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样锦_金波滟滟【完结】(82)

阅读记录

汤玉瀚见她只顾着那匣子,再不提下船散心的事,便笑道:“竟如此喜欢?可是今天不下船,明天起又要一连两三天不停了。”
云娘忖度一回,毕竟匣子什么时候看都可以,便放了下来要走。可又转回来,却又用那块哆罗呢重新将匣子包了起来放到箱笼中,严严地锁好,“并不是怕丢,可是万一让别人过来看了那女子,岂不会笑我们!”
船行二十余日,便到了京城之外几十里处的通县,船方停下,便有一位五十多岁的妇人带着两个小丫头上船来接。
云娘先前便听玉瀚说过,知这妇人姓李,正是他的奶娘,平日在他院子里管事,并为他打点一应事务。这一次玉瀚特别将她接过来服侍云娘,就是李嬷嬷带来的两个小丫头也是按玉瀚的吩咐特别为她准备的。
其实云娘虽然请了荼蘼帮忙做家事,却并不习惯别人服侍自己,可她亦知富贵人家的规矩便是如此,倒不好特立独行。且李嬷嬷本是当年武定侯世子夫人贴身的丫头,虽然是奴仆之流,却从小在侯府长大,对于汤家的事再清楚不过,正是自己的好帮手。
李嬷嬷活了这么多年,又有什么不明白的,早知六爷唤了她来为的是扶持新六奶奶,如今见了六爷身边的娇娘,便赶着上前行礼,口中笑道:“给六爷六奶奶问好!”
云娘也知自己进了侯府正要依仗李嬷嬷指点,且她又是玉瀚的奶娘,便对她并不当仆役之流看待,赶紧让了过去,只道:“李嬷嬷请起,我是小辈,并不用行此大礼的。”
李嬷嬷便叫那两个小丫头,“赶紧给爷和奶奶行礼。”
又向云娘笑道:“这两个虽然不是家生子,可却是人牙子专门挑xing格和顺的小姑娘买了,又请人专门教导了几年,服侍人并不比家里长大的那些孩子差,且身契就在奶奶自己的手中,倒比家里那起子一窝窝有根有梢的下人要好得多。”
云娘虽然不大懂侯府的事,一则有玉瀚告诉她,一则与钱夫人唐夫人jiāo往时也明白了些,便知李嬷嬷所言不虚。自己一个农家出身的织娘,身边的人若不贴心,到了侯府恐怕更难,就算玉瀚肯护着自己,可是总有顾不到的地方。
李嬷嬷是玉瀚生母给他的人,是个可信的,而两个丫头的身契更是握在手中,自然要比侯府的下人要忠心。玉瀚替自己打算的,便正是如此。
云娘便点了点头,“起来吧。”
李嬷嬷便赶紧又道:“这两个丫头初到,请六奶奶为她们赐名。”
云娘听了一怔,难道这两个丫头原来连名字都没有吗?却突然想到了钱夫人身边的桃儿、杏儿、莲儿几个,灵光一现,这些丫头不可能凑巧便有如此整齐的名字,一定是钱夫人起的。那么,自己也应该给这两个丫头们起个名子。
只是说起来容易,其实却也难,因为云娘从没给别人起名字,也没想到自己会遇到这样的事qíng,一时竟不知什么名字好。若是像钱夫人学,便叫桃儿和杏儿,她又不甘心。
可这样的事去问玉瀚总是不好,思忖了一下,便道:“我先两日读诗,倒还记得一句写我们江南的,‘日出江花红胜火,chūn来江水绿如蓝。’”便指着身材略高些,容长脸儿,细眉细眼的那个道:“你就叫江花。”又对另外那个皮肤略黑些的道:“你就叫如蓝吧。”
汤玉瀚便在一旁赞,“果真雅得很,就这样罢。”
那两个丫头也赶紧上前行礼,云娘因刚刚想到了桃儿,随即便想到了刘氏,心思转了一转便向他们三人道:“日后总要在一处了,别的都好说,只一样,若是生了背主的心思我是断不能容的!”
初一见面,李嬷嬷一眼就看出新六夫人并非富贵人家出身,其实颇有些没瞧得上,只是她却是知道六爷的xing子,并不敢表现出一丝不敬。却不想六夫人随口一句话,却让她心里突地虚了起来,赶紧陪着笑行礼道:“六奶奶说得极是,我们连人俱都是六奶奶的,自然一切以六奶奶为重,决不敢做出背主的事来!”
江花和如蓝便也道:“若是敢背叛六奶奶,但凭处置!”
云娘便笑着让他们起来,“既然如此,日后我亦不会亏待你们。”
李嬷嬷就笑道:“外头车马早准备好了,还请六奶奶上轿。”
云娘便将紫貂的昭君帽戴上,外面罩一件红缎银鼠褂,走出船舱,原以为还是如先前一般走下船,却见一乘翠幄垂珠小轿已经抬到了门前,李嬷嬷便掀了轿帘,她瞧了一眼玉瀚,见他身自己点头,便坐了上去。
等轿帘放下了,方有轿夫过来抬轿,下了船又放下,在一处围幛内换了一辆朱轮华盖的马车,云娘一脚踏上,便觉得脚下软绵绵的,原来车上用大红的毛毡铺满,那毛毡上的毛竟有半寸来长,脚踏上去便陷了下去。再坐下来,更觉得十分地宽敞舒适,手略一触,便知那坐褥是先前见过的多罗呢。
这时李嬷嬷也上来,却在云娘的脚踏处半蹲半坐下来,先从车厢板壁的隔子里拿出一个珐琅手炉给云娘抱着,又端出热茶点心服侍云娘用。
先前钱夫人便说过武定侯府与别处不一样,云娘自见了李嬷嬷也免不了暗自打量,却见她衣着打扮粗看皆十分不显眼,但细细瞧着却皆是上成之物,虽是仆妇之流,却远较杜家妇人穿戴好上许多。至于路上所备之物,无论是手炉还是茶点,更是不凡,便更知此番进京之不易了。
忽又听马蹄声响,却在车旁慢了下来,正与自己的车同行,云娘便知是玉瀚来了。方才下船时,他正与唐县丞道别,又让自己先行。
扭过身将那大红哆罗呢的帘子打开一半,果然就看到了他。
云娘还是第一次见玉瀚骑马,真是气宇轩昂,英俊不凡,原来每次见他穿着官服带着腰刀站在巡检司的大船前头,都觉得没有比那再好看的人了,现在却又觉得他骑马倒比在船上还要出色。
而这样出色的男人,却是倾慕自己的,他能不顾一切地带着自己回到京城,那么他们要面对的所有难处,其实都算不了什么了。

☆、第96章 能行

云娘正脉脉含qíng注视着汤玉瀚,他却也看了过来,便在马上弯下腰正与她四目相对,笑道:“大约有半日便能进京城了。”
云娘点头,却道:“你的马好高大啊!”比她在江南看过的马都要高大威猛。
“这是西域的宝马,比寻常的马要高大一些,跑起来也快。”汤玉瀚按着马绺道:“骑马就要骑这种高头大马,现在太冷,等天气暖和了我找机会带你到郊外学骑马。”
云娘看着那雄纠纠的大马,倒担心起来,“我能学会吗?”
“我教你,自然能的。”汤玉瀚笑看着云娘,却又心疼,“外面这样冷,又刮着寒风,你赶紧将帘子放下,小心chuī到了。”
云娘果然放下帘子,却一转眼又打开了,手里端着一杯热茶,喂他喝了,“你暖暖身子。”
接着是一块点心,“还热着呢。”
又要把手炉给他,“我在车里面不冷。”
汤玉瀚便哈哈笑了,“你看见抱着手炉过骑马的人吗?”
