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科幻协会,一定要坚持活动为先的原则。把组织活动当成第一要务。如果在组成协会之前,发起人不能预先计划好半年甚至一年内可以开展的活动,那么最好不要贸然发起组织。当然,将活动排满半年或一年,并不是需要月月、周周有活动,一般对于学校内的社团,剔除寒暑假时间,有六次活动就可以保证一年的日程安排。平均一个多月组织一次活动。如果是成人科幻协会,会员有固定收入,一年可以组织八到十次活动。这其中活动周期很有学问:周期短了占用精力太多,不易安排;周期长了容易使协会变得松散。
适合科幻迷团体组织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类:请科幻作家作报告。由于目前国内的科幻创作还未形成体制,不象纯文学作者那样各市各县均有,因此这类活动只能根据条件开展,就近邀请。搞作品评价,这应该是现阶段科幻迷团体活动的主要内容。一般以娱乐休闲为目的的阅读常是不深入的,而开讨论会,则会促使大家深入探讨,从作品中发现许多以前没有看到的东西,得到新的收益。而且,目前的科幻作者缺乏与读者沟通的正式渠道,他们迫切地希望得到读者反馈,以便改进自己的创作。如果能以某个作者的作品为主题举办不同的讨论会,并与作者建立联系,对于双方都是很大的收获。搞科幻宣传。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在周转的环境中造成影响,让以前不了解科幻的人接触它,进而喜爱它。北京、天津、成都、长沙、长春等地的科幻迷都举行过"科幻节"之类的活动。这种大型活动可以对外造成影响和声势。对外联系,与周边地区的科幻协会进行交流也是一种重要活动。科幻协会不应变自我封闭,搞成本地区,甚至本校本班的小团体。通过科幻艺术广交朋友,开阔眼界,应该是办科幻协会的主要目的。
具体活动列举如下:一 创作类活动1 组织创作研讨会。2 分工组织系统的刊评和书评。3 集体投稿。二 宣传推广类活动1 请科幻作者、编辑、出版人员举行讲座。2 向当地媒体介绍科幻艺术。3 寻找并发展新的联系制会员。4 开展与非科幻类的相关社会团体的交流,如当地作协、科协等。5 参与开办与科幻市场有关的商业机构。三 交流类活动1 制作本组织的网站或刊物。2 联合通信。3 与其它科幻迷组织形成情报交流机制。4 组织相邻科幻团体之间的聚会。5 派代表参加大型科幻艺术集会。
以上这些活动穿插进行,一般可以保证一年六到八次的水平。不少科幻迷协会的负责人认为资金筹措是个大问题。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以上这些活动加在一起,搞成普通规模和等级,所需资金一年总共不超过千元,一个协会内部就有足够的消化空间。关键是组织的活动让协会成员觉得有价值有意义,这样大家才容易慷慨解囊。活动有意义有计划,找合适的赞助人也不成问题。
第三,保证协会的适度规模,切忌过于追求名分。
以往科幻迷团体在成立时,喜欢为自己加一个很大的头衔,从"华夏……"、"中华……"到"某某省科幻协会"的招牌都有人用过。组织者的初衷大概是为了便于吸引会员。但在名不符实的情况下,这种想法很难成为现实。会员一旦加入就会知道大帽子底下空洞无物的事实,反而使组织人很被动。而且,在没有相应民政部门审批的情况下,起这样的名字也有违法规。
其实,一个科幻协会最吸引人的仍然是它的活动。活动适量且有特色,协会自然有凝聚力。另外,过大过重的招牌也会增加负担。由于目前邮政通讯费用不低,跨省市组织活动代价很高。即使是一个城市内,如果超过百万人口,组织活动也很不便。一个民间的科幻团体最好以本单位为"势力范围",借助本单位即有的组织体制进行活动。这样事半功倍,且无合法性问题的担忧。如果有余力且有必要发展,再走从小到大,逐渐扩张的路。不过以笔者的看法,一个民间科幻组织,如无商业考虑,搞很大的规模实无必要。另外,称号上与其仿效行政体制挂省市之名,不如起能体现科幻色彩的名字更有意义。
第四 处理好办刊与组织活动之间的关系
不少科幻迷协会为了宣传自己,办有科幻迷刊物。由于想不出协会要组织什么活动,就把办刊当成协会的基本活动,甚至刊物编辑人员与协会混为一体。这是一条死胡同。刊物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刊物必须有特色才能生存,而刊物要想有特色,编辑人员越少越好,否则办出来的刊物就成了大杂绘。而协会的生存基础则是不断扩大交流范围,人越多越有声势越好。这两者之间是很难统一的。
因引,大家必须有所取舍,是办好刊物,还是办好协会活动?如果大家一定要两者兼顾,也要安排好主次,是让协会为刊物服务--扩大稿源,扩大宣传;还是刊物为协会服务--宣传协会活动内容,成为协会的窗口。各类科幻迷刊物中,目前只有《星云》一家生存下来并有长足发展,就是因为其创办人姚海君后来放弃了科幻协会的组织工作,专心于办刊的结果。
第五 争取得到事业性或商业性组织的支持
科幻迷协会要力争与科幻圈里的事业性或商业性组织建立联系,寻求支持。一方面这些机构的资源可以保证协会开展活动之需,另一方面协会也为这些机构开展活动进行了宣传,双方各有所得。
52书库推荐浏览: 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