一个男人的吃食,便活活饿死只有五岁的女儿。
“你说他做的对吗?”
“不对,这是不对的。”
瑞麒想也不想的回答。
于是卫乐又讲了缠足的事,讲到那些小姑娘忍着痛把脚折成只有三寸的大小后,瑞麒看了看自己的脚,打了个寒颤。
“你说,他们也对吗?”
就为了满足自己的变态美,把这种陋习发扬光大,最后坑了无数的女子,来达到了他们的变、态心理。甚至要求放脚时,还有不少这样的人站出来反对。
为什么要反对?不就是为了满足他们那变、态的心理吗?
“不对,都不对。”
“还有……”
卫乐一个个的跟他们讲,瑞麒每听一个都大喊说不对,是错的。
“先生,这些都是你编出来骗晚辈的对不对?根本没有这些事,都是骗人的对不对?”
不然他没有可能听过。
“我没有骗你,你好好想想你身过的人,是不是有一些人特别的固执,而且也很死板,守着一些规矩不准人更改,甚至把这些规矩礼节视为圣典?”
卫乐想着瑞麒会形成现今这般xing格,肯定是在小时候受到了影响,现在虽不严重,但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死板固执,自以为是的xing格会越来越严重,到时候不管谁说话都不会再听了。
明明是一个有为青年,居然被教导成这样,也不知道他的父亲当年是怎么找的先生,卫乐在信中把人刺了一顿,还能不能好好当个父亲了?有这么做爹的吗?儿子被教成这样也不扳正回来。
卫乐的话对瑞麒无疑是当头棒喝,以前觉得师父说的对话,现在想来似乎也有些不太对,但细想又想不出为什么不对。但是卫先生既然让他好好想,他便好好想。父亲说卫先生是有大才的人,他看得事qíng比自己明白,所以来到卫先生这里后就要听先生的话。
所以瑞麒听卫乐的话回去好好想了,卫乐则趁机把信发了出去,问明原因。
明明快到八月十五了,月饼还没收到,却先收到了一封骂他的信,皇帝觉得自己好冤。但是他做为一个好皇帝,哪怕人家真骂他了他也要受着,谁让他是皇帝呢!而且在朝上骂皇帝的人还少吗?只是这些人都有私心,而卫乐骂他却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心,所以皇帝能接受。
自家儿子不是笨人,再加上有他这些年带着教导,总的来说还没有歪得彻底,应该还能解救。所以回信时,便把前因后果说了,还送了厚厚的中秋节礼,向他表示感谢。
唉~~这个卫乐什么都好,就是小气又抠门了点。
接到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信,卫乐看完后叹气,果然是这样。
这样的先生,坑弟子无数,害人不浅啊!不过也从侧面证明了当年瑞麒父亲的失职。居然为了坐稳位置打败不死心的众兄弟没时间管儿子,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儿子们歪得差不多了。
给他推荐那位太子太傅的大臣也倒了霉,只是再后悔也没屁用,儿子歪了怎么办?赶紧抢救吧!只是不知道能不能抢救回来。
心好累!
☆、第97章
只是这年纪越小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一开始还不明显,然后在遇到一些明明可以变通的事上时就显露出来了,非要按照圣人书来处置,也不管适合不适合,就是要这么做,结果让皇帝愁白了头发。本来还想自己努力教导对方,结果一件事让他不得不把儿子打包送来卫乐这里了,让他好好教教这小子。
不懂什么叫尽信书不如无书吗?
啥事都要照书中的来办,还要他gān嘛?酌qíng处理懂吗?不懂啊,那就滚出京城找你卫先生好好学习一年去吧!
于是他就出来了,现在可怜兮兮的想着卫乐的问题,就连饭也不好好吃,觉也不能好好睡,于是很快就上了火,被卫凡在卫乐的授意下开了一记huáng连给他灌下去。
又过了几天,眼瞅着就中秋了,卫乐为了过一个好节,便把瑞麒叫了来。
“想好了吗?”
让他坐在对面,把他父亲来的信给他看了。
“父亲说的是真的,当时那位太傅教导我们时就让我们看书读书背书,从来不讲解意思,就让我们读一百遍,然后再考我们。又跟我们说了许多规定礼节,让我们背圣人之言,说圣人所说的话再过几千年也能用,所以我们要听圣人之言。”
当时他们几兄弟就是这样被带歪的,觉得圣人之言才是正确的。比如女人与小人难养也,他们认为是对的,所以对女人和小人有些看不起,觉得女人是依附他们生存的,如果没有他们这些男人,女人就活不去,忘记了这世上还有寡母在夫君去世后独自抚养大儿子的事。
甚至在儿子和女儿之间,也更偏疼儿子,对女儿有种我给你锦衣玉食高贵的生活,别的事qíng我就不需要多管了,甚至她们长这么大从没有抱过她们,就连她们出生时也一样。
来到卫家后,他虽然努力对大小雪他们和善了,但总有一点言不由衷的味道在里面,只是他掩饰的比较好,大家没有看出来罢了。
“难道你们没有过疑问?自己也可以翻书找答案啊!”
