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纵览_郑军【完结】(86)

阅读记录

前苏联科幻作家甘梭夫斯基在《海港之魔》中,更超越海洋生物学知识,描写了一种集体生命式的海怪:一个苏联人来到某热带海港,听那里的法国人讲海怪的故事。那种海怪由一种细小的海洋动物组成。当它们绞合到一起时,形成庞大而完整的身躯,吸血的管子,连鲨鱼也不是对手。

让我们把视线投向科幻影视吧。在那里,深海题材也是不胜枚举。1977年,第十部007系列电影《The Spy Who Loved Me》(直译《爱我的间谍》。通常意译为《007大破海底城》)与观众见面。风流的绅士间谍詹姆斯邦德在上天入地之后,这一次打入了海底,与世外狂人卡尔史登堡较量。史登堡是世界航运巨头。但他志不在钱,而在于“改变历史”。他痛恨人类社会,认为它腐败肮脏,最后必然崩溃。同时,这个怪人却深爱大海。两个念头结合起来,促使他决心推动他认为必然会发生的历史进程,那就是毁灭陆地上的人类,在大洋深处建立人类新世界。

史登堡第一次见到邦德时,便讲出一句经典台词:地球表面还有十分之七没有被探索,人类却想着去探索太空。当然,这百分之七十便指的是海底。史登堡建立了巨大的海底城。那是一个可以升降的悬浮建筑。片中另一个重要道具便是核潜艇。核潜艇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单件武器。每艘核潜艇上拥有的核导弹合计威力足可以毁灭一个中型国家。单单如此还不足以形成威摄。核潜艇的制胜法宝,还在于它长年游潜海下,不可捉摸。影片里,史登堡找到两个意大利科学家,研制出了跟踪核潜艇的仪器。并且,他还能在海面上通过遥控,令核潜艇失去能量与通讯能力,不得不浮出水面被其俘虏。史登堡连续俘获英苏核潜艇各一艘,换上自己的部下,准备向纽约和莫斯科各射一枚导弹,引发世界大战。关键时刻,邦德破解了操作系统,让两艘核潜艇自毁。英国海军则用鱼雷击沉了“海底城”。

拍摄于八十年代末期,曾获奥斯卡“最佳视觉奖”的科幻电影《深渊》(The Abyss)也是深海题材的佳作。单是影片的名字便能体现深海题材的魅力。美国海军核潜艇“蒙大拿”号航行在加勒比海域时突然失事。失事海域附近只有石油勘测船“探险者”号。美国军方紧急请求“探险者”号搭救核潜艇,并派特种兵科菲中尉带领抢救队一起前往。探险者号有一个利器——“深海之心”钻台。它专门用于水下勘测。利用“深海之心”号,人们潜入水下找到了潜艇。而出事地点周围,一些神秘莫测的东西围绕着他们。头脑“一根筋”的科菲中尉认定这是苏联人在搞破坏,并且判断这里还潜伏着苏联特工部队。而工头巴默和女科学家琳赛则认为没这么简单。

关键时刻,海面上暴风骤起,“探险者”号无法坚持,只好离开,把“深海之心”留在海底深渊旁边。在通讯中断的情况下,科菲越发偏执。他从“蒙大拿”号上拆下核导弹,准备和想像中的苏联特工大打一场。阻止他胡乱行事的巴默与琳赛等人都被他视为敌人。在几百米厚的海水的压力下,科菲与巴默等人在深海下追逐,打斗,最后,科菲连同核弹头葬身于深渊,而一直徘徊在他们周围的外星人也终于露了面。

影片虽然涉及到外星人,但天外来客们的戏份很少,大部分情节都围绕着人类在深海中的冲突展开。这部影片突出体现了深海题材的魅力——环境恶劣、狭小,与世隔绝,更又有神秘力量环饲左右。在惊险电影里,公路追车屡见不鲜,水上飞艇也偶有所见。但在《深渊》里,大家还能见到罕见的深海追逐:两只潜水器在幽暗的光线下,于密布的礁石中互相追逐。深海背景的耳目一新在这里尽显无疑。

十多年后,科幻片《深海惊怵》(Deep shock)再现了类似的惊奇:北极点附近的一条深深海沟里,温度突然上升,导致海面上大量冰层融化。如此下去,十年后全球大陆都将沉没。在海沟附近,有美国的深海军事基地“赫伯研究所”。基地官兵受命用核子鱼雷轰平那条海沟。不料,一些巨型电鳗状的智慧生物却提前袭击了基地。

一个应急小组飞到北极,进入基地。小组中,代表联合国的科普坚持要再次启动鱼雷袭击计划,而女科学家弗莱、海军军官瑞则希望同这些奇异生物沟通。人类与异类的矛盾,人类之间的矛盾,就在幽幽深海下暴发了。影片五分之四的情节,都在深海中幽幽的暗光下展开。最后,在联合国的协调下,美俄两国共同派出十几艘核潜艇前往出事地点,发射了一百枚核鱼雷轰击海沟。而已经与异类生物进行了沟通的弗莱和瑞则帮助它们躲入赫伯研究所,与研究所一起沉在洋底。它们将在那里冬眠上千年后醒来。影片中,单人潜艇与巨型电鳗在海下疯狂追逐,上百枚鱼雷的齐射轰击,都是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深海镜头。

在法国作家菲利普克拉梅的科幻小说《大海沟》中,狂热的生态主义者拜尔在几千米深海下建立基地,试图完全消灭陆地人类,重建文明。他的方法是引导深海潜流改变运动方向。这些深海潜流从极地冰层上融解后,历经千百年才在几千公里外浮上海面,成为地球正常气候的组成部分。拜尔计划炸穿某些海山,令海流改道。几十年后,陆地上气候剧变,人类将无法抵御。

52书库推荐浏览: 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