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隐隐约约的记得,我的眼睛因为看到几株小草而放出光彩,随即,全身的肌肉一下子放松了下来,眼前一黑,便失去了知觉。
这一觉睡得好香、好甜,当日薄西山时,我们才依次苏醒了过来。我们的身上重新有了一点点力量,但炙烤的痛苦也同在,它在时刻提醒我们从前的一切。而此时,饥饿竟已成了如蛆附骨的恶魔,闹腾得肠胃里一阵阵痉挛。
我们开始在周围寻觅起来,想找到足够生火用的柴草,贫瘠、荒芜,几乎所有诸如此类的词语加在一起也无法形容这里。这里简直就是一块死地,除了那几株天性倔强的小草外,竟真的一无所有了。
“我们回去!”我大声喊着,自己也感觉到了声音的响亮。
“啊?”阿苏下意识的回了一句,奇哥和夫子的脸上也露出了不解的神情。
“回去烤肉!”我一字一顿的说着,脸上露出了笑容,即使那张脸已有些苍老,但笑容却是年轻的。
其实,这段路很近,只有20多米远,也正是这20多米的距离造就了这两重天地。想来,当时我们确定已走出危险区域后,便无法再坚持了,所以,才会倒在这般近的一个地方。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话一点不假,那些不久前还炙烤我们身躯的幽冥鬼火,现在正在烤着我们赖以生存的肉,很快,那股陌生而又熟悉的味道便钻进了我们的鼻孔,刺激得我们食欲暴涨。我们开始大吃大嚼起来,什么绅士淑女?什么细嚼慢咽?犹如狼吞虎咽,恰似风卷残云,我们很快便吃得一干二净,脸上也红润了许多,露出了神采。而那同样炙烤我们的火焰,我们竟言笑晏晏,恍若不知。
吃过了晚餐,我们便就近扎了营,同时,我收到了本部的重要通知:明日上午返航。
我朗声道:“今天是我们小队最后一个故事会了,阿苏可准备好了?”
阿苏微笑着说:“我早就准备,要不现在就开始?”
我的眼光望周围瞧了瞧,说:“那好,现在就开始吧!”
阿苏忙说:“那我就先讲一个‘磬鸣有因’的故事吧!”
在洛阳的一座寺院里,有一只磬常常会莫名其妙地发出响声,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又没有人去敲击它,它总是这么自己响起来。僧房里的僧人对这只会自鸣的磬十分恐惧,总以为是鬼怪在作祟,时间长了以后,这位僧人因惊恐而吓出了病。寺院里上下都有些惶恐不安,他们请来许多术士、法师,让他们施展出各自的高招,也没有一个人能制止这只磬的自动发声。这件事搞得僧人坐卧不宁,惶惶不可终日。
僧人有个好朋友,名叫曹绍夔,他听说僧人病了,便前往寺院探望。这一天,曹绍夔来到洛阳的这座寺院,见到自己的朋友面目憔悴,眼神惶惑,很是同情,便询问病情病因。僧人把磬自鸣的情况和自己的怀疑都告诉了曹绍夔。正说话间,寺院里敲起了斋钟。忽然,那磬又自己响起来了。僧人一听到磬又响起来,自然是吓得脸色惨白,跳起来一把抓住朋友的衣袖,哆嗦着说:“你听⋯⋯你听⋯⋯”曹绍夔已基本明白了磬鸣的原因。他见朋友吓成那个样子,不觉笑了。他对僧人说:“这样吧,我能替你解除磬自鸣的侵扰,你明天摆好丰盛的酒宴等着我!”
僧人迫不及待地央求道:“为什么要等到明天呢?今天不行吗?”
曹绍夔神秘地笑了笑说:“我必须回去拿一样东西来才能解决问题。”
僧人以为朋友跟自己闹着玩,不大相信他说的话,但是,还是抱着一线希望,为曹绍夔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宴席,第二天,曹绍夔果真来了,僧人十分高兴,招待曹绍夔吃过饭,便一同来到那只会自鸣的磬跟前。只见曹绍夔不慌不忙从衣兜里掏出一把锉刀来,在磬上连锉了几下,就告辞走了。
说来也怪,打这以后,这只磬真的再也不自鸣了。僧人不解其中奥秘,便专门找到曹绍夔,问是什么原因。曹绍夔笑笑,解释说:“你僧房里那只磬和你们寺院里那口钟有相同的频率,那边敲钟,钟一响就引起磬的共鸣,于是磬也就发出声响,哪来什么鬼怪作祟!我只不过将磬锉几下,破坏了它原有的频率罢了。”僧人听了,如释重负,病也很快就好了。
我笑着说:“知识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需要懂得相应的知识,刚才这个故事里涉及到的就是物理中‘共振’的知识。古时候,人们都很迷信,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释的事情,便认为是神魔鬼怪在从中捣鬼,这是他们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而故事中的曹绍夔能够轻易解决问题,完全是因为他懂得‘共振’的知识,能够对症下药。所以,我们应该清楚,无论我们今后想做什么,知识都是我们的基础,我们的后盾,只有依靠知识,我们才能够成功。”
夫子淡淡地说:“知识是我们成功的必然前提,它的来源也很广,无论从书本上,还是从生活实践中,我们都可以学到不少的知识,所以说,我们要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得好习惯,这样就能够不断地学习到新的知识,为我们的明天打下良好的基础。”
52书库推荐浏览: 逆风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