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亡经_尤四姐【完结】(13)

阅读记录

  他略顿了下,认真考虑后方道:“世人都说国师是仙,他也的确有过人之处。如果这便可称作仙,那他就是吧!”

  这个答案模棱两可,和没回答一样。莲灯有点失望,但也不动声色,只道:“难怪那日chūn官说神宫里忌讳谈国师年纪,我现在知道了。多亏有chūn官告诫,否则恐怕要闹大笑话了。”

  “岂止闹笑话,恐怕还有xing命之虞。”他朗声笑道,复一副告密者的姿态,压着嗓子窃窃低语,“你在我这里问及国师年纪还犹可,国师面前千万不能提起。他平时脾气好得很,可万一惹恼了他,大事就不妙了。”

  怎么个不妙法他没说,但莲灯从他忽而转淡的眼眸里看出些东西,心头倒被他弄得惶惶起来。

  也许是她反应过度了,chūn官见她这模样似乎很高兴,转而又宽慰她,“莫怕,我不过这么一说,为你好罢了。其实国师的年纪我也不清楚,也从未想过去问。你且把他当神仙吧,神仙的年纪本来就成谜么!”

  莲灯听他告诫,只管点头。又往前走了一程,大半枝叶褪了银装,雪化成水,绵绵从枝头滴落。突然他往她这里靠过来,广袖一扬,将她罩在底下。莲灯不是娇弱的闺秀,一旦感到危险,所有动作都是反shexing的。她不知他要gān什么,他来得迅猛,容不得她多考虑,于是一掌便劈了出去。

  chūn官的身手应当非常不错,也料到她会反击吧,眼明手快地抓住了她的腕子。扯过衣袖给她看,无奈道:“我不过为你遮挡坠雪,娘子是贵客,神宫中没有人会伤害你,你大可放心。”

  莲灯看他广袖的外延湿了一片,有些愧疚,退后一步拱手道:“对不住,我未及细想便出手,是我莽撞了。”

  他笑得很宽容,“保持警惕是好事,神宫里自是不必担心的,将来到了外面却不同……娘子的武艺是王阿菩教授的?两年能有这样的积淀,很了不起。”

  她说:“阿菩教了我一些,我自己原本也有根基,所以学得快。”

  他半仰起头,长长哦了声,不再说别的了,在前面引路,分花拂柳而行。

  莲灯跟在他身后,两手不由自主攥了起来。她还记得那晚chuī笛人追进琳琅界,悬浮在她上方,彼时相距只有一尺远,她能闻见他身上的书墨气息。可是刚才chūn官突如其来的一抬手,他袖中的气味随风扬起来,与那个chuī笛人竟很像。她对人的长相也许不太注重,但是对气味有敏锐的dòng察力。就像沙尘bào来前的空气近似硫磺,雨来前沙丘挟带皂荚的味道,一旦记住了,终生都忘不掉。

  如果易容对他们不算难事的话,她开始怀疑那晚的人会不会是他。可国师毕竟不是寻常人,恐怕他未必有这种胆色敢假冒他。

  她抚了抚额头,觉得自己也许想得太多了。这件事到此为止吧,把那晚忘掉,说不定真的只是个梦。

  chūn官开始滔滔讲解一糙一木的由来,这是泰山奇石,那是西湖的产物,样样说得有声有色。

  “中原除了长安以外,还有很多美丽的地方,娘子若有兴致,可以四处游历一番。”

  她随口应允,想了想道:“chūn官不必见外,以后就叫我莲灯吧!”说完眨着大眼睛看他,中原人讲究礼尚往来,她先报了自己的名字,他作为回馈,是不是也应该有所表示?

  他偏过头问:“这名字是王阿菩给你取的?莲灯对放舟,有缘到家了。”

  所以他叫放舟么?果真有异曲同工之妙。莲灯笑道:“阿菩是随意取的,好像来自《大正藏经》,没想到和chūn官的名讳对上了,巧得很。”

  他的表qíng似快意又似怅惘,一面抚触发梢,一面摇头,“一点都不随意,在我看来王朗倒像是把你托付给我似的。既然连名字都有牵连,以后少不得要多照应你些了。”

  因为名字都水气氤氲,就非要归到一类里去么?莲灯没有想过同他有什么jiāo集,无关痛痒道:“chūn官别多心,阿菩绝没有这个意思。再说我也不用谁来照应,自己可以活得很好。”

  他站住脚回望她,似笑非笑道:“活得很好,是因为目前没有遇到挫折。”

  莲灯窒住了,对于莫名其妙的攀搭总是不知怎么应付。她现在盘算的是转转的托付,名字打听到了,年纪在二十三岁以上,看来不会过而立。还有什么?似乎只剩他的婚姻状况了。这个不太好开口,怎么问呢,直接说神使可曾定亲么?她虽然长在西域,对于这种问题也羞于启齿。

  她迈着缠绵的步子,边走边思量,似乎可以旁敲侧击一下,便道:“我刚到长安,对一切都不熟悉。在神宫里逗留了两天,只知道卢长史和你。我听说灵台郎有五位,其余四位没有见过,不在神宫中么?”

  放舟道:“他们这几日在太史局,长安城中也有住处,暂且没有回神宫。”

  “那chūn官呢?在长安也建了府邸么?”

  他悠然道:“我无家无口,建宅邸做什么?神宫远离尘嚣不好么?何必同那些世俗的臭人凑作堆!”

  莲灯松了口气,这下算是把转转的问题全都探明了。至于做媒,不急于一时,等再相熟些,或者托付卢长史也行。

  放舟却没有打算这么轻易让她糊弄过去,抱着胸,微侧着头,斜眼打量她,“你对我的事很好奇么?都说西域人豪放,你在西域长大,怎么没有学到他们的jīng髓?有什么话直说,何必拐弯抹角呢!”

