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样锦_金波滟滟【完结】(117)

阅读记录

只是云娘早知她是不可劝的,便只点头道别,等晚上回来,一一告诉玉瀚。
没想到玉瀚竟是早知道了,只是他亦没想到,“原来她们请了你做媒。”
“她们也不过要我挂个名,走个过场而已。”
汤玉瀚点头道:“太子现在才想起拉拢四皇子,实在是已经晚了。如今的四皇子,自有豪qíng壮志,哪里能屈居人下呢。”又嘱云娘,“你不必多管,只保养身子就好。”
没几日,武定侯大爷的大女儿便进了四皇子府,四皇子妃言出必行,迎亲的场面十分地热闹,纵使四皇子没有亲至、轿子也不是正红色的,但是其余的一切都给足了四皇子侧妃体面。
云娘平生第一次做媒,便是如此,便有些说不出的感触,倒是玉瀚反复劝慰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都要自己去选。且我们又哪里管得了别人,只要你我始终如一就好了。”方才释怀。
从前面送嫁的堂屋里回来,云娘换了轻衫,先前有大衣裳挡着倒还不显,现在她的肚子便略突了出来,自己拿手抚着,说不出的疼爱欣喜,便悄悄向肚子里的小人道:“宝儿果真乖,现在娘亲身子康健,也吃得下去饭食,你便好好地长。”
不说她自己喜爱不已,玉瀚每一到家,必然先换了衣裳净了手来摸她的肚子,不知怎么疼爱是好。今日送嫁他依旧当值,并没有请假回家。傍晚回来了,也不问迎亲的事qíng,只急忙过来再三砸摸之后道:“我觉得比昨天又长了一些。”
“哪里有那样的快?”云娘笑了他,却也被引得低头去看,先前的杨柳细腰已经不复存在,肚皮上似乎扣了一个圆圆的漆盒,将手放了上去,便是无限的满足,“听说过些日子就会动了,在肚子里伸拳展腿的,特别有趣呢。”
“我也听太医们说了,”汤玉瀚便笑向云娘的肚子道:“乖孩子,你就早些动一动让父母亲看看不好吗?”
“你胡闹什么?难道现在他能听懂你的话?”
“谁知道?也许还真就能听得懂呢。”
看着玉瀚又将耳朵凑过去听,云娘却赶紧问:“你听到了什么?我肚子里的孩子,自己倒听不着呢。”
自然什么也听不到,但是两人却不灰心,搬着手指头算什么时候会动了,什么时候能生。其实已经算过好多遍了,但是他们却从不嫌烦,只乐在其中。
有时云娘看到玉瀚由衷的笑容,对未出世孩子十分的好奇,也不免有些奇怪,毕竟他曾经有过一个孩子,虽然没能顺利来到世上,但是怀胎十月的经历也是有的,但似乎他与自己一样,对于孩子的孕育的过程并不大清楚,一点点地经历后才一点点地明白。
特别是听了四皇子妃的话之后,云娘更不会去问,她既不好奇,更不会纠结,先前的事早如过去的风一般散掉了,她在意的只有当前。就是这一次搬到正屋,她亦没有过去的不qíng愿。
屋子里正是按她的心意收拾的,现在摆了许多她们夫妻的物品,玉瀚又坚持在东边最里面一间摆了一张chuáng,只是这chuáng也与江南民间所用的chuáng不同,格外高大宽敞,又带了chuáng架chuáng栏脚踏等物,放下chuáng帐其实就是一间小屋子,住起来倒还舒适自在。
当然那台妆花织机也搬了过来,当然带着那块大玻璃,一同移到了西屋,她还时不时地要去织上一会儿呢。
另外还专门布置了会客的堂屋、玉瀚的书房,他已经把外书房里的东西慢慢都搬了过来,平日里就在这边看书做事;当然还有孩子的屋子,她亦放了许多物品,其中就有已经做了好几件襁褓、几套小衣裳,几双小鞋子小袜子,男孩女孩的都有,不管这一次生的是男是女,她都会再生下去,总能用得上的。
所以初搬到正屋时略有些空旷之感,却很快便被这些事qíng一一淹没了,现在她满心想的除了玉瀚,就是孩子,也不只这一个,将来她一定还要再生,然后将东西厢房都住满了,按时下的规矩,东厢房住着儿子,西厢房住着女儿,院子里热热闹闹的,那该有多好!
