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样锦_金波滟滟【完结】(48)

阅读记录

杜老爹感激不已,上行施礼道:“谢谢巡检大人,救了我女儿一命!”又见汤巡检形容很是láng狈,马上邀他,“还请巡检大人跟我们回家中梳洗一番,再备些酒菜,略尽感谢之qíng。”
汤巡检避开那礼,却道:“昨夜大雨,我与云娘一起被困在竹屋中,一早才逃了出来,免不了有肌肤之亲,不胜惶恐,还望老人家成全。”
杜老爹刚见了女儿被男子抱着,又是一身泥水,心里也早想到了这一层,只是汤巡检是盛泽镇的官,他却不好硬赖,万一巡检不许,反而坏了女儿的名声。所以只先把女儿接了回来,又请汤巡检来家,感激自是感激,也想悄悄问一声。
现在听他在众人面前直接承认了,又如此客气地请自己成全,心里的石头先落了地,便笑道:“汤巡检可谓磊磊君子,偶遇到这等天灾亦是无奈,幸而你与小女安然无恙,平安回来,眼下先回家中再商量吧。”
汤巡检便赶紧上前行礼道:“岳父大人,受我一拜。”
杜老爹一惊,赶紧去拉他起来,女儿是和离回来的妇人,嫁给汤巡检也不过只能做妾而已,自己哪里敢受汤巡检的礼呢。是以他亦不称汤巡检为婿,只道:“巡检请起,我是当不起的。”
二哥一直躲在爹的后面,现在急忙拉爹的衣襟,催道:“爹,你赶紧认了,妹妹嫁过去就是巡检夫人了。”
qíng急之时二哥的声音未免大了些,大家岂能听不到?云娘气得满脸通红,又有四叔等人也都露出尴尬之色,汤巡检便笑道:“岳父,二哥说得很是。”
杜老爹却不是山野无知的村夫,却不肯借此机会赖了上去,姻缘之事不比别的,俗话说qiáng扭的瓜不甜,硬凑到一起的夫妻哪里能过好。
况且他又没来得及问问女儿,所以只笑着说:“汤巡检高义,老汉不胜感激。我们还是先回村里,家里的女人们听了都吓得直哭呢,想是一会儿也要赶过来的,我们回去告诉她们一声。”
这时云娘才注意到村里的男子差不多都来了,每个人手中都拿着锄铲等物,想来是爹将大家请来要把自己挖出来的,再想到娘和嫂子她们一定伤心不已,便也急着回去,拉着爹道:“赶紧回家告诉娘我没事。”
杜老爹自看了女儿,先还高兴不已,听了汤巡检求亲也镇静自若,现在一经确定她安然无事,却突然又后怕起来,双腿竟软了,手里的铁铲握不住丢了开去,人堆了下去,幸运杜二郎就在他身后,一把扶住他。等了一下方好,只靠着二儿子站着,挥手向小儿子道:“你先回家告诉你娘!”
四叔也是村里极有威望的老人,见状便上前向云娘道:“你爹是后怕了呢!毕竟是有年纪的人了,让他先缓缓。”又见汤巡检在场,便十分帮忙张罗,一叠声地吩咐村里的几个小伙子,“你们几个去集上买ròu;你们几个去买酒;你们几个去请了张厨子备下席面;你们几个回去让女人们烧水准备洗漱……”
大家听他吩咐各自做事,杜老爹这时也好了许多,便向四叔笑道:“先前别人家里有事,我常去帮忙张罗。现在我家里有事,我反倒不能了,多谢他四叔了。”又向大家团团揖道:“多谢多谢,今天都到我家里吃席!”
四叔便与大家笑道:“村里出了这么大的事,大家帮忙还不都是应该的。来时都以为云娘被埋了进去,现在竟然囫囵回来了,正是大喜事!且又有汤巡检帮忙,更是要好好感谢一番!”
说着大家便浩浩dàngdàng地向回去,半路又遇到杜老娘一gān女眷,原来男人们听了消息立即出发后,她们便随后也赶了出来,结果半路被杜三郎拦住告诉了云娘无事,这些女人们便在原地喜极而泣。
现在见了面,杜老娘也顾不上云娘满身泥水,搂在怀里心肝ròu儿地哭了起来。云娘也不禁泪下,颇有劫后余生的庆幸。
及至回到家里,云娘便从头到脚地洗了半晌,才将一身的污渍去了。杜老娘和大嫂不放心,检视了一番,只见小腿上有两道很轻的伤痕,也不需大夫来看,只自家拿了些药裹好,又放心道:“还好,并不要紧,也不会留疤。”
自己一直被护着,所以才没有伤着,云娘心里惦记汤巡检,不由自主地急问:“他怎么样?”
杜老娘便看了女儿一眼。
倒是大嫂不理论,笑道:“你是说汤巡检吧,他伤得比你重,听你大哥说,身上划破了十几处,不过你也不必担心,已经请大夫看了,说是幸而并没有伤筋动骨,只好好休养就行了。”
这就好,云娘这才松了一口气。
杜老娘便流泪道:“多亏了汤巡检,竟带着你逃了出来,若是有个万一,叫我可怎么活呢?”
云娘便也想到当初在小竹屋时,自己也以为是必死的,也靠着娘抽泣起来。
“现在已经没事了,你们娘俩儿怎么反倒哭上了!”大嫂劝道:“从去年起云娘便不是很顺,不如等伤好,我们一起去庙里拜拜菩萨吧。”
“这话说得对,我怎么就忘记了,当初云娘从郑家回来的时候就应该带着她去拜拜菩萨的。”杜老娘被提醒了,便在心里算了一下道:“这一次,我们一家去吴江县城外的灵运寺拜菩萨,那里的菩萨是最灵的。求菩萨保佑云娘自此以后什么都顺顺利利的,还有三郎明年能中秀才。”
说着又向大儿媳道:“你去外面先张罗着,我再与云娘说几句话。”
看大嫂出去了,杜老娘便掩了门悄声问女儿,“我听你爹说,汤巡检在村里人面前抱着你出来的,又说昨天夜里有了肌肤之亲,实qíng可是怎么样?”
云娘红了脸,低头道:“娘,并没有你们想的那样……”
杜老娘先前帮女儿收拾一番,见她身上虽然满是泥水,可是衣服却还完整,现在便懂了,“只是那屋子太小,后来他又抱着你逃出来,免不了要挨挨碰碰的吧!”
虽然即使真有什么事,杜老娘活了这么大的年纪,也不是不能体谅——正值青chūn年少的男女独处一室,想出也出不来,一时把持不住也没什么。但是如眼下这般自然更好,又露出笑意道:“汤巡检倒是有担当的人,只是你怎么想呢?”
云娘其实正是心乱如麻,她倾慕汤巡检,而汤巡检也喜欢自己,自忖必死的关头如何许诺都可以,但是回到人世,便又想到了他们并不是一样的人。再想到汤巡检的祖父已经为他相看了亲事,更觉得踌躇。
听说汤巡检的祖父原来是侯爷,现在虽然被夺了爵,但是他依旧是皇妃的父亲,一定会为汤巡检定一位出身不不凡,完全配得上汤巡检的大家闺秀为妻,自己又算得了什么呢?
此时反倒将昨夜胆大包天、不顾一切的jīng神消了大半,犹豫半晌,终于摇头道:“我们本就不是一样的人,若是借此机会答应了他,他自不会反悔。但是他家里的人又岂能qíng愿?将来为了我不能与高门结亲,影响了汤巡检的前程,又耽误了他的子嗣,我自己也羞愧。是以这门亲事就算成了,终究没什么意思,还不如我们家里索xing大方些,直接推了方好。”

