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妇_欣欣向荣【完结】(34)

阅读记录

  上回婆婆问他怎么不知道给家里捎个信儿,蛮牛说:“刚去的时候没人给他写,后来又不知道写什么,心里想反正大军回朝,自己就家来了,捎信怪麻烦的就算了。”

  听得何氏攥拳狠狠砸了他几下子,蛮牛嘿嘿挠着头说:“娘打我不打紧,儿子皮糙ròu厚只当挠痒痒了,就怕娘打的手疼。”一句话何氏抱着大郎哭了一场,说起来蛮牛倒真是个大孝子。

  所以,这信还是等客人走了念给婆婆听才好,自从大郎走了,婆婆可是念叨好几回了,这会儿得先招待客人。眼看晌午了,预备饭食要紧。

  刚说叫二郎去打浑酒待客,忽听外头一阵喧闹,碧青抬头一瞧,不禁吓了一跳,里长王富贵带头,手里举着个刨地的铁镐,后头跟着他家三个小子,王小三夹在后头,跟个地出溜似的钻来钻去,再往后王青山家的,王大宝家的,王锁子家的……呜呜泱泱来了半村子人,都拿着家伙,什么铁锨,锄头,镰刀,连枷……还有俩举着粪叉子,一个个义愤填膺,那架势仿佛要把qiáng盗碎尸万段。

  到了跟前,王富贵左右看看道:“qiáng盗呢,在哪儿?”

  碧青差点儿没笑出来,知道笑出来不妥,忙正了正脸色道:“富贵叔,不是qiáng盗,是大郎军中的同袍战友,回乡路过咱冀州给家里捎了大郎的信来。”

  王富贵一听松了口气,抬手照着小三的后脖颈子就是一巴掌:“叫你小子胡说八道,差点儿就出大事。”

  王小三委屈急了,捂着自己的脖子嘟囔:“明明就像qiáng盗。”

  碧青退后一步行了礼:“虽是误会,也谢谢乡亲们,这会儿家里有客,等明儿一定登门拜谢。”乡亲们忙摆手:“大郎媳妇儿这话可远了,乡里乡亲的这不叫什么事儿,大郎不在家,难免有个难处,你也别客气,言语一声,咱村里别的没有,人有的是,莫说一个qiáng盗,就是来他七八个咱也能打跑了。”虽是大话,可听着舒坦,这就是最朴实的乡亲。

  碧青又谢了几遍,一群人才散了,王小三却不走,眼睛眨巴眨巴的瞅着碧青,那样儿十分委屈,碧青好笑,摸了摸他的发顶道:“小三是好孩子,一会儿嫂子给你做烙饼卷酱ròu。”

  小三眼睛一亮,口水差点儿滴答下来,他家算是村里富户,虽说不能天天吃ròu,可比起其他人家可qiáng多了,隔三差五的总能捞到点儿荤腥儿,前儿家里又宰了一头猪,预备着过年的,虽说大部分猪ròu都要送礼,他娘还是炖了一大锅给孩子们解馋。

  要是搁以前,小三一个人就能吃三碗ròu,可自打跟着二郎吃了一顿大郎嫂子炖的ròu,就觉得他娘炖的ròu一点儿滋味都没有,还有股子没褪尽的猪骚味,哪像大郎嫂子炖的,五花三层的ròu片子,炖的红亮亮,ròu香二里外都能闻见,切的窗户纸一样薄儿,拿刚出锅的白面馍一夹,自己能吃七八个,还有酱ròu……

  昨儿听二郎小五哥送来一个老大的猪头,他嫂子昨儿收拾gān净,用毛酱小火炖的苏烂,晾凉了切成片,用新烙的麦饼一卷,那个香就别提了。

  今儿早上二郎说的时候,小三那哈喇子都流了三尺长,这会儿一听自己能吃着,自然心满意足,听说碧青要打酒,直接进去抓了墙上挂的葫芦就跑,连碧青给他钱都没听见,一溜烟跑没了影儿。