  莲灯觉得自己已经很委婉了,没想到还是被他看出来了。她摸了摸后脑勺,尴尬道:“既然神使这么慡快,我就不客气了……请问神使有没有定过亲?或者有没有心仪的姑娘?”

  他听后表qíng变得扑朔迷离,笑起来也别有深意,伸出一根手指挠了挠头皮,拖着长腔道:“这个问题真叫我无所适从了……娘子久不居中原,不懂中原人的习惯。但凡问及婚配,一般都是有结亲的意愿。”他曼声问她,“娘子今年多大?”

  莲灯说:“过年十六了。”疑惑地觑他,“chūn官不要误会,我是替别人打听的。”

  他却对她的后半句话置若罔闻,喟叹道:“十六岁啊,正是花儿一样的年纪。”

  她突然感觉有点恐怖,哪里出了错,往她看不懂的方向一去不回头了。她忙摆手,“神使……神使,我并不是为自己打听,是为刚刚离开的那位guī兹姑娘。她的名字叫转转,人长得美,xingqíng也很温和,神使若是有心,等我把话传到,可以则一日和她面谈。”

  大历是个相对开放的朝代,女人在婚姻方面有一定的话语权。假如看上哪家的郎君,女方请媒妁登门求亲,也是司空见惯。所以在莲灯看来jiāo代明白就没什么大问题了,但那位chūn官径直喃喃起来:“放舟、莲灯……”然后抿嘴轻轻一笑,神qíng颇为娇羞。

  莲灯骇然,头皮隐隐发麻。再要解释,见他忽然调转了视线,脸上笑容也收敛起来。她不解,回头一望,不远处的回廊上走过一行人,领头的穿绯色大袖衫,下着行裳,腰上组绶叮当,一派隆重打扮。

  如果说先前见到的国师淡如清风,那么现在则是艳若牡丹。大历的具服是历朝历代中最奢华的,且品阶越高越繁复。绯色通常是王公们的用色,具服外罩素绫,缂丝上的妆花若有似无地透显出来,隔着一层,反而美得震心。

  ☆、第13章

  放舟原先还谈笑风生,国师一出现,他的脸上立刻现出敬畏的神qíng,和前一刻判若两人。

  国师没有停留,只寥寥一瞥,便往回廊那头去了。放舟匆匆对她拱手,“在下有事在身,要先走一步了。娘子一个人回琳琅界去吧,今天没有说完的话,等我得了空再去找你详谈。”说罢温存一笑,眼波里似有千言万语。可惜不能再停留,施展身形跃过勾片栏杆,那襕袍被风chuī得猎猎招展,眨眼便消失在了回廊尽头。

  莲灯望着他们离开的方向,突然有些怅然。抬头看天色,应该快到巳时了。昨天国师让她午时再去找他,如果手上的事一时半刻解决不了,恐怕今天就要耽搁了。

  不过究竟是怎样的人或事,才能让他这么隆重对待?下元的法事刚做完,没听说有更盛大的庆典。下了三天雪,今天放晴了,似乎称不上天灾,也用不着国师向天祈求什么。那么没猜错的话,应当是大明宫来人了,能令国师具服相迎的,除了今上不作第二人想。

  她有些蠢蠢yù动起来,很想跟过去看个究竟。但终究地点不对,在神宫里多少要受些限制,万一触怒了国师,岂不是往自己脖子上架刀么!

  她流连了一阵子,没有遇见半个能够打探的人。这里规矩很严,各人有各人的职责,不得允许不可擅自走动,所以偌大的宫阙常常显得冷清空旷。她环顾四周,脑子里有点发懵,不知道这是哪里,怎么才能回去。担心又误入了什么阵,不敢继续往前,想了想还是重新折返宫门,按原路退回了琳琅界。

  昙奴和转转不在,她一个人有点孤单,还好有那头鹿,它似乎等了她很久,一直在界口踽踽徘徊。看见她回来,纵身跃到她面前,小小的鹿犄角在她身上亲昵地刮蹭,仿佛老友久别重逢。

  莲灯蹲下来抱了抱它的脖子,它很温顺地倚着她,她起身过木桥,它跟在她身边,一刻也没有离开。她看它一眼,坐在台阶上叹息:“过两天我就要离开神宫的,你同我这么好,分别的时候难免伤心,还不如一开始就陌路呢!”

  不知它听不听得懂她的话,一双大而圆的眼睛直直望着她。她笑了笑,仰头看天上掠过的飞鸟,想起国师给她的鲛珠还在盘子里放着,便进门跽坐在席垫上,托着两腮仔细观察。

  据说随身携带可以百毒不侵,真是个好东西!她拿手拨了拨,珠子在盘里滴溜溜旋转,她开始考虑放在哪里比较保险,塞进荷包怕弄丢了,那就打个眼挂在脖子上吧!

  她去包裹里翻找工具,举着针回来的时候,发现盘里的鲛珠不见了。她盯着空盘想了半天,确定自己没有动过,便把视线转向了那只鹿。

  依旧是清如山泉的眼神,到她面前快速摇摆尾巴,莲灯不看它献媚的样子,沉声问它,“鲛珠是你拿走的吗?现在还回来还来得及。”

  它眨了眨眼,显然听不懂她的话。于是她撑着腰自言自语,“神宫里有那么多鹿,少一头应该也没人注意的。我知道一定是被你吃了,这样吧,剖开肚子看一看,到时自然见分晓。”她说着,当真从矮靴里抽出匕首,然后那鹿的眼神变得惊恐异常,张嘴把鲛珠吐回盘子里,头也不回地逃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尤四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