☆、第57章 暗疾

杜老娘看着女儿,神色虽然绝决,可是怎么也掩不住一脸的失落,却猜到了她的几分心事,便道:“汤巡检是主动提的亲,并不是我们家bī着的,想来还是真心。”
“正是因为他真心,我更要为他着想,直接拒了,免得大家为难。”
杜老娘停了半晌叹了一声气,“原是极好的一门亲事,再不能有的了,只是你说的也有理。”
哪个当娘的不疼女儿呢?
何况云娘这样懂事出色的女儿,又经历了那么多坎坷。
自云娘从郑家出来,杜老娘便一心帮女儿再选一个好人家,可是过了大半年却依然没有结果。媒人的热qíng,郑家的后悔,云娘的反对,这些都使老太太慢慢想通了一个道理,女儿再嫁容易,但嫁得好却难。
是以她刚一知道汤巡检提亲,喜不自禁后却还能冷静下来。汤巡检是官身,人物品貌都非同一般,但也正因为这样,女儿将来的路才更不好走呢。
郑家不过是才有了几两银子,就不把女儿放在眼里,也把自家低看几分,所以前前知道云娘在郑家受累受气,却也不能理直气壮地上去说理,只能悄悄提醒女儿,可最终女儿仍然两手空空地和离回来。
汤家是京城里的大户人家,女儿嫁过去,从此天各一方不说,万一有个好歹,自家恐怕连信都听不到,想再把女儿接回来都不能了。
如果女儿能生养,生个儿子,哪怕是个女儿也能傍身,可是女儿注定没有儿女,将来又没有娘家扶持,叫她怎么能放心呢!
而且又有杜老爹的一番话在前面,现在她便也说与女儿,“你爹方才悄悄对我说,以汤巡检的身份,若是不认这事我们也不能奈何他,原以为他肯收你做妾,也是极好的,也不算埋没了你。只是他直接就提亲,你爹反倒担心起来。他那样的人物,那样的家世,如何肯娶我们小门小户的做正室?听说他已经二十五了,妻儿皆无,该不是有什么暗疾吧?”
又顺着想了下去,“整整一夜,你们也没什么事qíng发生,想来还真有几分道理。”杜老娘也年轻过,又因生在乡野,对于那件事又看得比诗书人家要淡一些的,夜间同处一室,*的,也不是不能理解,但是竟没有,反让人生疑了。
云娘听了,倒一时说不出话来。
昨夜的事qíng历历在目,汤巡检那沉重的呼吸声似乎就在耳边,他哪里有什么暗疾呢?只是这事并无可分辩之处,便道:“娘,我一夜没睡,现在头痛得很。”说着囫囵躺到了chuáng上,掀过被子没头没脑地整个把自己蒙在里面。
杜老娘也没奈何,便道:“既然如此,你就先睡吧。刚刚你爹也说过,已经是二嫁,便不要着急,免得再错。这事我们家里再商量商量,并认真打听一下汤巡检的为人再说。现在外面正忙着,我也得出去张罗了。”
云娘等娘走了,依旧躲在被子里不愿出来。
哎!想起自己昨夜做的事,她真没脸了,而且汤巡检会怎么看自己呢。
正羞得无可奈何,又有四婶、村里的女人们来看她,只得坐了起来。听大家问伤qíng,问汤巡检,也免不了要答上一二。
又听众人见汤巡检的模样个个赞不绝口,又因为都是妇人,说话也不必太过小心,有人直接就问云娘:“听说因为一同被隔在小屋里过了夜,便要娶你,可是真的?”
云娘只得qiáng撑着推脱道:“虽说过了一夜,但不过是被雨和走山的泥石隔住了出不来而已,哪里就提到了亲事呢?”
“你别装憨,汤巡检已经当着大家的面说了,还想瞒我们不成?”

52书库推荐浏览: 金波滟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