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食之家_乐蜀【完结+番外】(172)

阅读记录

直到阿石二月初三回到了谢府,见到了谢妙容,禀告了她关于他护送萧弘平安到达徐州,而且见到了萧伦,两兄弟如今都安全了,谢妙容才真正的将一直提起的心放下了。
夸赞并重赏了阿石,谢妙容让阿石下去休息。阿石出去之前把萧弘托他转告谢妙容的话也说了,而且还给了谢妙容一封萧弘亲手写的信,这才笑着下去休息了。
这还是谢妙容头一次收到萧弘写的信呢,展开信纸,见上头写着满满的一篇隐隐约约的思念之语,以及他说他的心始终朝着建康方向,若是朝局好转,他就要回建康来等语。
谢妙容唇角上翘,她提笔给他回信,让他一切勿念,她会等他。信写完,她写下日期,把信封好,和他的来信一起放在一起,锁到了书案下的屉子里面。
她想,等到过一阵儿,风声不那么紧了,再托人送到徐州去吧。
接下来的两个多月,朝局的确有变化,但却说不上好,而是桓翌果真上表要求北伐,收复祖宗失地,他要求豫州和徐州方向的兵都配合他北伐,并且他还要调动中央的军队。
小皇帝当然是答应了,桓翌说什么就是什么。
于是在四月里,桓翌带着自己的两万多荆州jīng兵,又调动了中央的五万多军队,加起来差不多八万大军,去征伐燕国。
其长子桓朗和四子桓密都随军,而次子桓溪果然留在建康,代理朝政。
六月里,桓翌大军和燕**队战于huáng墟,燕军败北。
不过燕**队初败之后,燕国皇帝拿出了虎牢以西的土地请求秦国帮忙击退景国大军。秦国皇帝符藩答应了,派出了三万援军救援燕国。在这个当口,桓翌率领的景国大军由水路运来的粮糙又出了问题,石门水道被堵塞,大军的粮糙跟不上。
九月里,燕国的大军开始反击,先是彻底断了桓翌大军的粮道,接着又设伏,令桓翌派来驰援石门的军队被伏击,一下子就损失了一万多兵士。接着秦国的援军也到了,趁着桓翌大军失败追击景**队。桓翌被燕国的军队和秦国的援军夹击,大败,又损失了四万多兵士,而且这一战中,桓翌被流箭所伤,不得已,他只能带领残兵退守山阳。
在山阳城,桓翌一病不起,缠.绵病榻之际,他仍旧不忘向皇帝请求加九锡。只是这样的奏章到了朝廷里,却被谢安和王涛等人一会儿以格式不对,一会儿以措辞不符合规矩为由给拖着。
因为桓翌大军意外败北,让朝廷里替代他处理朝政的桓家二公子桓溪处于被动,无法威bī王涛和谢安,小皇帝曹桂当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桓翌妄图在死前加九锡的愿望就落空了。
进入十一月,桓翌竟然病逝于山阳。
桓翌一死,驻守山阳的那部分剩下的三万多残兵自然就由其同行出征的长子桓朗领导。
临死之前,桓翌jiāo代儿子,让他必须要照顾好他的母亲以及兄弟们,还有族人,并要他把在建康的桓家族人全部接到荆州去。
桓朗答应了。等到桓翌病逝后,他就跟其弟一起商量接下来该怎么办?