原来云娘就觉得自己的一切都很好,如此这般就会更完满了。
于是她便向玉瀚道:“你还记得我们刚成亲不久,曾去过吴江县求子观音庵里许过愿吗?现在我果真有了身子,待有了机会总要回去还愿的。”
汤玉瀚便也想了起来,“眼下你不能动,我一时也走不开,不如我先打发个人先替我们去庵里进香上供,等再过一两年我们抱着孩子一同回去,既要还愿,也能去岳父岳母身边省视。”
云娘点头,却道:“既然如此,且等一两日,我要亲手为观音菩萨做一对经幡,你写了字一同供上去,以示我们的诚心。”
云娘选了最好的大红锦缎,虔心祷告做了一对极jīng美的经幡,玉瀚用加了金粉的墨写了经文,然后遣了办事老成的管事去吴江县当初他们求子的观音庵中叩谢菩萨不提。
这时候,云娘又收了四皇子妃的帖子,请她前去参加喜宴,原来四皇子又娶了一个侧妃,却也是勋贵人家的女儿,同样是庶出,倒与敏儿不相上下。
原来四皇子妃所谓的办法就是这样!她先前曾经教过云娘的,正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之计,让两个侧妃去争去抢,正室居中调节,正可显出她地位的重要,还能让男人看出她的大度。
云娘这一次一眼便看穿了四皇子妃的手段,可是她却再不觉得四皇子妃是可怕的了,其实她只是自保。如果四皇子妃连这么点办法都没有,她恐怕早不能在现在的位子上了。
但是云娘却并没有参加喜宴,毕竟这样的喜宴她还是从心底里不愿意参加。借口也容易,她有孕了嘛。

☆、第134章 千秋

云娘没有参加四皇子府上新纳侧妃的喜宴,却没有想到四皇子妃随后便亲自过来了。听了通传十分地不安,急忙迎出来道:“怎么敢又劳王妃来了,我是因怕喜宴人多才没有过去,原也打算过些日子单独去拜见王妃呢。”毕竟玉瀚看准了四皇子大有前程,与他相得,自己定然要多与四皇子妃jiāo往的。
四皇子妃却笑道:“并不是为那事,我先前本就知道你不会去的。”说着携了云娘的手一同坐下,“我是想同你商量贤妃娘娘千秋节的事qíng。”
这阵子府里的人也天天算着怎么为贤妃娘娘过千秋节。过去贤妃不过是寻常的妃子,千秋节也无非是皇上赐些东西,自家人进宫恭贺一番就罢了。但是现在贤妃掌了凤印,qíng形自然不同了,尤其是太了妃,一心要将这个千秋节办得热闹。
玉瀚早悄悄告诉云娘不要参与,因为太子妃要为贤妃大办千秋节其实是想替太子出头。因前些日子皇上生病了,太子听到了却悄悄命人到宫里打听,听太医说病qíng重了便在东宫宴饮欢笑,后来见皇上病愈便又入宫哭泣,皇上知道了着实气了一场,现在便想借贤妃的生辰表现一番孝心,在皇上面前显露一下。
果然,贤妃早从宫里传下话来,不许武定侯府办酒宴为她庆生,一如往年便好。太子妃也只得没有了声息,云娘则在自家铺子里选了苏娘子的几幅上佳绣品,准备到了时候进上去了事。
于是她便将如今的qíng景悄悄向四皇子妃说了,又道:“王妃便不要再提起娘娘的千秋节了,以免皇上听了不高兴。”
四皇子妃也悄悄地说:“太子果真太不懂事了,惹得父皇这样生气。而且论起来贤妃娘娘虽然没有亲自抚养过他,但也是看着他长大的,又因为你们府上的关系,对太子格外关照,现在要为贤妃过千秋节,却只弄些面子qíng,反惹了皇上生气,带累贤妃,又有什么意思?”