光听一面之言不足以证明对方说的话就是对的。
“如果我们反驳他的话,他就会用戒尺打我们,挨了几次我们就不敢了。”
庆朝的先生,哪怕是教皇子在他们面前也是谱摆得极高,打皇子并不会因此获罪,反而还会被认定成为严师,皇子们需要的就是严师,不是说严师出高徒嘛!
所以挨了打他们告状也没有用,没有人相信他们,也没有帮他们,于是大家都老实了,跟他学起了所谓的圣人之言。
庸师害人,自己没本事还不准人家问,这样的人不配为人师表。敢要在现代去教书,不仅学生的家长教他分分钟重新做人,就连学生无辜被打也敢让他卷铺盖走人。老师是要尊敬,但那指的是好老师,这些不配为人师表的人可不值得他们尊敬,也不配让人称他们为一声老师。
“算了,你以后就跟在我身边,重新做一名学子,重头学吧!就和那些孩子们一起,你不是也听过我讲课,是不是很容易听懂?”
卫乐觉得有必要让他重新做回学生,好好体验一下什么是真正的上学。不要像之前那样想听就听,不想听就离开。
“是的。”
瑞麒点头,自从听了卫先生的课后,他就有些入迷,能不错过就尽量不错过。
“那就从后天开始吧!我让大小雪给你做个书袋,还有校服。每天上学放学,按照着我安排的时间来,当然教李平几个的琴、棋、画也不能漏掉,还有功课也要写。”
“啊,是。”
瑞麒愣了一下后立即答应了,虽然他觉得自己再和一群孩子上课有些怪,但卫先生的话要听。
第三天,瑞麒就开始了自己的学生生涯。
穿着和学堂里的小同窗们一样的衣服,就是料子好点,然后还要打扫学堂卫生,还要站起来回答卫乐的问题,回答错了全班一起指正他,告诉他先生不是这么教的,你的答案是错的。
被一群小孩子指正,瑞麒很尴尬,但是卫衔生嘴角含笑的站在上面看着他,他便虚心的向一众小同窗们求教,得到正确答案后又道谢,如此一来反而成为了学堂里很有人气的学生。
大家在休息时会围着他,听他讲一些京城里的事,比如是不是京城里的人都穿着金子银子做的衣服啊?再比如京城里的人是不是天天都吃ròu啊!还比如,是不是京城里的孩子天天都有新衣服穿啊!
小孩子们关心的只有这些,让瑞麒觉得很新奇,但都认真的回答了他们。
没有人会穿金子和银子做的衣服,只会在衣服上做一些点缀,用金子和银子做的衣服重都重死了,谁能穿得动啊!还有京城里的人也不是谁都能天天吃ròu的,也有吃不上饭的穷人。新衣服什么的也是一样,穷人家都不可能天天有新衣服穿,过年能有一身就不错了。
每到这时,卫乐都会坐在上面闭目养神,也不知道是醒着呢,还是睡着了。
不过瑞麒这个时候也顾不上卫乐,他都被人围着呢!
八月十五这一天,瑞麒一口气吃了四个月饼,虽然月饼不大,但一口吃四个让卫乐不敢再让他吃。
“我父亲去年得的月饼,分到我们手中的十个都不到,还要给孩子们吃,结果我们几兄弟每个人只尝了一个,也就吃了个味道,这里的月饼全是我喜欢吃的,今天我要吃个够本。”
瑞麒自从来到卫家后,感觉今天放的最开,想吃什么要喝什么都跟卫乐要,以前他是不敢的。
见他这样,卫乐又高兴又不高兴。高兴的是虽然只是初见成效,瑞麒也许真的明白了,这世上没有任何事是一成不变的,只有接受并且吸收,才会转化成为自己的东西。
以前的太傅讲的内容已经不适合大庆了,比如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虽然可能一开始圣人说出来时不是这个意思,但后来的人还是歪曲成了这个意思,现在甚至用这句话来要求女子,限制她们的才华,把她们困在家里的里一片天中,成为依附自家男人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