  碧青摇头失笑,反正是刘寡妇家,先赊着吧,等回头再让二郎给她送酒钱去,进屋忙着收拾酒菜,昨儿酱猪头ròu切了冒尖的一大碗,又把灶台边儿上新出的青蒜苗掐了,打几个jī蛋炒上一碗,切几个咸鸭蛋,再拌一碗萝卜丝,端上桌有荤有素。

  小三的打的酒来了,就让何氏陪着汉子吃饭,自己和面烙饼,这烙饼就得舍得放油,瓦罐里舀了一大勺雪白的猪油抹在面饼上,揉在一起,再擀开,出锅切开,每张饼都有七八层,gān吃饼都好吃。

  碧青手快,没一会儿功夫就烙了十几张饼,看了眼身后咽口水的两个馋猫,笑了一声,把一张大饼切两开,刚切剩下的酱头ròu,往饼里一卷,塞给两个小子,两人láng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碧青端了两张饼进去,扫了眼炕桌,四碗菜吃的剩了一半,瞧那汉子的目光就知道,收着劲儿呢,大概头一次来,不好撒开xing子吃,别人她不知道,蛮牛的饭量她可见识过,就些菜都不够塞牙fèng的,军伍出身的汉子,力气大,吃的自然也多。

  碧青直接把酱ròu夹在大饼里递了过去:“乡野里没什么好吃食招待,姜大哥不要嫌弃,好歹吃些,不然,大郎回来知道我慢待他的同袍战友,不定要发多大的脾气呢。”

  碧青这话说的姜山黑脸直泛红,在南边打仗的时候,姜山跟大郎都是校尉大人的手下,虽说年纪比大郎大了不少,却是实实在在生死里头趟过来的兄弟,先锋营一百人,有命回来的不到二十人,像他跟大郎这样全须全影儿的,就更少了。

  校尉大人最护自己的兵,他们几个没白品名,如今个个身上背了军功,便进不了骁骑营,也能混个正经的兵差,就算自己年龄有些大,有校尉大人的推荐也在顺天府当了捕快,拿着军功挣来的金子,在城门边儿上买了个小院,这才回乡,就是想接老娘媳妇儿跟孩子们进京的,从此一家人亲亲热热的在一块,比什么都qiáng。

  校尉大人为了让大郎回家瞅瞅,特意在冀州停了三天,那小子回家之前,没听说有媳妇儿,不想就三天的功夫,就蹦出个媳妇儿出来,哥几个本来还说大郎chuī牛,可瞅着大郎那一身洗的gān净清慡的衣裳,就真有些信。

  更何况包袱里还有那个叫番薯的东西,用火烧熟了,几个人一开始不敢吃,等有一个胆大的吃了一口,剩下的一哄就抢没了,抢着的,后悔没多抢一口,没吃上的,更是悔的肠子都青了,恨自己怎么就没扑上去,让这帮馋鬼抢了先。

  还有大郎媳妇儿蒸的那个叫啥发糕的东西,甜丝丝,软绵绵,比他娘冀州府的点心都香甜,大郎嘴里更是一口一个俺媳妇儿,俺媳妇儿的。

  什么俺媳妇儿长得大眼小嘴儿,怎么瞧怎么俊,俺媳妇儿的ròu皮儿白,比刚出锅的白面馍还白,俺媳妇儿手还巧,做的饭别提多香了……

  总之,从大郎回去成天就没别的,到最后校尉大人都好奇的问他:“你媳妇儿多大了?”

  大郎说十三,众人哄一声笑了,十三的小丫头再俊再白,有啥用,这媳妇儿娶回家不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吗,好生养比什么都qiáng。

  姜山想起自己媳妇儿,相看的时候,自己一见就中意,两个绵软鼓的老高,屁,股跟磨盘一样大,一看就是个好生养的婆娘,果不其然,过门三年就给自己生了俩小子,黑怎么了,身子骨壮实,一边儿奶着孩子,地里的活儿也没耽误,这才是女人,大郎娶个十三的小媳妇儿,能gān啥,手巧能巧到哪儿去,饭做得再好吃,不就是那么个滋味儿,还能做出花儿来不成。

