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科幻创作再次进入国家文艺体制内,无论是“四刊一报”还是单行本科幻原创作品,都是在计划体制下的出版机制中诞生的。无论是作者还是编者都没有面对市场的心理准备。致使后来国家放弃对科幻艺术的支持后,科幻艺术便一蹶不振。
由于那时中国开始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加之当时中国并没立刻加入国际版权公约,国外第一流的科幻小说得以方便地进入中国,使科幻迷大饱眼福。想象奇特,构思巧妙的西方科幻作品大大提升了读者的欣赏口味。同时还第一次在中国形成了读者的欣赏水平超过本土作者创作能力的局面。这种局面至今没有改变。
四节 乘市场之舟出航的第三次高潮 第二章
与第一次高潮的衰退不同。第二次高潮并没减弱到“零水平”,而是在一个低谷中徘徊了相当长的时间。八十年代后半叶和九十年代初。新的科幻作者仍然在推出他们的作品。北京的吴岩、上海的姜云生等人成了那个时代的代表。同时,翻译工作者也在继续努力地引进国外科幻精华。科幻电影也在另一方面培养着中国的科幻读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倪匡的通俗科幻作品正是在这个时候进入了大陆。由于种种原因,大陆的倪匡作品没有正版货。但就是这些盗版作品,竟成了不少九十年代科幻迷的启蒙读物。
在这时,以前的“四刊一报”被要求自负盈亏。《科幻小说报》发行了九期而夭折,《科幻海洋》和《智慧树》相继停刊,《科学时代》改名为《家庭生活指南》,并彻底改变了刊物方向。中国大陆的科幻园地只剩下了《科学文艺》一家。中国科幻的第三次高潮就是由这家刊物推动并持续至今的。
在这段时间里,还有一件可能对中国科幻发展起着非常作用的事情,就是《星云》的创办。《星云》是中国大陆第一份科幻迷自办的刊物,1988年由黑龙江伊春市的科幻爱好者姚海君创办。最初仅仅是份油印小报。在吴岩、星河等众多科幻工作者的支持下,这份刊物一步一个脚印地缓慢发展起来。通过多年摸索,九六年左右,该刊已经确定了以理论为主的办刊方向。排版与印刷也几经发展,达到了专业化的水准。目前,这份刊物已经由中国科普研究所承办。在总共发行的二十七期中,刊载有几十万字的理论与评论文稿。是研究中国科幻发展史的宝贵资料。
大陆科幻事业的第三次高潮可以从一九九一年《科幻世界》杂志社主办国际科幻大会算起,也可以由一九九三年《科幻世界》改版为面向中学生的刊物算起。这两个事件都大大恢复了科幻文学在中国的影响力。
《科幻世界》,原名《科学文艺》,一九七九年创刊。初为丛刊,后为双月刊。94年以后改为月刊。在《科学文艺》时代,该刊与那时的其他科幻报刊一样,采用一种今天已基本不存在的编辑方法,就是将科幻小说作为“科学文艺”大概念下的小品种。“科学文艺”是中国科普界使用了几十年的一个老概念,指的是用文艺的手法来宣传科学的一系列作品,其内涵包括“科学小品”、“科学诗”、“科学散文”、“科学家传记”、“科学童话”等。科幻小说被包含在其中。这个分类方法尽管存在了几十年,并且至今还在科普创作中有影响,但从未受到广大读者承认。除科幻小说外,其它那些“科学文艺”品种也从未流行开来并产生社会影响。
现在看来,以往许多关于科幻文学归属的争论都与这种硬性的分类方法有关。这种分类方法表明其提倡者还没有把科幻当成一个单独的文学和文化概念,仍然把它当作一种宣传工具或手段。然而,对于广大科幻迷和主要的科幻作者来说,科幻文学早已是一种独立的“亚文化”形式。它有它的独特历史、传承、人物,有独特的形式,甚至独特的符号和标志。科幻迷对它也保持着一种独特的认同感。
早期的《科学文艺》团结了包括童恩正、刘兴诗、王晓达、周孟璞等四川科幻文学作者。使成都成为北京和哈尔滨之外的又一个中国科幻创作基地。发行量也达到过二十万份之巨。八十年代中期,该刊与天津的《智慧树》联合发布中国科幻银河奖,后来这个奖的影响逐渐扩大,成为中国科幻创作水平的最高标志。
八十年代未期,该刊也开始自负盈亏,从省科协独立出来,并由内部民主选举主编。杨潇成为该杂志社的负责人并一直至今。《科幻世界》能将中国科幻的旗帜坚持至今,与杨潇本人的个人努力分不开。杨潇青年时正遇上山下乡运动,因此知识功底在学历普遍较高的科幻界并无优势。但杨潇富有直觉和想象力,且肯于钻研。每每在杂志社遇到困难的时候,杨潇凭借着向员工讲述她好科幻事业未来的坚定信念,而能收到鼓舞员工的效果。可以说,《科幻世界》以及当今的中国科幻风格很大程度上打上了她的烙印,尽管她在广大科幻读者心目中是个神秘的“幕后人物”。
为探索市场,《科幻文艺》于一九八九年改名为《奇谈》,想走通俗科幻文学的路子。尝试一年后发现不成功,最终改为《科幻世界》。当时仍然与以前的《科学文艺》一样,将读者定位为成人。但在不断的市场调查和与读者交流中,大家发现科幻小说的主力读者是青少年学生,遂于九三年改为面向中学生和大学低年级学生的刊物,并一举成功,甚至成为发行量居世界第一的科幻刊物。
52书库推荐浏览: 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