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群臣都拔掉自己的帽缨,庄王再命人重又点亮蜡烛,宫中一片欢笑,众人尽欢而散。
3年后,晋国侵犯楚国,楚庄王亲自带兵迎战。交战中,庄王发现自己军中有一员将官,总是奋不顾身,冲杀在前,所向无敌。众将士也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奋勇杀敌,战胜了晋国。
战后,楚庄王把那位将官找来,问他:“寡人见你此次战斗奋勇异常,寡人平日好像并未对你有过什么特殊好处,你是为什么如此冒死奋战呢?”
那将官跪在庄王阶前,低着头回答说:“3年前,臣在大王宫中酒后失礼,本该处死,可是大王不仅没有追究、问罪,反而还设法保全我的面子,臣深深感动,对大王的恩德牢记在心。从那时起,我就时刻准备用自己的生命来报答大王的恩德。这次上战场,正是我立功报恩的机会,所以我才不惜生命,奋勇杀敌,就是战死疆场也在所不辞。大王,臣就是3年前那个被王妃拔掉帽缨的罪人啊!”
一番话使楚庄王和在场将士大受感动。楚庄王走下台阶将那位将官扶起,那位将官已是泣不成声。
奇哥说:“宽容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更是人际关系的催化剂。楚庄王这一宽容的举动,具有令人折服的力量,既显露了自己宽广的胸襟,同时给对方保留了尊严。人总是要脸面的,很多人甚至把尊严看得把生命还重要。即使是我,也知道人穷志不短,不食嗟来之食的道理,所以,他们会尽力去报答对方。我相信一个有很多人帮助的人想不成功都很难。”
夫子说:“我觉得胸襟也是一种个人魅力的体现,它常常能够造就出一些奇迹来。齐桓公拜射伤过自己的管仲为相,李世民重用曾对自己不利的魏征,都是一种人格魅力的体现,这也让我们知道,消灭敌人的最好方法就是把他们变成你的朋友。而用个人魅力来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就会发现越是能够获得别人帮助的人就越是成功。所以,李世民有凌霄阁二十四功臣,刘秀有云台二十八将。”
阿苏缓缓地说:“我很赞同夫子的说法,但我觉得大家考虑一下其它的方面,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张良’的故事。”
????在张良年轻时,一天,他来到一座桥上,对面过来一个衣衫破旧的老头。那老头走到张良身边时,忽然脱下脚上的破鞋子丢到桥下,对张良说:“去,把鞋给我捡回来!”张良当时感到很奇怪又很生气,可是他看到老头年岁很大,便忍着气下桥给老头捡回了鞋子。谁知老头得寸进尺,竟然把脚一伸,吩咐说:“给我穿上!”张良更加奇怪和生气了,但还是决定帮忙帮到底,于是,他帮老头将鞋子穿上了。
老头穿好了鞋笑着扬长而去,连一句道谢都没有,张良正在纳闷,老头走了回来对他对说:“小伙子,5天后的早上,你到这儿来等我。”张良深感玄妙,就诚恳地跪拜说:“谢谢老先生,愿听先生指教。”
第5天一大早,张良来到桥头,老头已经到了。他责备张良说:“同老年人约会还迟到,这像什么话呢?过5天早上再会吧!”
到了第5天,天刚蒙蒙亮,张良就来到了桥上,可没料到,老人又先他而到。他声色俱厉地责骂道:“为什么又迟到呢?过5天再来吧!”
张良惭愧不已。又过了5天,张良还不到半夜,就摸黑赶到桥头。过了一会儿,老头来了,见张良已在桥头等候,他很高兴并且给了张良一本《太公兵法》
从此后,张良捧着《太公兵法》日夜攻读,勤奋钻研。后来真的成了大军事家,做了刘邦的得力助手,为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卓著功勋,名噪一时,功盖天下。
我笑了笑说:“胸襟本身是一种气度,可以容人所不能容,所以,成人所不能成。如果换作别人,缺乏张良的胸襟,自然是无法得到那本珍贵的《太公兵法》。但我觉得胸襟与性格、养生也有很大的联系。胸襟宽广的人都比较能容人、容事,所以,他们的性格大多是稳重的,而不是急躁的。他们也是那种凡事都能够想得开的人。从这点来看,他们大多性情平和,能够抛除私见,站在战略的高度上去看待问题,这是一种成功者的性格。即使从养生的角度来看,他们平和的心境注定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夫子憨憨的笑着说:“队长说得很好,我也很赞同。一个小肚鸡肠的人看事情总是要看一些犄角旮旯,甚至是无足轻重的地方,而只有拥有广阔胸襟的人才能够站在战略的高度,去纵观全局,指点江山。”
奇哥挠了挠头,说:“我没什么可说的了,还是夫子讲一个好听的故事吧!”
夫子慢慢地说:“奇哥,你那么喜欢听我讲故事吗?”
奇哥说:“那当然!”
夫子说:“好吧,奇哥让我讲,我当然现在就得讲了。”
魏国的大夫宋就被派到一个小县去担任县令,这个县位于魏国与楚国的交界处,本地盛产西瓜。虽然同处一地,可是两国村民种西瓜的方式和态度却大不一样。
魏国这边的村民种瓜十分勤快,他们经常担水浇瓜,所以西瓜长得快,而且又甜又香。楚国这边的村民种瓜十分懒惰,又很少给西瓜浇水,所以他们的瓜长得又慢又不好。楚国这边的县令看到魏国的西瓜长得那么好,便责怪自己的村民没有把瓜种好。而楚国的那些村民没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却怨恨魏国的村民,他们每天轮流去破坏魏国村民的瓜田。这样,魏国村民种的瓜每天都有一些枯死掉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逆风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