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幻之路_郑军【完结】(49)

阅读记录

  什么是科学技术中的美,这是需要若干本专著才能说清的问题。美籍印度科学家钱德拉塞卡撰写的《从莎士比亚到牛顿》是这方面少见的汉译著作之一,读者不妨参考。在这里笔者要阐明的是,从重视科学的"真"到重视科学的"美",这个任务并不好完成。美对艺术家来说是主要产品,而对科学工作者来说只是副产品。一部分科学家能从自己的研究工作中感受到科学的美感与震憾力,但他们很难用艺术语言来表现它们。更不用说还有相当多的科学工作者缺乏艺术直觉,难以感受到科学中的美学成份。所以科幻作家很难象纯文学作家那样,直接从传统文学几千年的深厚积累中汲取营养。这是当今科幻文学艺术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但更能给我们以开创者的自豪与探索者的兴奋。真正对艺术负责的科幻作家必须首先通过了解大量的科学技术,挖掘出其中的美学成份,然后再尝试用各种手法来表现这些美学因素。

  

  如果我们从更大的范围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为科幻文学找到更为远大的社会地位:科学技术发展至今,虽然给予社会发展以巨大的动力,深深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人们极少从内心里接受它们,只是把它们作为一种利器。当人们渴求心灵生活时,人们仍要转向传统的艺术和宗教。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但科学技术中的美得不到升华,应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科幻艺术会成为一座重要的桥梁,将科学技术从人们的身外引入人们的内心,尽管这座桥梁目前连桩还没有打好。

  对此,杨潇有一段颇为权威的论述:

  "依现代的眼光看,在当前的中国,这两种文化都还发育得很不充分,很不健全。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有着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从事科技的科研人员心无旁,轻视不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文艺术,而从事人文艺术的知识分子承袭了传统中轻视实践与科学的不良因子,对科学技术的陌生达到令人吃惊的程度。科技文化以为自己可以解释或解决一切社会问题,而表现出某种科学主义倾向,人文文化由于对新兴的科学文化不了解,非常容易把当前社会所产生的弊病都归之于科技发展的结果。从而在两种文化间造成一条互相都难以理解的鸿沟。……一方面,它(科幻艺术)唤起人们热爱科学,向往科学,开阔视野,拓展广阔的思维空间、'引爆'新发明新创造;另一方面,它还对科学的局限性和技术的负面效应提出警示,促进公众更全面地认识科学,使社会对科技有一种制约作用。……科幻是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良好方式,它促进科学技术文化和人文艺术文化的沟通,而且以人们乐于接受的方式显示出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的互动关系。(杨潇《科幻与跨文化交流》转引自《97北京国际科幻大会论文集》)

  挖掘科学中的美,是科幻创作的"正路"。科学之美也是科幻作品的魅力所在。经常有一些走边缘形式的作者和编辑,认为科幻作品要吸引人,必须加入侦探、凶杀、战争、爱情等情节。这种观点说明其对科幻艺术的魅力还缺乏了解。"科学自有其吸引人之处,否则,为什么有这么多科学家为之献身呢?不是用科学本身的内在魅力去吸引读者,而是外加什么'噱头'、'趣味'、'笑料',这是注定要失败的。……文艺性的科学读物,并不需要什么外来的'噱头'和趣味,关键在于挖掘科学中真正动人心弦的地方。朴实无华,展示出客观事物规律性的美,本来在文学作品中也是值得赞赏的风格,在科学文艺读物中却正是它内在的生命。(郑文光《科学文艺杂谈》摘自《郑文光70寿辰暨文学创作59周年纪念文集》)

  强调科学的"美",并不是不重视科学的"真"。只是要搞清谁主谁从的问题。在艺术领域里,"真"通常不是指"物理真实"或"历史真实",而是"艺术真实"。 更明白一点说是"真实感",是逼真,而不是百分之百的真。

  应该认识到,随着公众科学常识水平的提高,能使其对作品产生真实感的"底线"也在不断提高,或者说,读者和观众变得越来越"不好糊弄"。在《清末民初小说系·科学卷》里,记载了一些近一个世纪前的科普作品,比如姐弟二人赏月,弟弟问,月亮上没有没嫦娥、玉兔?姐姐告诉弟弟,那里只有陨石砸出的环形山。象这样的作品当时是写给成年人的,而今天大概只能写给小学生看。凡尔纳的作品今天看起来总是缺乏真实感,是因为我们的学问普遍增加了。曾经发行数百万册的《小灵通漫游未来》,放在今天大概会因浅显而无法出版。越来越多的读者对当今科幻小说的知识水平不满,呼吁所谓"硬科幻",其实是读者知识水平增加,一般作者的知识水平不能覆盖其上的结果。中国有大学文凭的人已经以千万计,高中毕业生则上亿。能让这样知识水平的读者接受科幻作品的"真实感",作者需要下很大的功夫。

  另一方面,尽管科学知识的细枝末节上的"真"可以放宽要求,但科学精神,科学原则上的"真"应该永远是科幻作品所保持的底线。超现实而不超自然,不允许有鬼狐仙怪、附体投胎之类的情节出现,应该是科幻作品与其它幻想类文学之间的分界线。最近已经有了一些矫枉过正的倾向,把科幻文学的基础单纯定位在幻想上。甚至以突破想象力的局限为旗号,大量引入神怪作品和武侠作品的情节,然后给个勉强的科学解释算作过关。这样的边缘性作品实际上取消了科幻文学的特色,而且也并不吸引人。因为神怪作品和武侠作品是独立的文学体栽,自有它的读者群。四不象的作品总是不讨好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