桓密建议,先要求朝廷让桓朗承袭王爵,接着回荆州去,将荆州那十几万的士兵的统兵权接收到手里。接着以为其父治丧的理由,让在建康的桓家族人到荆州来,这样一来,无论是皇室曹家还算是王家,谢家等家族都无法拿桓家族人来要挟他们了。
要是桓家族人都到了荆州的话,他们再下一步就绸缪如何制造混乱,拿下建康,彻底将皇帝赶下台,然后桓朗登位。
两人商量好了,桓朗就果然向皇帝上表要求承袭楚王爵,并让朝廷护送桓家人去荆州为其父送葬服丧。
谢安等人考虑到荆州那边还有桓氏家族控制的十来万兵士,要是不答应桓朗所求,怕那边先就会乱起来。毕竟景国这一次北伐失败,死了不少士兵,要是动乱再起,怕秦国和燕国勾结南下,对建康不利,所以答应了桓朗所求,让桓朗承了楚王的王爵,同时也同意了以南康大长公主为首的桓家人回荆州去。
桓朗便以楚王的身份带领残兵回荆州,顺利的接管了荆州那十几万兵士的统兵权。
建康城里桓溪见此qíng况知道大势已去,他在朝廷里哪里能再继续替其亡父主持朝政,不得已,他只能后退一步,将手中权力jiāo给谢安和王涛。好在,桓溪手上依然有两万多荆州的jīng兵,而控制禁军的是他亡父的下属袁嵘,所以桓家暂时安全。只不过,因为桓溪跟其大哥桓朗不对付,桓朗又承继了王位,他自然是不能去荆州。思来想去,他决定向谢家和王家示弱,并且投靠了曹焕。
就在南康大长公主等人要去荆州时,桓溪却选择留在了建康。他不并不相信其兄长会善待他,因为缁衣巷那一次冲击谢家的事件,他已经彻底和其兄长闹翻。他本来想取代其兄长在父亲心目中的地位,哪里想到其父北伐却意外失败,并且桓朗因为随其父北伐,还顺势接管了剩下的兵力,最后还承袭了王爵。
荆州他是不能去的,只能留在建康。而桓家先前的所为,可是把建康城里的高门士族们得罪了不少,最明显的就是王谢两家。很显然,他要投靠王谢两家,他们是不会相信他的。而且王谢两家也分别掌握着扬州和豫州,他们不会稀罕他手上的这几万士兵。
可是相比王家和谢家,原先的武陵睿王曹焕就不一样了。此时的武陵睿王身份非常尴尬,他是武帝的子孙,是现在这个小皇帝曹桂的堂兄,而且是年纪最长,颇有能力的堂兄,但他此刻却是庶民。先前的废帝曹安被迁去了荆州,前太子被废为庶人的会稽威王曹练在这一次被圈禁的一年中,身体是彻底垮了,现如今也只是拖日子了,他的健康状况完全无法出山收拾残局,再加上他也没有什么能力,桓溪便将他给排除了。接下来的武陵睿王曹焕,桓溪看好他,认为他能经受磋磨,心xing坚qiáng,值得投靠。当然武帝的儿子里面最小的东海贤王曹冲,他也不看好。
至于当今小皇帝那几个兄长,年纪依然是太小,他同样不考虑。
桓溪认为自己带着几万jīng兵投靠曹焕是最合适的,而且这个时候的曹焕也需要他的支持,他认为曹焕如果聪明的话,就一定会接受他的投靠。
果然,在桓翌病死,桓家失势后。桓溪亲自去把那被圈禁在建康城北的民居里的曹焕等人给放了出来,然后他找上曹焕,对他表达了愿意带着手下的几万兵马投靠曹焕的愿望。
这真是瞌睡遇到了枕头,曹焕经过这一年再次遭难,那可是深刻明白了手上有兵的重要xing。现在的他,刚从被圈禁的地方出来,还没有恢复王爵,身份尴尬,而且丝毫没有势力。
且不管将来如何,现在如果有人愿意投靠他,并且是带着几万jīng兵投靠的,他完全没有办法拒绝。毕竟有了这几万jīng兵在手,建康城里不管是谁,都没有办法随便动他,他的人身安全是得到了保证。而且,更进一步,他有了这几万jīng兵在手,就能东山再起,甚至进一步把持朝局。
于是,他接受了桓溪的投诚,并且保证要把桓溪当兄弟相待,若是有一日他得势,定然跟桓溪共富贵。为了拉拢桓溪,曹焕甚至跟桓溪结拜为异xing兄弟,两人兄弟相称。
朝廷很快就恢复了曹焕的王爵,他又住回了王府,只不过,这一次他因为有了桓溪和袁嵘等人带兵投靠,他这个王爷在朝廷里是真正有了分量。原先有些大臣想攻击桓溪的,但这会儿见到他已经成为了睿王的人,便也只有隐忍不发了。况且,当初正是桓翌扶持当今的小皇帝登的位,这会儿小皇帝还在皇位上,他们又岂能指责桓家不对,甚至指责桓溪的错处?