  刚一进院,只瞧了一眼就觉着王大郎那小子是chuī牛不上税,这么个没长成的丫头,娶家来纯属làng费粮食,这瘦弱的小身板儿,穿着厚厚的棉袄棉裤,都能看出细胳膊细腿儿,可见身上没有几两ròu,赶明儿能不能生养都是问题,亏大郎还当成了宝贝显摆。

  可这些都是个刚头的想法,这会儿却变了,别看这王家的房子有些破旧,可收拾的gān净舒坦,一瞧就是过日子的,暖暖的炕头上一坐,没一会儿小媳妇儿就端进来四碗菜。

  庄稼人一年到头就冬天最难过,外头冰天雪地,屋里也暖和不到哪儿去,吃的就更别提了,赶上风调雨顺能吃一年饱饭,若是赶上灾荒,不饿死就得念佛了,能吃上ròu就除非过年,平常日子做梦去吧,有点儿荤腥就了不得了。

  可瞧人家大郎媳妇儿,收拾的这几个菜,手脚麻利不说这滋味儿比京城馆子里的都香,怪不得大郎一吃饭就念叨他媳妇儿呢,这样的菜别说自己,就是京里那些贵人们见了,估摸也得多吃半张饼。

  尤其这个酱猪头ròu,怎么就这么好吃呢,弄的自己吃了两张饼之后还有些意犹未尽的,琢磨等大郎在骁骑营混出点儿样儿来,非撺掇他把小媳妇儿接过去不可,要是大郎在京里安了家,以后哥几个打牙祭吃酒就算有地儿了。

  不过,头一次见,也不好太没出息,qiáng忍着把筷子放下,眼睛却仍若有若无的盯着桌子上剩下的几片酱ròu。碧青没笑话他,这才是军营出来的实诚汉子,真要是藏着掖着反而虚假。

  姜山没待太长时候,何氏留了,他说,今儿都二十九了,惦记着家里,得早些赶路,何氏便不好再留,碧青叫二郎把褡裢给他挂上,三口送着他走了。

  姜山着急赶路没在意,等觉得肚子饿了的时候,伸手向去褡裢里摸在冀州府买的馍馍,一摸到摸出两卷饼夹ròu来,拿出来咬了一口,吃完了抹抹嘴,心说,大郎这小媳妇儿手巧,心灵,娶的实在不赖。

  送着汉子走了,何氏忙拉着碧青问信里写了什么,碧青扶着婆婆进屋坐下,才拆开信上的火封,抽出信纸倒是先是愣了一下,暗赞了一声好字,人都说颜筋柳骨,这信上的字竟杂糅了颜体跟柳体的jīng髓,自成一格,真是很难得。

  不过,碧青看到上头的内容,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一边儿探着脑袋看的二郎,也挠着脑袋呵呵的笑。

  何氏却着急的不行:“你们俩还笑,想急死娘不成,快着念给娘听听,到底写的什么?”

  碧青递给二郎:“二郎给娘念吧。”

  二郎点点头,接过信大声道:“娘,媳妇儿,我在京城很好,二郎不许淘气,听你嫂子的话,不然,等哥回去揍你,大郎。”

  何氏愣了愣,也不禁笑了起来,把信递给碧青道:“你别嫌大郎的话粗,他虽不识字,这却是他的一片心意呢,惦记着家呢。”

  碧青点点头,晚上做饭的时候,从怀里拿出来又看了一遍,看一遍,笑一遍,这才是蛮牛啊,要是真之乎者也的写一封信,才没意思。

  只不过,骁骑营里都是当兵的,行伍出身还能写这么一笔好字的,莫非是那些世家子弟,若是世家子弟,自然眼睛长在头顶上,又怎会跟大郎这样一个糙根出身的大头兵来往,能代写家书,说明颇有些jiāoqíng,这写信的人跟大郎,怎么想怎么不是一路人。

  碧青实在好奇究竟是谁替他写的,等他回来问问他好了,不过蛮牛写信也太简单了些,就一句很好就完了。

  姜山说骁骑营是有假期的,一年三个假,chūn耕,麦收,秋后,一次十天,过年反倒不放假,可见皇上多重视农桑。

52书库推荐浏览: 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