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纵览_郑军【完结】(114)

阅读记录

天文学中,太阳属于主星序,也即中年行星,离衰老还有五十亿年时间。刘慈欣将这个时间大大提前:几个世纪后,它就会变为红巨星。由此,人类为了在最后四百年时间里挽救文明,开始了“地球流浪”计划。

第三节:致命宇宙辐射

刘慈欣在《超新星纪元》中描写的超新星爆发场面,堪称科幻文学中少有的宇宙奇观。那颗超新星离太阳系只有八光年。由于中间隔着一层暗星云,天文学家从未发现它。这颗恒星的质量是太阳的六十七倍。当它爆发后,巨大的光流经过八年到达太阳系,仍然威力无比。它进入太阳系后,蒸发了冥王星上的固态氮。摧毁了太空中所有宇航飞船。它在晚上二十点十八分到达地球,刚刚入夜的天空重新变成了白昼。不过,那却是一种黑兰色的天空。死星的亮度几秒钟后就达到最大。在几个时区外的大洋上,太阳刚刚升起,超新星也随着升起,由于太阳的亮度不及超新星,看上去竟然是黑红色的,令船上的旅客受惊疯狂。超新星的巨大辐射线撕开地球的范艾伦带保护层,大气里不停地发生闪电。

第四节:其它宇宙灾难

宇宙空间里能带给地球灾难的,不仅仅是这些大家伙,肉眼看不到的灾难也同样可怕。在《安德洛默达品系》(美国米切尔克莱顿著,中译本名为《死城》)中,一颗坠落的人造卫星不慎携带了来自宇宙的微生物,造成坠毁点附近一个小城的人口大量死亡。科学家们也束手无策。最后中止这场悲剧的并不是人类,而是地球生态圈本身:外来病毒同样不适应地球的环境,被氧化后转变为无害物。

几乎是在同时,中国科幻作家叶永烈创作的《腐蚀》中,也让人类的飞船从太空带回了灾难。那是一种强烈的腐蚀性细菌。金属和非金属制品都被它腐蚀得如同脆纸。好在飞船失事在大漠中,人类得以将灾难封闭在远离文明的地方。

微生物尚可理解,在科幻小说里,太空中还可能降落一些超越我们常识的东西。在《比睡眠更深沉》(法国菲利普屈瓦勒著)里,太空中降下一种奇特的生物--夜瞌虫。它们能够令人深深睡去,直到死亡。为了对付夜瞌虫,人类只能使用人工睡眠机,使人在半梦半醒中休息。原本属于孙悟空的法宝这次在科幻小说里出现了。

在《灭种大屠杀》中,太空中降落的生命就更奇怪了。那是一种肉眼看不到的神秘孢子。但扎根地面后,却能生长出两百米高的大树,高于中国绝大部分城市的最高建筑。并且,长这么高,仅仅需要几年功夫。人类的生存环境彻底被破坏。科学与文明都不复存在。残存的人类在巨大植物的根部挖洞,过着虫子一样的悲惨生活。

第一卷:科幻讲什么? 第四编:灾难(4)

第四章:技术灾难

D四章简介

第一节:环境污染

第二节:其它技术灾难

D四章简介

进入二十世纪,天灾对人类的影响逐渐下降,人祸则不断上升,成为更主要的灾难来源。政治与战争带来的人祸往往不在科幻作家的关注之内。而由于科技成果滥用造成的人祸,则是科幻作品的重要主题。

在这些科技之祸中,环境污染占主要位置。其它技术灾难也不可忽视。

第一节:环境污染

一九五二年,伦敦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烟雾事件,数千人在悲剧中死亡。更为不幸的是,整整五十年前,曾经有一位科幻作家作出了与真实状况极为近似的预言,只是并没有为当时沉匿于工业文明奇迹的世人所重视。那就是美国科幻作家罗伯特巴尔写于1892年的《伦敦的毁灭》。

在这篇小说里,作者准确地预言,伦敦为室内保暖和做餐消耗着大量的烟煤,当大团水蒸汽在夜晚升起时,这些烟云便降落在雾上,将雾往下压,缓缓渗入其间,使雾的浓度增大。太阳会吸引雾,但烟层厚厚地覆盖在水蒸汽之上,阻止阳光照到它。这种状况一旦占优势,那么除了从不同方向吹来的风,就没有任何其他东西能够驱除伦敦上空的雾了。伦敦常常连续七天有雾,有时连续七天无风,但是,这两种情况从不重合在一起。否则,就是一场大屠杀。当然,小说里的伦敦烟雾事件没有明确指出死亡了多少人,但整个伦敦是被毁灭了。

五十年后,从一次可怕的“重合”中解脱出来的伦敦人痛定思痛,制定了净化空气的法案。但是,如果他们能够从科幻小说中得到经验,从而未雨绸缪,岂不是更好一些吗?

第二节:其它技术灾难

在关于瘟疫灾难的科幻作品中,王晋康的《生死平衡》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警示性。这部作品提醒人们,人类滥用抗菌素的结果,恰恰会导致瘟疫流行的未来。

抗菌素发明以来,医学仿佛找到了根治百病的法宝。一种又一种疾病在全世界根绝成为医学家追求的目标。但王晋康在科幻小说《生死平衡》里却警告到: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滥用不仅仅是巨大的浪费,而且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耐药菌株在不断地增加。新型抗生素的上市和新的耐药菌株的产生就象人类和细菌在开展“运动竞赛”,人类在这场无休止的长跑中,胜算其实相当的低。

小说结尾,大自然跑赢了人类,一场全新的传染病夺去了十亿人的性命。如今,我们已经能够看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如下警告:“滥用抗生素将使人类回到无抗生素的时代。”(《不要把抗生素当成常用药》,《每日新报》2002、11、24日)。

52书库推荐浏览: 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