  ☆、第168章 16.8

曹焕被桓溪从圈禁的民居里放出来后,谢家人才知道了长房的女郎谢英娥在年初就病逝了的消息。这也难怪,曹焕失势,被圈禁,谢家人也不能去探望,再加上曹焕当时被废为庶人,谢英娥病死了也就当个庶人之妻处理,没有人会当回事。特别当时是桓家得势掌权,这件事qíng就更不可能通知谢家了。
所以,这会儿谢家知道了谢英娥差不多一年前就病亡的消息后,长房吴氏不知道多伤心。因为吴氏这辈子只生有一儿一女,谢英娥作为她的宝贝的小女儿,她十分疼爱,并对她寄以厚望。谁想到当初对武陵睿王十分看好,甚至认为他有可能登位的,最后却弄得自己的女儿跟着他倒霉,连续两次折腾后,连命也没了。
吴氏这会儿是后悔得要命,当初不该把女儿许给曹焕,若是让她嫁一个平凡一点儿的男子,此时她的女儿也就会跟其她女人一样,做个贤妻良母,过着平淡而幸福的日子。
有一句俗话不是说“悔教夫婿觅封侯”吗?
此时的吴氏也是悔让女儿嫁王侯。
只不过现在后悔已经没有用了,女儿已经死了,吴氏哭了好几天,病了一场,等到再在众人跟前出现,大家发现她明显的老了。
曹焕让人将谢英娥的尸骨从那城外的埋葬庶民之地给挖出来,重新迁葬到皇族曹家的坟地里,朝廷又给她恢复了王妃的封号,到底她这一次迁葬搞得隆重,让谢家人脸面上好看些。
可是因为桓溪投靠了曹焕,让以吴氏为首的谢家人对曹焕不满起来。因为桓溪可是桓翌的儿子,当初要不是桓翌弄出个废立之事,再打击曹氏皇族,削去武陵睿王的王位,把曹焕一家人给圈禁起来,那么谢英娥就不会遭受如此打击病亡。故而,这个账还是要算到桓家人头上。而曹焕却接受了桓溪的投诚,难道他忘掉了自己的妻子是因为桓家人才死的吗?
更加过分的是,曹焕恢复了王爵后,竟然袒护桓溪等人,在朝堂上为他们说话,抵挡大臣们的言语上的攻击。可见,曹焕是不重夫妻之qíng的,他更重的是权势。
曹焕并不理会谢家人的这种指责,可能别的谢家人对他也就是属于心里不舒坦,但嘴.巴里不会说出来,但是谢英娥的兄长谢修忍不住去把曹焕给骂了一顿。说他有负他的妹妹,竟然容留桓溪,难道他不知道正是桓家人害死了他的妹妹吗?指责他不但不为妹妹谢英娥报仇,而且还跟仇人的儿子搅合在一起,这真是让人可耻。
听了谢修这些指责的话,曹焕当然脸色不好看,他让人把谢修给赶了出去。随后,作为对谢修这番话的回应,他续娶了琅琊王氏的一位庶女作为继室,很快这位庶女也被册封为王妃。这么一来,曹焕相当于是跟琅琊王氏联姻了,琅琊王氏当然也会大力支持他在朝堂上立住脚。
这一系列的事qíng发生在一两个月之内。随着桓家势力退出朝堂,朝堂上形成了三股势力,一是王家,一是谢家,一是恢复了王爵的武陵睿王曹焕。
朝局变得对谢家有利了,当然也就是对萧家有利,至少现在没有人再会去要想着报复萧伦和萧弘两兄弟,他们两个也可以回家了。于是在离过年还有四五天的时候,萧伦和萧弘回到了建康。
两人先回家见父母亲人,接着萧弘便带着许多礼品去了谢家,借着拜见谢庄夫妻还有姜氏的借口,想要见一眼谢妙容。如今他们是定了亲的人,本来按照规矩是不能在婚前相见的。只不过,因为萧弘避祸去了徐州差不多一年,他心里十分思念谢妙容,尽管两人这一年来也通了几封信,可是不见谢妙容一面,他就觉得自己放不下心。
故而从徐州回来后,当日就来谢府了。
谢府嘉玉堂内,姜氏坐在中间的榻上,谢庄夫妻坐在左手边的椅子上,三人都笑眯眯地望着萧弘,问他这一年的近况。
萧弘道:“这一年在祖父军中,也曾经在桓翌北伐中,作为策应,跟胡人打了几仗。”
他说得轻描淡写,但是谢庄等人也知道这上战场可不是好玩的,尽管在桓翌的北伐中,萧弘祖父率领的徐州兵马只是作为策应,但依然是跟燕国和秦国的军队jiāo手了。因为要不是徐州的兵马最后关头救援了桓翌的大军,那极有可能桓翌连那三万多人马都剩不下,全军覆没也是可能。亏得带领徐州兵马的萧裕没有以个人恩怨为主,关键的时刻还是考虑了大局,否则桓翌可能连退守山阳落个病死的下场也捞不着。要是桓翌全军覆没,结局会如何呢?
萧家尽管报复了桓翌,但是秦国和燕国的联军恐怕会长驱直入,一路南下,攻下建康,灭掉景国。要是如此,天下必定大乱,萧家占据徐州是否能够独善其身实在是很难说。更关键的一点儿是,如果秦国和燕国的联军南下攻灭了建康,那么恐怕会有百万生民遭难,不知道多少人会成为流民。这种巨大的灾难恐怕是萧裕为首的萧家不想看到的。一句话,大局为重,萧裕显然也是顾大局的人,这才有了后面桓翌带着三万多残兵退守山阳,结果桓翌到底病死了,桓家也失了势,朝局再次安稳了下来,而曹姓皇族依然坐在帝位上。
其实对于现在这位皇帝位上的小皇帝,谢庄和王涛都觉得太不合适了。明明有年长而且嫡出的皇兄,可曹桂却坐在皇帝位上,而且他还是桓翌立的。桓翌一死,桓家在朝廷里再也掌握不了朝局,这位小皇帝是不是该退了?前面的废帝曹安被迁往荆州,被桓家控制起来了,要迎接他回来做皇帝基本不可能。但是殷皇后和武帝曹盛还有一个嫡出的皇子曹瑗,他今年十七岁了,让他做皇帝也比曹桂好啊。但是,这会儿,谢庄和王涛都不敢说废立之事。毕竟这种事qíng,谁要是做了,就会被很多人当成跟桓翌一样的权臣和jian臣。还有,频繁的废立皇帝会造成朝局不稳,一旦因此造成混乱,谁也负不起责。
景国因为桓翌的北伐失败,各方面都遭受到了损失。在这种关头,维持时局的平稳被当成第一要务。谢庄和王涛就算对小皇帝不满意,但也不敢提出废立皇帝。而重新恢复王爵的武陵王曹焕也不愿意提废立之事,在他看来,如今曹桂当皇帝挺好的。因为皇帝年纪小,而且毫无母族可以倚靠,他能够信任和倚靠的人,在朝堂上似乎只有他这个王兄。他可不想让前废帝曹安的亲弟弟鄱阳王曹瑗来做皇帝。鄱阳王曹瑗一则已经成年,他要做了皇帝当然就会有自己的主意,不一定会听他这个王兄的话。二则曹瑗是武帝和殷皇后的嫡子,他身后可是有qiáng大的母族可以倚靠,就更不会听自己的话了。他想要在朝堂上有话语权,当然是继续由曹桂当皇帝最好。

52书库推荐浏览: 乐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