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风暴_方地球【完结】(210)

阅读记录

跟斯特兰奇一样,所有人都把小萌误会成原子燃烧了。很简单了,原子燃烧与实力第一是划等号的,谁敢满嘴胡说八道,说亮相酷得叫人怦然心动的小萌不是原子燃烧,那就会被旁边的人敲一头的包。

以至于随后出舰的赵小明,被人自动无视了。与小萌的高调完全相反,赵小明开的奴鲁弹射出舰后,就很平淡无奇地落在白萌号表面甲板上。紧急维修过后的奴鲁看上去破破烂烂,简直就是垃圾堆里拣来的,完全与原子燃烧的辉煌形象不符,所以里面的机甲战士肯定不是原子燃烧。

机甲大战啊机甲大战,期待了多少年啊,终于来了,现实中的原子燃烧在大家面前隆重登场,无数人瞪大了眼睛,等待观看一场精彩的战斗表演。

这是一个讯息无法封锁的时代,谁都知道这场战斗是由谁挑起的。在多数人的眼中,陆战机甲师和第七舰队攻击赵小明没什么道理。就连空间港的那些人,也不认为陆战机甲师和第七舰队做得光明。如果一开始在地面上就消灭了赵小明,那什么都好说,事后怎么说都可以。但偏偏赵小明逃了出来,还形成了战斗交锋的局面。“战争借口”的作用马上显现,战场之外的多数人站在赵小明一边,反正他们又用不着上去拼命,不需要做什么关乎切身利益的选择。

远方战舰的炮火形成一条密集的能量光束带,白萌号在里面左冲右突。由于远程炮火的压制,白萌号必须离开深空,贴着空间港表面飞行。在护盾不时被光束扫中,闪耀光芒的同时,白萌号不断接近空间港表面。

战舰远程炮火依然在对白萌号攻击,一道道光束击在空间港表面,一团团爆炸的火光中,空间港表面炸碎的装甲破片四处乱飞。

白萌号险象环生,几次差点被直接命中。

直到高度降到最低限度后,在空间港表面凹陷的沟壑和凸起的构筑物之间穿梭飞行,借助空间港表面作掩护,才算摆脱了战舰远程炮火的狂轰滥炸,稍微轻松一点。

同时,白萌号速度也不可避免地大幅降低,这就给机甲群带来追上它的机会。

陆战机甲师的机甲群,有两千多架,分布在战舰炮火形成的能量光束两侧,以左右包抄的态姿,冲白萌号追击过来。

白萌号的无人机群,四百余架,也分了左右两部,正与机甲群缠斗,阻滞机甲群包抄追击白萌号。

四十 十分钟的突围战【三】

机甲群里的大多数机甲,都是外形高大的陆战机甲,适用于星球表面陆地作战,是重力型机甲,不是用于太空作战的无重力型机甲。

因此在结构上有很大一部分是专为重力环境设计的组件,在太空中作战,这些组件显然多余,不仅使得引擎输出动力的损耗高达五分之二,还拖累机甲在太空的机动性能。

不过,不等于不能在太空作战,在太空中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只不过笨重点,能量消耗巨大而已。相应的,也有优点,结构牢固,装甲防护值高,都是优点。

如果数量上形成优势,那它们的战斗力还能再增加不少。这种类型的机甲由于在陆地战中,进攻大型堡垒群的攻坚战打得非常多,是典型的阵地战主战力量。因此很讲究大兵团协同作战。

太空作战中,一旦这种类型的机甲群拥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形成兵团协同作战的态势,并且推进到足够近的距离,拖入阵地攻防作战,就会让对手非常头疼——主要是对舰攻击,如果仅是攻击太空机甲群,对方借助机动优势,完全可以不接战。

太空战机甲,则是单打独斗的典型,由于太空战场范围极大,这种类型的机甲机动性又高,往往是在高速机动中游击追逐,对舰攻击的前期战法也多是掠击,很难形成阵地对攻的态势。

太空战机甲的战斗,初看上去是相当混乱的。配合讲究的也是几架机甲之间的配合,几架机甲组成一个战斗小队,协同作战。

只有在战斗的中后期,才会形成几个战斗小队之间的协同作战,战斗场面也变得有序,不过这时候必定是一方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小队之间的协同作战,也并不是一定要用上。

这样一来,小队之间的协同作战,并不受重视。这已经是成规了。

成规必将被打破。

擅长兵团规模协同作战的陆战机甲群,在太空中遇到同样擅长兵团规模协同作战的太空战机甲群,结果会怎样呢。

陆战机甲群二千多架,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于白萌号,正好是对舰攻击,白萌号被远程炮火压制,无法有效机动,局部形成阵地战。其分兵两个部分夹击,正是兵团协同作战的典型基础战法。

白萌号的无人机,可认为是太空机甲的无人版本,数量四百余架,数量上处于绝对劣势。协同方面,四百余架无人机并不各行其是,只执行来自小萌的指令,协同作战能力比陆战机甲群只强不弱。

由于被拖入局部阵地战,无人机群成为第一道防线。为阻止陆战机甲群突破防线迫近白萌号,就不能自由选择机甲群中的机甲进攻,而只能攻击机甲群阵形的锋面。

因此,无人机群也就被牵制在机甲群前方狭窄的空域,无法实施大范围的机动,机动性能上的优势被压制住,最有针对性优势的掠击战术基本无法使用。

小范围的灵活性,由于战场空间过于狭小,机甲群的火力非常密集,导致有效性差了很多,不时有无人机躲过几波火力后,却把自己丢进了死角,没有任何闪避的间隙,因此被击落。

52书库推荐浏览: 方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