又告诉她,“我自小就是在京城长大的,再冷的天也是骑马出来的,你不用担心,”说着将替她车帘放好,“你却是受不得冻,不许再打帘子了。”
云娘只得坐了回去,这时发觉李嬷嬷一直看着她,一副yù言又止的样子,便向她道:“嬷嬷,你有什么说的,只管说。”又见李嬷嬷依旧有几分迟疑,便笑道:“玉瀚应该也向你说过,我原是南边的人,第一次进京,这边的规矩一丝也不懂的,有什么不对的,你只管告诉我。”
李嬷嬷便赶紧陪笑道:“六奶奶,我们京城里公侯之家的女眷们出门,都不许将车帘子掀开的,便是十分想看外面的,也只好打开一条细fèng,更不必说与车外的人说话了。若是旁人看了,恐怕会被人笑。”
云娘听了,却向外看一眼,李嬷嬷却懂得她的意思,“六爷一个男子,哪城会留心这些?他是不懂的。”
汤玉瀚生xing磊磊落落,才学十分深厚,外面的一应大事心中皆有决断,但却在许多内帏小事上完全不留心,云娘便笑了,“果真是嬷嬷奶大的,十分知道他,玉瀚果然如此。”又道:“嬷嬷,还有些什么,你只管说,我既然到了京城,自然要按这边的规矩。”
其实大规矩什么的,云娘尽是知道的,就是有不知道的,她这些日子读书,又留神看钱家、奚家的作派,总也是明白些,但唯有日常的小事,她却是果真不懂。
李嬷嬷自然要尽力奉承的,且六爷将她接回来也是为了如此这般之事,又见云娘说得恳切,便将京城里夫人小姐们的作派一一讲给云娘听。
“刚刚我听官船上的人称六奶奶为汤夫人,这在我们京城却是不行的,”原来在京外,大家见了官家的太太便都称夫人,但其实夫人却不是随意叫的,只能由朝廷封了诰命才能叫夫人,“将来六奶奶在府里也好,府外也好,这个称呼上要小心呢。”
云娘这才恍然大悟,无怪钱夫人说过大家胡乱叫呢,自己现在果真不是汤夫人。看来过去不在意的事qíng,以后在京城却都要小心起来。
李嬷嬷见六奶奶听得入神,又频频点头,便越发兴起,便将自家小姐,也就是玉瀚母亲从小在永昌侯府受到的教养都告诉云娘,“我们小姐从小便请了宫里的嬷嬷管教着,十分地严格,略大一些,又读书识字,针凿刺绣,真真是大家闺秀,端庄娴静,温柔大度,且她最长于画画,六爷小时候也喜欢画便是像他母亲。”
又说起了玉瀚的祖母,“老夫人也是侯府的嫡女,她最疼我们六爷的,自六爷三岁丧母之后便抱到了身边,每日就在老夫人的房里住着。汤家的儿子七八岁就要搬到外书房了,只有我们六爷,一直到十几岁才搬出去……”
当然还有贤妃,“我随着夫人嫁到汤家的时候,贤妃娘娘已经进宫了。但是她又是我们府里老夫人的外甥女,年少时常到永昌侯府里玩,与我们小姐并几个少爷都极好的。我还记得有一次她与我们府里的少爷小姐们一同去栖霞山,因与二少爷赌气,自己一人进了林中,把我们二少爷急的……竟没想到她如此的淘气,却有这样大的福气,一朝进宫,便被封为皇妃。”
“奶奶恐怕还不知道,前些日子宫里的贵妃病了,眼下正是我们贤妃娘娘管着六宫的事呢,由此可见皇上对我们家贤妃的信任……”
云娘听着,却想到了一个人,却不直说,先倒了茶送过去,“嬷嬷喝几口润润喉。”
李嬷嬷接了茶谢过六夫人,小口喝了又笑道:“六夫人果真宽厚慈善,无怪我们爷这样放在心尖上,原来从没想过的事也都想到了,又是买丫环又是让备江南厨子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金波滟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