又道:“我们是不同的,并不打算轰轰烈烈地闹得世人皆知,只是我想贤妃如今正是五十五的整寿,进宫也有四十年,到底还是要用心为她庆祝一番。”
云娘见她早有谋算,一一听了,果然入qíng入理,便也答应帮她。
两人计议已定,便又说了些闲话。
四皇子妃便道:“如今王爷除了初一十五到我这里,其余的日子竟然两个侧妃一日不错地轮流住着,只盼着能生下儿子,倒也真心辛苦。两位侧妃得此青眼,自然也十分感念,各自比着想早些能为王爷开枝散叶。因此在我面前也是极恭敬的。”
这也正是四皇子妃先前所设计的,只是云娘见她面带嘲讽,却不好说什么,只问:“王妃可请了太医好好地诊过脉?又是怎么说的呢?”
“我先前一直吃着太医们的药,也不觉得怎么样。如今在民间访了个女科高手,说是并无大事,不过是平日过于劳碌,才不易受孕罢了。”又在云娘耳边低声道:“是以我最近一直不大兜揽他,待身子养好了再说。”
云娘便将家里酒酿蛋的方子说给她听,“虽然是我们江南的土物,但是我娘家果然都是好生养的,就是我有时也疑心这次竟然有了身孕,也是因为日日不错地吃了一年多有关呢。江南那边的人都说这是极养女人的。”又道:“味道也好,酸酸甜甜的,正可以当成早饭吃了。”
四皇子妃一向觉得云娘袅娜娇美,现在坐在近前细看,更瞧她肌肤细润滑腻,虽然有了身孕,脸上却连一颗斑也没有生,宛若玉人一般的可爱,而她自己正缺了这样的风qíng,现在听了倒是极感兴趣的,笑道:“人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许正是江南的酒酿养出你这样的可人。我倒要拿回去试上一试。”
云娘便又留饭,又道:“王爷王妃平日里也不大住在王府里,今天回来了也未必就□□如意,不如就在我这里吃了午饭再回去,顺便尝一尝江南风味的东西。”又笑道:“京城这边的江南厨师,其实做的江南菜与我们那边的还不一样,倒是掺了京城味的江南菜。我这屋里小厨房的菜却是我告诉了他们才改好的,真正是江南风味。”
四皇子妃也真心与云娘相jiāo,且她们又说得来,见云娘实心相邀,便点头笑了,“我们王府外面看着也一样煊煊赫赫,其实内里却比别的皇子府差许多。所有差役宫人,皆是挑剩下最差的,单说厨房一块,便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好在王爷和我都不是重口腹之yù的人,平时也不理论。如今让你一说,我便也不想回去了。”
云娘听了,十分地喜悦,她原也没有想到四皇子妃果然会答应,便笑着起身道:“我去吩咐一声,而且有两道菜要我自己做才好。”
“你果真会做菜?”
“那是自然,”云娘笑道:“只是怕弄坏了手,才不大做粗活的,其实我做的饭菜玉瀚一向说是最好吃的。”
四皇子妃瞧着云娘笑语晏晏,提到汤大人时神qíng用语气都透着一种说不出欢喜的模样,再想到自己与四皇子在一起时的平淡如水,突然有些恍惚,不由得道:“其实我原来也能像你一样嫁到一个如意郎君,过着甜蜜蜜的小日子,只是皇家选妃之前,我母亲问我是不是赶紧定了亲,我却拒绝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金波滟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