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家曹臣也,岂能为公”
“阻大王之令,罪当自裁”
门口的护卫浑身发颤,只能硬着头皮,手中的木棍都有些发软了,这些曾经对他们荀家尊敬不已的百姓和学子,这都是怎么了,竟然这么疯狂,但他们不敢动手,因为这些人有大王的支持。
其实士族还没有认识一点,那就是学子们调动了百姓,百姓是为了自己的后代能够成才,因为只有袁熙的政策,才能让他的后代有机会改变贫困,愚昧的一生。
“住手,住手”这时,一名官员火急火燎带着几名衙役跑了过来,冲到荀府大门口,高声道:“大王刚刚下令,荀家乃是对大燕有功之臣,荀堪乃是先王谋主,绝不是背反之人,谁若再敢侮辱荀家,就是侮辱先王”
辱骂的众人顿时一愣,随即一名学子站出道:“李太守,你没骗我们吧”
“当然没有,荀家是完全支持九品学堂制和科举制度,是有功之家啊”李钦大声宣布道。
“若是如此,那就算了,我们去一下一家”另外一名学子喊过,大批的学子和百姓便离开了。
李钦顿时松了一口气,望着一塌糊涂的荀家大门,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这时,府门打开,只见一位老者带着诸多的荀家的人走了出来,当看到李钦之后,立刻很是感激道:“荀衍多谢李太守了”
“荀公严重了,荀家名满天下,虽然效力过曹操,但荀堪大人确是先王的谋主,如今荀攸大人也被册封为了枢密院行走,荀家对大王是绝对忠心的”李钦尊敬道。
荀衍苦笑了一声,从旁边接过一份契约,道:“公达当时派子来言,某还有些不相信,但没想竟然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李太守这时我荀家七成的良田,今日全部上交朝廷,也算是荀家为新朝尽的一份绵薄之力”
李钦看了一眼后,轻轻的接了过去,敬佩道:“荀公大智,有舍才有得,下官一定会上奏中枢”
“多谢了”荀衍感激道,其他荀家之子也深深的施了一礼,这一刻他们才感受到了,底层的百姓在一位帝王的整合之下,是何等的可怕。
……
半个月后,王宫当中,袁熙站在一处高楼之上,眺望着远方。
“大王,臣来了”诸葛亮来到了袁熙的身后,语气越发的恭敬,经过这一次,袁熙的威严已然媲美的神灵,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让任何人人头落地。
“怎么样了”袁熙问道。
“原先反对的官员,三分之一被撤换,自尽了十一个,没有的也上书支持,诸多的士族被寒门学子和百姓围堵家门,科举制度以定”诸葛亮汇报道。
“好,一个月之后,让风波停下来,不能在扩大了,孤不是杀尽士族,而是要取缔士族个名称,只要有了这第一次,其他的就简单了”袁熙吩咐道。
“诺”
“元直已经到荆州了吧”袁熙问道。
“是的”诸葛亮点头道,江东吴国依旧没有表态,因此关羽只能率领大军强行渡江,徐庶真是此战军师。
“听说蔡,蒯两家也收到了一些冲击,让元直带几本书籍去安慰一下,告诉他们,科举制度不是要断了他们两家的前程,而是对天下人公平公正,有才者用,无才者退”袁熙吩咐道,蔡蒯两家毕竟有大功,还是要安抚一下的。
“诺!”
第五百八十七章 渡江战役,太史慈出
荆州,襄阳城内,蒯家的府邸门前,徐庶望着被菜叶,臭鸡蛋砸的乱七八糟的大门,尤其牌匾上被边泼上的红漆,眉头微微一皱。
“杨巡抚,蒯家对大燕是有功之臣,纵然有一些不明天命,那也是可以教导的嘛”徐庶严肃地说道,他很清楚杨仪这个人,军司出身,对大王的忠诚,已达疯狂地步,蒯家受到冲击,远远不是袁熙在邺城知道的那一点,已然有从荆州第一家族,被贬成无恶不做之辈,蔡家倒还好,因为有黄忠这个妹夫,让一般人不敢乱动。
“下官知错,待会亲自派人来修缮”杨仪立刻回答道,对徐庶他可不敢有丝毫不敬,那是一句话,都有可能让大王撤了他的存在,更何况他曾经的上官就是庞统,庞统跟徐庶可以同门至友。
“去敲门”徐庶吩咐道。
“诺!”
一名士兵轻轻的敲着大门,等待了好一会后,房门方才轻轻打开,只见一位胆怯的家仆,有些不安地问道:“请问有何事?”
“枢密院副院,征吴军师中郎将徐庶,奉大王来命,来看看侯爷”士兵说道。
“军师中郎将”家仆一愣后,有些不放心道:“那您稍等一下”
随即房门再次被关紧了,士兵有些惊讶的回头看了一眼徐庶,蒯家竟然被吓成这样了。
徐庶摇头一叹,有谁能想到,新年过后,仅仅不足五个月的时间,曾经辉煌,骄傲的各大士族已经变成这样了,这件事情也让他明白,掌控了舆论的可怕,大王最近组建的宣传部,由右相凉陨亲自把控,以寒门学子为根基,将底层百姓的想法彻底的控制,天下最多的不是官员,不是士族,而是这些普通的老百姓,这些人结合在一起,再加上大王的支持,军队的拥护,其产生的结果,是毁灭性,是任何人都无法抗衡的。
不久后,大门被再次打开,只见蒯良和蒯柔面容疲惫的带着家人走了出来。
52书库推荐浏览: 名武 秦汉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