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一万五千吧……”
实际上只有三千左右的卡拉多瓦方面的死伤,被卡坎塔列斯判断为一万五千。
Ⅱ
在那天之后的翌日,时间是早上。
“九年前的耻辱,今天一定要讨回来!”
坎塔列斯大公慷慨激昂地说着。他所率领的十万大军,与宿敌卡拉多瓦的君特兰姆所率领的将近八万的军队正互相对峙。
地点是距离卡拉多瓦王都阿萨摩尔二日路程的艾斯巴达丘陵地。
“果然不出所料,三天前与欧托涅的战斗,似乎让卡拉多瓦军依旧处于疲惫之中呢。”
进言者是的心腹部下,维里亚特。
九年前,坎塔列斯大公所率领的三万名帕得拉翁军,曾经在位于后方的艾斯巴达平原,与君特兰姆的三万名卡拉多瓦军交锋过。当时,他误中君特兰姆的奸计,在进军之后不久就遭到对方以后面夹击,而饱尝惨败的奇耻大辱。那个时候,守护着被卡拉多瓦兵团团包围的君主,杀出血路助其逃脱之人,就是这个维里亚特和他的部下们。而维里亚特也因为这项功绩而从伯爵晋升为侯爵。
“维里亚特,你为什么认为卡拉多瓦军正处于疲惫之中呢?”
坎塔列斯大公一面拍着马首安抚马匹,一面对着在他身旁正做着一样动作的部下询问。
坎塔列斯所率领的帕得拉翁军所采取之阵形,中央部分为主力的九万步兵,以每一万人排成横向的长排队伍,一共九排,左右两翼则分别配置五千骑兵。
卡拉多瓦方面同样在两翼配置骑兵,将主力的步兵队置于中央,只是这边所采取的是纵向队伍三列的阵形。但是,这个做法对于在距离帕得拉翁军半里左右的场所下类似阵形的卡拉多瓦军而言,却具有决定性的差异。
卡拉多瓦步兵的最前面看起来虽然意气风发,但是大约在五排左右的后方,配置的似乎是三日前参加过与欧托涅之战争、神情相当疲惫的士兵。这是探子所带回来的情报。
“卡拉多瓦军在艾斯巴达丘陵的下坡地带布阵。”
维里亚特在马上叙述意见。相对于卡拉多瓦的布阵,帕得拉翁则是背对着平原布下阵势。
“卡拉多瓦肯定是想利用下坡的冲力助长声势来发动攻击。换句话说,他们已经相当疲惫了。”
“哦。”
“若要布阵的话,从日程上来看,在欧托涅一战结束之后有整整三天的时间,应该是来得及到艾斯巴达平原的东方布阵才对。之所以到不了那个地方,不得不选择距离王都较近的地点布阵,原因就是士兵疲惫到无法进行大规模的移动,以及刚才所说的,为了利用坡道之势。”
“但是,敌人的国军总数有十一万,扣除留守王都的一万五千,剩下的有九万五千人。这其中的五万在和欧托涅一战当中,已有一万五千遭到消灭。敌人的总数应该还有八万吧。”
坎塔列斯大公之所以只能推测,原因是卡拉多瓦军的布阵从帕得拉翁军的位置看去,是沿着上升坡道而展开的,从低地并无法眺望到高处的一切。根据间谍们带回来的情报,从听得到的士兵声音或马匹的嘶鸣,以及作战准备的声响等等判断的话,估计人数约在八万左右,但正确与否就不清楚了。
不过,从坎塔列斯的角度来看,虽说是坡道,但坡度平缓,对于战术方面并无太大的意义可言。
“与欧托涅一战的五万兵员所剩下的三万五千名仍处于疲惫状态,但是还有四万五千毫发无伤。虽说疲惫的兵员占了将近半数,但总数八万终究是不可大意的数目呀。”
“你说的极有道理。”
虽然,帕得拉翁的十万大军也不能说是已经完全从长途跋涉的疲惫中恢复过来,但情势无疑对这边有利。来到此处之前,在穿越艾斯巴达平原的时候,帕得拉翁军为泥泞苦恼了一阵子。九年前,辅佐、或者应该说操纵奥利佛大人的君特兰姆,在与坎塔列斯首度对峙之际,就把艾斯巴达平原一带的渠道内的水放了出来,布置成一片阻挠帕得拉翁军前进的泥泞。这次虽然也采取了同一策略,希望能稍微阻挠一下帕得拉翁军的脚步也好,但是却没有造成太大的阻碍。这点君特兰姆应该早就料到了才对,因为这不过是早已用过的老把戏罢了。
“果然是不容轻忽的男人哪。”
坎塔列斯夹杂着嘲笑批评着君特兰姆。虽然不容轻忽,但毕竟是同一个对手。对于坎塔列斯大公而言,当然,一切也都在算计之内。
“此处并非渠道水或者河川所及之地,我想君特兰姆那家伙,应该不会再采用泥泞之计。就连选择一个像那样能够布置陷阱的地点都做不到,大概是因为敌人太过疲劳的缘故吧。”维里亚特说道。
再谈到上回因为兵粮被烧光、迫不得已只好采取速战速决策略的问题,这一次,坎塔列斯花了九年的时间并吞周边诸国或是与之缔结友好关系,同时也充分确保了补给线。不论是一个月或两个月,就算要持续一整年的时间,坎塔列斯都有办法蓄养军队。尽管为了确保补给线而挪用了为数不少的马匹,因而在骑兵的数量上略逊于卡拉多瓦,但是帕得拉翁的步兵数量相当多,几乎可说是占了压倒性的上风。
52书库推荐浏览: