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不算,就说母亲给我的东西,当初若是没有她们,应该早散没了。”
云娘早知玉瀚虽然生xing疏朗,但却机敏过人,总归是瞒不过的,而且她亦猜到他定然不会翻脸无qíng,于是笑道:“你也太小看我了,我既然已经说过就算有错,亦不能全算她们的错,倒是你的更多,若是罚也要罚你才是。”
汤玉瀚便赶紧接话道:“你只管罚我,怎么罚我都听夫人的。”又将头在云娘怀里乱蹭,十分地无赖,“只是请夫人手下留qíng才是啊!”
“我向来是极大度的,既往不绺,”云娘顺势替玉瀚解了头发梳理,只是却也道:“但是自此以后,再有犯错的,我便不饶了。”
“那是自然,”汤玉瀚想想又问:“这些事,你可告诉了大嫂?”
云娘摇头道:“我也是最近方才悟的,自然先告诉你。”顿了一顿又道:“大嫂那人如此争qiáng好胜,我们倒不能直接去说,免得她反会难堪,待我悄悄点一点丰姨娘,大嫂便知道了,再慢慢理吧。”
汤玉瀚也点头,“既然弊端如此之重,恐怕也一时难以全纠过来。而且,只要我们府不倒,也不至于出大乱子,只是难免从内里慢慢亏空起来,若是再有什么风chuī糙动,便显出外qiáng中gān、大厦将倾,那时才是真正出事的时候。”
又道:“先前我总觉得自己是做大事的,从不留心家里,现在想来我们六房的弊端也未必少,而且自祖母去了后也没有人帮我打点,现在亏了有你,不只把家里理好,又提点了我这许多道理。”说着声音不觉哑了,却只揽住云娘不住地在她的身上抚弄。
云娘这些日子早感觉得出,先前六奶奶绝对是个不管事的,对玉瀚的一切都不大上心,现在更从玉瀚的话语中肯定,心里不免觉得奇怪,又为玉瀚不值,他这样的好男儿正该受到妻子的爱慕照顾才是。只是她却不肯去说前房的坏话,毕竟也是玉瀚心心念念的人,又为玉瀚生子才去的。
因见玉瀚伤感,便与他逗笑道:“我本就是小门小户出来,又在江南织锦卖锦多年,便学得了斤斤计较的生意经,不比你生在侯府,视金银如粪土的气概,有什么可夸的?”
汤玉瀚便也笑了,“我原来果真有些瞧不起盛泽镇上人人逐利,但现在细细想来,用心逐利,巧用能智,勤于劳作,遂使得江南繁盛,方有当今天下之富足、举国之盛世。且百姓衣食足而知礼仪,安居乐业,倒比京城里你争我斗要好得多呢。”
再一想,云娘当初之所以吸引自己,正是因为她与自己先前见过的女子都不同,应该也是如此的原因吧。
云娘便又将铺子的生意经讲给他听,“京城里的人特别爱江南的丝绸、绣品等物,我现在正在京中,便按这里的风尚写了丝谱、画了花样jiāo给丁寡妇、苏娘子她们,如此这铺子生意总不会差,收益总要比赁出去要多。”
汤玉瀚想了想帮她出主意道:“我们的织厂现在也织出了绸,也可以拿到铺子里寄卖,这样从养蚕开始一直到出售,几乎全都是净利了呢。”自觉得说得不错,便仰了头看着云娘,等她赞扬。
“生意上的事你还是不通,”云娘便抿嘴笑了,“京城里多的是达官贵人、富商闲人,他们喜欢的是罕见贵重之物,所以我这铺子只卖最好的东西,价自然也最高。至于我们家里织的素绸,如果放了进去,便让那些人以为我们的铺子档次不够高,东西不够好,反而对铺子没好处。”
汤玉瀚听了也觉得有理,便小声道:“其实我真心觉得你给我用素绸做的里衣穿着特别舒服,比先前府里用白绫做的里衣都好!”
云娘脑子里灵光一现,“你说的倒点醒我了!”玉瀚从小在侯府里金尊玉贵地长大,纵是不留心,却对贵重的物品有极高的鉴赏和品评力,他既然说自己做的素绸里衣穿着舒服,那就一定是真舒服!
思谋一会儿,“只是还不能将素绸原样拿上去,”便道:“待我写信给家里,让他们选最好的蚕子缫出丝来,再选最好的织工织出最好的素绸,还要加些纹饰,然后也放在铺子里,至于价格吗?”她向玉瀚狡黠地一笑,“自然要贵,非常贵才好!”
玉瀚听了也笑了起来,又去点云娘的额头,“你这小脑瓜是怎么长的,如此伶俐!”
云娘也觉得自己聪明,“我小时候便时常被人夸心思巧,村里女孩们谁扎的花也没有我的好,谁做的茶饭也没有我做的香,就梳妆打扮也比不过我。自嫁了你之后衣食无忧,,你又纵着我,我便觉得自己越发机灵了呢。”
任谁看到了此时玲珑娇俏、神采飞扬的云娘,都会爱之不尽,汤玉瀚便又向她怀里钻了钻,手脚也越发不老实了。
云娘赶紧拉他,“我正给你梳头呢,且一会儿她们便摆饭进来了。”
“那等吃过饭,我们再早些睡下。”
“不成,”云娘急忙反对,“我要给家里写信呢,还要把素绸的纹饰想出来,好早些……”
一语未了,汤玉瀚已经起身将她扑倒,按住双手道:“不许把自己搞得那么忙那么累!”
云娘不敢再犟了,却轻声嘀咕道:“每天把我搞得最忙最累的是你!”夜里折腾还不算,白天有时还要闹上一闹,哪一次不浑身酸软。
玉瀚没大听清,便立起眼睛追问:“你还说什么?”
云娘见他装出十分的凶相,便赶紧应着,“我是说我一定听话,再不天天忙碌,铺子的生意不过是打发闲着的时光而已。”
汤玉瀚见她乖顺,便就笑了,就势压了过去,“晚饭再过一会儿吃吧。”
自然这个晚上,云娘什么也没有做成。
第二天,等玉瀚出门后,她便先编了丝谱,素绸上的纹饰一定要简单,又要大气,不要多显眼,看起来若有若无,只能与寻常的东西分出来便好,然后写了信,打发李嬷嬷去送信,又令江花将邓婆子叫来,摒退了诸人道:“先前你回禀我的事qíng,我也查清楚了,铺子里确实少了些檀木。但是却是六爷吩咐着送人的,所以也不必再论,你亦不要说出去了。”
原来云娘自从丰姨娘处要了当年玉瀚母亲的陪嫁单子,对着手中的帐本,又去木器铺子亲自看了库房,三下核对,果真查出帐目有不符之处。但就算是玉瀚不替李嬷嬷和红裳求qíng,她原亦不打算揭出来。
原来云娘亦算是机敏的人,刚入府时什么都不懂,现在却愈发觉出六房过去一定有些事qíng不大对,她完全没心思去究其根本。眼下最重要的是重新将帐目理清,一切重头开始。
因此也不告诉邓婆子实qíng,只温声问:“只是你这一份忠心,我也看在了眼里,你如愿意,不如也上来在我身边,帮我管着些杂事,你可愿意?”
邓婆子听六奶奶的话,竟是替李嬷嬷和红裳将事qíng都掩住了,不由得十分地失望。眼下又听六奶奶要用自己,她自是知道奶奶身边的嬷嬷们有多体面,又有多少好处,突然间喜出望外,赶紧跪下道:“多谢六奶奶,我在外面无时不刻地想进来,只是先前投靠无门。如今若能进府里,自然忠心耿耿,一心一意地为奶奶打算。”
☆、第119章 玻璃
云娘瞧邓嬷嬷神qíng,知她果真是感激涕零的,也会从此真心认自己为主,叫她起来又道:“说到这里,我有一句丑话要放在前头,嬷嬷若是进来,一定要与李嬷嬷好生相处,不许无端地生了口舌。果真有什么事qíng,便悄悄告诉我,如果扰了玉瀚的清静,我是定然不许的。”
邓嬷嬷赶紧答应了,“我先前还疑着李家,今天经奶奶一说,便明白了,再不会与李嬷嬷生隙。”
云娘便点头笑道:“正是如此,李嬷嬷从小奶大玉瀚,红裳也服侍玉瀚十几年,功劳并不小,连我都是感谢她们的。”又问:“听说你还有两个儿子也在府里,先前也随着他们父亲为玉瀚打点过生意,恰好我正要开一间铺子,并没有可靠的人,便让他们去帮我看着铺子可好?”
邓婆子这一喜,却比刚才还要甚,她已经有了年纪,纵然进了府又能做多少时日,儿子能得了正经差使却要比自己有体面还要高兴,又跪下磕头,竟有些语无伦次了,“从此以后,我们一家定然肝脑涂地报答六奶奶。”
先前事qíng云娘俱已经不打算再追究了,但是以后,她却再不会再放任。眼下她胸有成竹,便叫邓婆子起来,“只是嬷嬷先前都看出红裳管铺子是有弊病的,如今我们便要从头立好规矩。”说着将怎么样管帐,怎么样进货,怎么样卖货都一一吩咐清楚,最后又笑道:“我并不是苛薄的,嬷嬷的儿子给我的铺子做掌柜的,每月都有月钱,四节时分盘帐,算出收益,便分一成给他。铺子生意好,我多得,掌柜的也多得。”
邓婆子笑得合不拢嘴,又满口答应,“我的两儿子,不是我自夸,打小也都跟着他们父亲给老夫人打点生意,定将夫人的铺子做得好!”又想到自己的丈夫因为贪了六爷的银子才被撵走,赶紧又停了下来。
云娘一笑,便让邓婆子先下去,回家收拾妥当了再来上差。待李嬷嬷回来了,又将她叫来好言道:“最近嬷嬷身子并不大好,想是芍药苑里事qíng多,得力的人又少,过于劳累之故。恰好六房里的邓家来求我,我打听了他家也是跟着母亲来我们府上的老人,便让她也上来帮忙,只是我房里的事qíng还是嬷嬷总管,但若有其他杂事,只管吩咐邓嬷嬷做就好,嬷嬷也能轻省些。”
李嬷嬷其实是有些心病的,听了云娘如此温声细语,又不敢不答应,虽然未免多想了些,但是待邓嬷嬷上来时,见她竟对自己十分地巴结,上赶着叫“老姐姐”又果然不与自己打擂台,六奶奶也对她依旧还好,方将心放回了肚子里。
至此,芍药苑内,李嬷嬷总管着所有的事务,邓嬷嬷从旁协助,又有江花如蓝两个懂事的丫头,再下面府里拨来的十几个粗使丫头婆子,各安其职,虽不能说铁桶一般,但也有条有理,十分齐整。
而外面的几家铺子,帐目全都改成一式的,每项都分列明白,云娘还专门请了一位帐房,每月将各家的帐看上一回,开出来的帐目送到她这里,盈亏本利都在上面,到了四节的时候从头盘帐,算出收益来,就是那些个掌柜的也做不了手脚,十分地清楚。
可谓是家里家外的的事qíng都上了正道,她管起来又十分地轻省,闲下来的时光正用来织锦。
四月的天气,乍暖还寒,正下着chūn雨,云娘坐在织房里向外看着,觉得那雨就要打到了织机和自己身上,可却还是没有,便十分地开心。
原来,玉瀚新为她的织房换了一个玻璃的窗子!完全透明的玻璃,比用蚌壳做的明瓦要透得多,又足有几尺见方,正镶在她织机前面朝着院子里的南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